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馬蹄聲急急
「韓將軍此言差矣,先主臨終有言,命權公子為江東之主,如今我等就應該護送先主棺淳回吳郡吳縣,然後聽從主公命令。豈能聽從孫太守之命?孫太守雖然是主公之叔父,但任然為主公之臣,為臣者哪有代替主公發號施令?!如此命令,恕懆不敢從!」凌操說完就回身坐下,目不斜視。
張紘看著直言的凌操,不由得心生欽佩,孫策有今天,其屬下良將眾多,功不可沒,患難方見忠臣。
原來孫暠已經傳信給韓當了,信中只是說希望韓當能收攏大軍,韓當有點高估自己了,其實韓當也想過其難度,心中自有丘壑。蔣欽手中沒有軍權,黟縣軍隊以孫瑜為主;張紘、陳武的5000大軍半數在孫輔手中,唯獨這個凌操手中有大軍萬餘人。他原想,凌操應該不會直言插手孫氏家事,卻不想凌操當面直言。
韓當卻也不怕,他是江東孫氏老臣,為人坦蕩,做事也並無私心。
言道:「江東既是主公之基業,但也是我等安身立命之家園,韓某乃是為江東長久計,如今權公子年幼,袁紹、曹操劉表哪一個不是所率虎狼之師,以韓某看,孫幼台可為江東之主!」
韓當走下台大聲道:「我韓當又豈是不忠之輩!」
「只要江東局面穩定,我韓某願意一死來謝罪先主!」
大廳內寂靜一片,大家都沉默不做聲,因為沒有人了解孫權,在這個戰亂的年代,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主公,知人善用,如今的年代是一個,良禽擇木而棲,君擇臣,臣亦擇君的年代,眼看江東大局將定,若是選擇一個糊塗的主公,大好局面瞬間就崩潰!
按照道理,這樣的軍事會議,而且是討論其父親的,孫瑜不應該參加的。但韓當沒有提前通知他。
孫瑜皺著眉頭到:「諸位將軍,孫瑜雖然與諸位共事不久,但也深感諸位將軍都是忠貞良將,但家父也是對先主公伯符,以君待之,家父也並無統領江東之意。」
孫瑜先是起身,走到大堂中間,朝韓當一輯,言道「孫瑜先是再次謝謝韓老將軍,為我孫家耗費苦心,但孫瑜卻不贊成韓將軍之言。」
「自古就有言,名不正,則言不順。權公子乃是先主指定繼承人,我等為臣者,無權在此言廢立之事,此為其一。」
「其二,諸位不了解權公子,也是應有之意,但孫瑜我是知道的,叔父孫堅在世時候,與家父就長言道,權公子乃是我孫家之麒麟,權公子自幼天資聰慧,異於常人,先主是最了解權公子的人,之所以選擇權公子,我想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所以,我認為,為了維持江東穩定局面,我等應該奉權公子為江東之主!」
韓當看著孫瑜,眉頭深鎖,孫瑜的話,讓他大為意外。
事情到此地步,眾人達不成一致意見,到最後,張紘、蔣欽等人,所有將軍都贊成奉孫權公子為江東之主。這也讓韓當難堪之極,但韓當還在堅持,他還有機會,他相信自己是對的,他在等程普的信。而眾將軍也不願這個江東老將,在孫氏也有很大威望的將軍更加偏激,而產生內鬥局面,也就在涇縣僵持下來了。
吳郡吳縣內堂。
孫權正在安撫吳國太,「母親大人無憂,兄長不在,權當好好侍奉母親大人,自此以後不再讓母親大人擔驚受怕,權受兄長江東之重託,定會上撫江東文武,下安黎民百姓,定不會負兄長所託。母親大人,我還要去看望嫂子,你先休息,權兒先出去了。」
吳氏看著孫權,突然有種感覺,好像這個二兒子好像一下子長大似的。孫氏的男兒不容易,都是少小就當家!
吳國太伸出手緊緊握住孫權的手,眼神堅定的說:」自汝父親起,孫氏男兒,都是從小肩負起天大的責任,你父親19歲,手持古錠刀,孤身剿匪,最後打出我孫家在大漢的威名,你兄長,策兒,16歲就扛起我老孫家的大旗,如今你15了,屬於你扛起我孫家旗幟的時候了,我兒去吧!」
孫權回來的很及時,如果讓吳郡上下都知道孫策去世,而孫權又不在吳郡,動亂肯定少不了。孫權晝夜不停,終於在張昭他們得到消息不到2個時辰,趕到了吳郡。
此時張昭和程普、呂范等人還在外堂。
孫權在出堂門口的時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深呼一口氣,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到來了。
孫權出來的時候,程普、張昭、呂范都在大堂內。他們三人目前也是整個吳郡官職最高的官員。孫權目不斜視走到大堂上方。自己也不想太嬌柔,自己的地位是兄長孫策所給,他需要感謝的僅僅是孫策而已。
張昭看著走到上位的孫權,額頭的皺紋終於舒散開幾分,這個二公子有為人君的潛質。
孫權掃視了一下三人,不慌不急到:「權受兄長所託,繼承江東大業,不敢不惶恐。然,天下不平,漢室不靜,世道如此,權願竭盡所能,哪怕粉身碎骨,也盡會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寧。」
孫權停頓了一下,朝三人一輯道:「願得眾人之力,安我江東!」
程普、張昭、呂范相互對視一下,齊聲道:「願聽主公吩咐!」
一切猶於天成,從容而自然,沒有破濤洶湧,沒有刀光劍影,孫權完成了自己華麗的轉身。
張昭建議召集原來孫策將軍府在吳縣的所有官吏,在將軍府議事堂議事,孫權當場同意。
孫權在孫韶的陪同下,來到將軍府的議事堂的時候,眾官員已經齊聚一堂。這之間固然有孫權的主公名義在,也有張昭在江東文官中威信所在。不然,也肯定有一翻波折,文官喜歡站隊的習性,哪怕是再過千年也改不了。
大小十幾名官吏,人不多,都是將軍府基層官吏,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天將黑的時候,才散去。孫權聽從眾人的言,也偶爾提出自己的見解,畢竟孫權有自己知道歷史優勢,但這往往是關鍵所在,張昭、程普等人的討論,彷彿都很輕鬆一般,大家都達成了共識。
一,張昭將上書表奏天子,表奏孫權為討虜將軍,同時,以將軍府名義,昭告江東六郡太守府及各縣。
二,程普將以將軍府名義,通報所有軍隊司馬以上將領,孫權為江東討虜將軍,執掌征伐。
三,呂范即刻起,負責聯絡韓當、凌操、張紘等人,做好迎歸孫策的棺淳之事項。
風聲瑟瑟,馬蹄急急,一夜之間,到處是江東快馬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