第三章 後來居上服史進
華陰縣。
經過連續六日的長途跋涉后,徐澤和啞猴終於在傍晚時分抵達了此行的第一站——史家村。
史家村環山而建,有三個部分,東西兩座小山上各一村落,中間一片柳樹林子里掩著一所大莊院,一周遭都是土牆,牆垣顯是剛加修了,庄門旁,還立著一座望樓,兩個庄丁束甲帶刀,立於其內。
「來人止步,做甚的?」
發現林外來了陌生人,望樓上的庄丁警惕的大喝。
徐澤示意啞猴下了馬,輕抽馬臀,迫其向前,喊道:「爾等可識得此馬?」
一陣悉悉索索的議論之後,便聽庄內有人跑動。
片刻后,庄門大開。
一著短打的青年急匆匆跑了出來,但見他皮膚外露之處便是青龍,銀盤也似一個麵皮,約莫二十上下。
「足下何人,為何會有我師父坐騎?」史進沒看到王進,一臉失望。
徐澤將身上兵器解下,交於面前壯丁,笑望史進,伸手一禮:「大郎,你既識得此馬,當知我和你定有淵源,可否給我一條桿棒?」
「啊?甚好!」
見對方有邀斗之意,史進立即轉愁為喜。
近些時日,為防少華山賊寇下山劫掠,史進一直窩在庄內整丁備武,是以多時不曾與人較技,早就技癢難耐了。
不多時,有莊客拿來兩根齊眉桿棒。
二人拉開架勢,鬥了約莫十餘合。
史進越斗越好奇,看對方身手,分明用的都是王進師父教的訣竅,卻比自己使得更加精妙,待再斗,徐澤卻使了個虛招,跳出圈外。
笑道:「大郎,師兄行了一整日,此時腹中甚飢,你這做師弟的,好不曉事,就知道打鬥,還不速去為師兄安排飲食!」
「師兄?你真的是我師兄!」
史進真的很高興,這個失恃又失祜的「大孩子」,倒沒有疑惑師父從未提及的師兄,怎的看起來比自己還小,他在乎只是又多了個能較量武技的親人。
「臨行前,師父本待寫信與你,只是慮大郎不喜讀書,且他已經投身軍中,如今正得重用,不日便要出塞,婆婆也身體康健,無甚要說的,唯憂太公身體可好,大郎功夫可有進益。」
徐澤笑的活像一條大尾巴狼。
史進邊撓頭皮邊「嘿嘿」傻笑,笑著笑著,居然眼眶發紅。
「我那老子前些時日已經過了,以前嫌他嘮叨煩,如今想聽他嘮叨都莫得了。」
史進畢竟不是常人,很快就調整好了情緒。
「幸好現下有了師兄,師兄請!史誠,速去殺豬宰羊,今晚俺要和師兄痛飲。」
「這是吾弟孫石。」
進到庄內,徐澤又向史進鄭重的介紹了啞猴,史進聽說了其經歷,也是嘖嘖不已。
說起啞猴的名字,也是前天才取的,穿越之初,徐澤除了練武,便是忙著記錄前世見聞。
對身邊事便關心極少,偶有閑暇,也會講些故事給啞猴聽,主要是排解無法與人交流的孤獨。
而啞猴這少年存在感也很弱,若無徐澤召喚,他便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做手工,經常讓人忽視他的存在。
這趟遠行,二人朝夕相處,徐澤才發現自己撿到了一塊璞玉:少年性格堅毅,敏銳好學,好好培養,日後必能得用。
這兩天,行路中,徐澤用石塊寫字,啞猴竟然很快掌握十幾個字。
少年喜歡聽西遊故事,徐澤便給他取了「孫石」的名字,希望終有一日,他能如孫悟空一樣,破石而出,一飛驚天。
說起來,史進也是一塊璞玉,性子質樸,待人真誠。
他少年時習武,接連被幾個庸師忽悠,是真的忽悠,當其聽到王進指出他的棒法「贏不了真好漢」,他還自信滿滿的說「俺經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但凡有一個師父說實話,他也不可能如此自誇。
可即便後來知道被忽悠了,在渭州見到自己的開手師父李忠時,史進仍然興奮的在人群中脫口就叫「師父,多時不見」——待人實誠,不記小過。
少年一般都臉皮薄,剛剛吹完牛就被打臉,換大多數人會掛不住。
而史進被王進僅僅一招擊敗后,「爬將起來,便去旁邊掇條板凳凳子,納王進坐,便拜道『我枉自經了許多師家,原來不值半分,師父,沒奈何,只得請教』」——願賭服輸,毫不做作。
原劇情中,史進之所以會被少華山朱武、楊春仨兄弟拖進坑裡,也是因為個性單純,習慣以己度人,缺乏防人之心。
史進在渭州遇到同樣爽利的魯達,二人初識,因為金翠蓮之事,他毫不猶豫,甩手就是「一錠十兩銀子」——以誠待人,出手大方。
後世影視劇中「大俠們」動輒出手幾百上千兩銀子,很容易讓人產生古代銀子不值錢的錯覺。
實際上,受限於開採和冶鍊技術的落後,此時的銀子比後世要「值錢」得多。
理論上講,一兩銀子等於一貫(緡),等於一千文錢,一貫實際上不足一千文,一兩銀子的實際購買力是遠遠大於一千文的。
看看徐澤、孫石二人一路連吃帶住,每日僅花百十文錢,便知這十兩銀錠對於已經破家流落江湖,再沒有收入來源的史進來說,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
為什麼是「二兩來」,而不是「二兩整」?
