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入長陵
長陵高闕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
如果說,秦朝不過是歷史的曇花一現,那麼綿延四百多年的漢朝則不啻為漢文化的真正奠基者。
漢代,奠定了今日中國政治版圖的基礎。
漢代,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的底蘊。
漢代,中國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還是在漢代,漢民族的概念開始成形,從此,中華民族開始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開疆拓土,縱橫寰宇,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民族史詩。
一切都緣起於這座帝陵的主人!長陵,是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南臨渭水、北依九嵕(zong)山,南與長安隔河相望。長陵東西並列著兩座陵墓,西為高祖陵,東為呂后陵。
漢長陵的營建規模雖不是漢代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但其陪葬墓卻是西漢諸帝王陵墓中最多的,最知名的有蕭何、曹參、周勃等等,正所謂:長陵高闕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
當今天子劉協在祭拜過後,便來到長陵地宮的門前,將當初在九州鼎分崩離析時,高祖神魂傳下的十二都天陣又仔細的過了一遍,方才命人將通往地宮的大門打開。
劉協在宣室遭遇黑衣人行刺,當他看到黑衣人毫不停留的消失后,便心生懷疑,黑衣人先是用暗黑天幕將大殿籠罩住,方才現身,期間露了一手隔空取物,還隔空將他禁錮住,但是,若黑衣人足夠強大的話,或者說是如荒草或是那猴魅兒一般的存在,又何須耍弄這些手段,直接動手將他控制了不是更好嗎?
或許黑衣人原本真的很厲害,但此時的他應該是外強中乾。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是劉協獨自能夠應付的,這也提醒了他,雖然是穿越過來的,但絕對不是萬無一失的,於是便有了這次的長陵之行。
劉協等到地宮內空氣流通后,帶著賈詡、龐統、王越、小魚兒、以及蠻牛、狂獅還有十餘名手持火把的侍衛,順著寬闊的隧道緩緩前行。
「陛下,前方發現枯骨。」隨著王越的提醒,侍衛們紛紛抽出刀劍小心的戒備著。
劉協也在第一時間召喚出全身披掛,手持穿月來到前方,藉助火把的光芒看去,只見隧道的地面上散亂著一層枯骨,頭骨、臂骨、腿骨、胸骨散散亂亂,就是沒有一具是完整的。
「陛下,這些有可能是當年赤眉軍留下來的屍骨。」賈詡在仔細查看了一遍后,不由得眉頭深鎖,「不知道高祖的玄宮是否被損壞?」
「高祖的玄宮豈是那麼容易被破壞的?」劉協輕輕地搖了搖頭,向前一揮手,示意隊伍繼續前進。
赤眉軍,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軍之一,在王莽新朝時期起事,於天鳳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東莒縣)起事,首領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一帶為根據地,百般波折下攻入長安。當時的長安殘破不堪,缺糧少衣,赤眉軍入長安后屠城縱火,發掘長陵,高祖陵和呂后陵均遭劫難。
長陵的隧道內,幾名手持火把的侍衛小心翼翼地走在隊伍的前方,一邊為天子照亮道路,一邊用刀劍將枯骨清理到兩旁。
咔咔咔,越往裡走,地面上的枯骨就越多,漸漸地出現了一些還算完整的骸骨,微弱、搖晃的火光,萬籟俱寂、漆黑的地宮,慘白、腐朽的屍骨,令走在前方的侍衛汗毛髮炸,一步一回頭,確認著身後的人是否跟上。
「停!」王越的再一次喊停,令眾人不由得心神一緊,更加小心的戒備著四周。
「王師,可是有什麼發現?」劉協來到王越身邊,同樣是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四方。
「陛下,你且往前方看。」王越右手握緊巨闕劍,左手指向前方。「前方隱隱有光芒閃爍,莫非是到了地宮?」
劉協定睛仔細觀看,只見在遠處隱隱有光華閃爍,目測其高度足有三四丈高,不由得心中一喜,立即吩咐道:「快,將這些骸骨清理掉,引燃燭火將這裡給朕照亮!」
隨著薪燭的增加,地宮裡漸漸地亮了起來,眾人也發現地面上的骸骨再往前數米,戛然而止,一道深溝如天塹一般橫在前方。
「這是……這是劍痕?」小魚兒看著前方筆直的深溝,難以置信的問道。
「陛下快看,那裡好像是插著一柄利劍。」龐統眼神微縮指著深溝後方。
劉協這才發現在深溝後方大約七八米處,插著一柄白色的長劍,不由得好奇的問道:「王師可知這是何劍?」
「這……這不是一柄劍,而是兩柄。」王越甚是激動的望著前方,「如果微臣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幹將莫邪劍,白色的為莫邪劍,黑色的為幹將劍。」
「幹將莫邪?」在得到王越的提示,劉協才發現有一柄略微長一些的黑色長劍緊貼著白色長劍,兩劍就像是一對愛人般相依相偎,不由得讓他響起了後世的一些傳說,幹將、莫邪是一對摯情之劍,沒有人能將他們分開。
「衛公的《漢舊儀》有記載,內梓棺、柏黃腸題湊,以次百官藏畢,其設四通羨門,容六車六馬,皆藏之。四方外涉,東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駑,設伏火。」賈詡看到幹將莫邪劍后,急忙提醒道。「陛下,看這滿地的枯骨應是這幹將莫邪劍所致,還望小心行事。」
賈詡在此時說出此話,自然是提醒劉協,若無緊要事情,還是返回的好。
劉協微微一笑,指著稍遠的後方說道:「此幹將莫邪劍也許是真的,但伏駑、伏火等應該不會存在,在這地宮中,還有著其它的守護,你且往那後方看。」
「啊!」隨著劉協的話語,眾人抬頭望去,不由得同時驚呼出聲。「這……這是什麼?」
劉協目中精光閃爍,內心激動不已,此番來這長陵,先有幹將莫邪劍,後有這坐高三丈的銅人,定然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