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藺雨樓
早春冰雪初融,封凍數月之後的大地重又獲得新生,正是詩人口中“春風似剪刀”的時節。京都雖不比江南瑞麗,此時淡淡的春意也絲絲縷縷的顯現了出來。各宗親王府、權貴之家原在奢侈一事上是不惜工本的,這皇城之中不說流光溢彩也是處處精致步步精彩。而這諸多的亭台閣院之中,最享有盛譽的則要數沁親王府的藺雨樓。
說起來這樓其實是沁親王府的內院,見過的人未必真有幾個,享有這樣的盛譽除卻是有緣故的。而論起這緣故,倒要從那位如今手握著大雍二十三州兵權的沁親王說起了。
沁親王名李銘戎,乃是先帝第四子。他雖是先帝幼子,但由於母妃出身寒微且在沁親王幼年時便早逝,所以素不受寵,又加之沁親王年幼時體弱多病,就更難得到父親的關心。偌大的宮中惟有素有賢名的太子對他關照有加。
也是否極泰來,沁親王七歲時身染重疾,眾禦醫皆束手無策,恰逢被譽為醫聖的少林寺無戒大師到長安相國寺掛單。太子仁厚,得知幼弟病情後,親自趕往相國寺將無戒大師請至宮中為幼弟醫治,才使年幼的沁親王轉危為安。
事後無戒大師細觀沁親王之相,言明太子道,此子福澤深厚,可惜命中有煞節纏身,需得佛法庇佑方可化解。太子估憐幼弟年幼無依又是久病之身,所以向世宗進言,將沁親王暫時送入佛門修行,以解煞節。之後的十一年裏,這位大雍潮的四皇子都被人遺忘在了北少林的崇武院之中。
直至榮盛十三年,外蒙古坷玻沁部首領坎達汗一統草原,在會京建造王庭,稱大燕。坎大汗公開拒絕向大雍稱臣,並且在長城以北屯集二十萬鐵甲虎視青州、鎮州,挑釁之意路人皆知。而大雍恰逢重災,黃河兩岸連年水患,餓殍遍野。國庫多年的積蓄幾乎都用於賑災和整修河道。世宗首尾難以兼顧。不得已隻有派第三子恭親王李銘勇領兵二十萬前往北線布妨,與大燕對峙於長城兩側以求能爭得時間重整國庫。
坎達汗久經沙場怎麽不明白世宗的算計,所以他趕在初春冰雪消融之際率先攻占了青州、鎮州和雍軍北上必經之地桐城關。並派大軍在桐城關外阻截援軍,恭親王雖是大雍名將但是倉促之下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大軍被圍困在桐城關外四十裏的虎踞峽內三天。幸而此時早已經被人遺忘的沁親王率北少林一幹精英於萬軍帳中突襲得手,年青的沁親王親手斬下坎達汗的頭顱,這才亂了大燕的軍心,和恭親王裏應外合反敗為勝。。從此沁親王和北少林一戰成名,沁親王更是憑此戰逐漸位及人臣。直到多年之後,經曆過當年驚險的武將回想起當年沁親王一夫當關的英姿也是要道一句精彩。
可是這樣精彩的人物其實一直都是活的低調的,甚至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幾乎是低調得有些過分。終其一生,沁親王隻做了三件耀眼的事情,也隻憑著這三件事,他便成就了大雍一段不能磨滅的傳奇——這第一件自然是當年的一戰;第二件則是他在榮盛十八年的奪嫡之戰中,自南楚之地起兵為當時已經被軟禁的太子掃平了恭親王的一幹叛軍;第三件便是他不顧禁婚令和皇家宗典,執意取了南楚之地的一蓬戶女子為妻。而當時的太子作為皇族之中唯一支持他的人就送了這棟藺雨樓作他的新婚賀禮。
既是太子的賀禮,又有這一段傳奇,這藺雨樓縱是不美也多了三分光彩,何況這一座樓確是華美精巧,細致之處更勝傳言。此樓取意南楚風光,自北麵蜿蜒一脈青山作襯,引護城河水自山間流下,再順其流向掘了一條小溪,溪兩側盡數種著南楚的四季花卉,到花開之際去看便如置身花海之中,恍然有仙境之感。這條溪自背麵將藺雨樓主樓環了半圈,遠遠望去,便如這流光溢彩的主樓在右側裝點了一支珠釵,渾然一體之中。
藺雨樓主樓前是一座人工小湖,裏麵種的是南楚絕品的澀蓮,此花每月十五開放,花期半旬,隻要有溫泉水孕育,即使冬季依然花開如錦。湖對麵是數株百年樹齡的櫻花樹,此花開在梅雨季節,嬌弱嫵媚,隻是花意素有哀切之韻,原是不合適出現在大雍的王府裏的,據說是沁親王世子也就是如今的德郡王在十二歲生日時,親自下令自南楚移得的。如今已是沁王府最宜人的景致之一。
這樣的一座樓自然是足夠成為傳奇的,更何況,此樓在德郡王十二歲後便成了德郡王的別院,就是府中仆役、宗親世交也是輕易看不到的。事實上,這麽多年來,能隨意進出藺雨樓的客人隻有一個——而此人現在正臨在綻滿澀蓮的池邊遙望著對麵已經露出花苞的櫻花樹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