因為李忠是江湖藝人,靠使槍棒賣葯掙錢,辛苦一日存個百十文都難,銅錢多了沉重,攜帶也不方便,稍多點便會換成碎銀。
為防各種意外,他肯定也不會把銀子放在一起,所以才會東一點西一點,要「去身邊摸出」。
對比史進的十兩,李忠的二兩來銀子雖少,但極有可能是他個把月,甚至更長時間省吃儉用的全部積蓄,仗義更甚。
但李忠的仗義之舉,卻換來尚不食人間煙火的魯達一句「也是個不爽利的人」,並隨手「把這二兩銀子丟還了李忠」。
這也是徐澤明知魯達是水滸第一至情至性之人,渭州離延安也很近,徐澤卻沒有想過此時去結識他的原因。
因為其人的腰包確實不允許,就憑徐澤手裡這點錢和扣扣索索的勁兒,估計人家魯提轄看都不會正眼瞧他。
晚上的酒席說是要痛飲,其實史進並不嗜酒,量也淺,但酒風豪爽,碗到酒干,不多時就醉了。
期間,其人還欲敬孫石一大碗,被徐澤攔下了,也不看看孫石這麼小,又如此瘦弱,真干下一碗,還不得傷了身子!
由此也可看出史進的一點不足:社會經驗太少,缺眼力勁,率性而為。
第二日一早,史誠送來了史進昨夜醉酒前承諾的《千字文》和《急就篇》兩本蒙書,並指導孫石認字。
可憐史太公盼子成龍,又是買書又是請西席,全做了無用功,到頭來卻便宜了孫石。
徐澤在院內已經做完一套石鎖力量練習,正在練習槍術。
史進宿醉才醒,看到徐澤在習武,立時來了興緻,興沖沖的說昨日比試沒有盡興,還要請師兄指教。
徐澤見他酒還未全醒,腳步虛浮,也不推辭,微笑點頭應下了。
待史進舒展完身體,二人便拉開架勢,徐澤拿棒紮好架勢,卻不進攻。
史進性子急,不耐久持,主動出招,起手一招上步扎槍。
徐澤不待史進棒到,閃身欺上,墊步立槍推掌,一招便將史進推倒。
「師兄,這……」
史進被徐澤扯起身後,還一臉不可置信。
「哈哈哈,快去漱洗,飯後我再與你細說。」
看著史進滿是震驚和崇拜的神情,徐澤就一陣暗爽。
哈哈,智商碾壓有木有,欺負老實人也這麼爽。
對付史進這種高傲卻又實誠的年輕人,靠實力遠比靠嘴皮子來得容易。
且不說徐澤本就佔了史進宿醉未徹底清醒的便宜,單比起史進半年練完十八般武藝的貪多嚼不爛,徐澤前身十幾年只練槍劍弓三項武技可就紮實得多了。
待本尊穿越過來后,再將前世便會的散手技巧融入武技,很容易就做到了融會貫通,便是師父王進也坦言和徐澤切磋自己也有頗多進益。
更何況,同樣是一個師父指導大半年,史進遇到王進前,曾被幾位庸師誤導,一直往坑裡帶,若非其資質上佳,能否糾正以前養成的痼癖動作都是個問題。
徐澤則是正途出身,父兄皆是陣上搏殺的好手,教的招式很少,卻都是簡單實用的殺人技,十幾年的積累非常深厚,只待王進稍加點撥,便是瓶頸頓開,自是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