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江東小霸王
跪坐右手首位的正是孫家兩代元老程普將軍。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自黃巾起義后就一直跟隨孫堅南征北站,和孫堅可以說是兄弟相稱。孫堅被劉表相害后,是程普引導教育孫策,凝聚人心,穩定軍心,一步步走到如今,看到孫策如今的成就程普從心底是欣慰的。孫策也以叔父之禮相待。孫策看著滿堂文武大臣,一股豪邁敢悠然而生,想起父親遇害到現在,從兵不過幾百到如今,父親遇害后兵將一鬨而散,除了幾位忠心耿耿的家將和幾百親兵,沒有人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在亂世之中還有什麼作為,沒有人知道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到如今孫策坐擁江東六郡,雖還沒有完全平定,但是江東六郡戰略上的敵人已經不存在,只要再過兩年時間,孫策相信就可以完全平定江東。年經不到二十四就是一方諸侯,孫策有驕傲的資本。堂下就坐的就是自己爭霸天下的資本。哦,對,還有公瑾在鄱陽郡為自己掃清劉繇的餘黨。
孫策商討完丹陽的軍事情況后,一一部署完畢后,從案牘上拿出一封信。正是孫權寫給孫策的。傳給張昭讓眾人傳閱。
「仲謀雖說年齡不大,但自幼早熟,父親在世時,常言是為我孫家之麒麟,今看來,果然不負我之期望,子布覺得其建議如何?」孫策笑著問道。
張昭起身回答道,「主公之二弟,雖無為官之經驗,但從信上的所做所為上來看,仲謀在陽羨處置面面俱到,的確非一般少年所能及」。言下之意是同意讚許孫權的在陽羨的施政。張昭作為孫策的首席內政謀划者,這點眼光還是有的,不然也不會被孫策周瑜所看重。況且,孫權所推行的稻穀替代法也是後世經驗所得,其步驟方法是後世累積所得,但不會有錯,這點在從政經驗豐富的張昭眼裡是不會看走眼的。這就是高明內政謀士的價值了,一條條政令,一項項措施在他們眼中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完全可行的,哪些是需要緩行的,哪些只是紙上談兵根本不可行的,一眼就可以知道。很多的軍令法令本身是沒有錯的,只不過是看由什麼人在什麼環境下執行而已。
「那好,你即刻行文吳郡太守呂范,讓其大力支持仲謀做好春播事務,再以將軍府名義行文,丹陽,會稽,鄱陽,豫章,廬江,讓其各擇一縣作為試點稻穀替麥法!」。這就是孫策的魄力,和戰場上一樣殺伐果斷,只要有利於江東穩定,馬上執行,不得不說這也是孫策短短几年時間取得江東六郡的原因之一。
「子布,儘快籌集2萬大軍糧草,諸位,下月初一隨我出征丹陽!「
「諾!」。眾將齊聲道。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體,他們的主公英勇果斷,外有良將衝鋒陷陣,內有謀者掌其民,所有人都相信他們的主公一定會帶領他們打出一片天下。
。。。。。
三月初,吳郡武進縣。
一望無際的田野里儘是那數不盡的野碗花,散發著寥寥花香,野樹藤芽都在使勁的生長,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訴說著春天的到來。一路甲旗頸展,孫策在二月二十五從吳郡吳縣出發,領兵1萬,以陳武為校尉領兵1500人為開路先鋒,過毗陵,雲陽到武進縣,目前大軍還是在吳郡範圍。此次孫策制定行軍路線沒有從吳郡的西面直接到丹陽,雖說這樣路途要近些,但要翻越瑤溪山,連綿一百多里的大山,一萬人到達涇縣不知道還有多少人,一處山水養活一方人,東漢時期的江南之地遠沒有後世的繁華,只有經過孫權在位經過五十年的開發后才奠定了江南繁華的基礎。三國時期由於人們的適應性很差,水土反應很大,就是所謂的水土不服現象。對於現代人來說起個紅疹子,發燒感冒,可能不算什麼大問題,但對於那個時期的人們來講可能是性命憂關的問題。況且這一萬大軍,老兵只有6000,其餘是去年12月才徵募的新兵,很多事情有待考驗,所以孫策沒有冒險,所以聽取程普建議,改走武進縣,到武進縣的京城渡口,沿江而上到蕪湖,再到丹陽涇縣。京城渡口只是一個小渡口.
江北是徐州海陵縣,都屬於偏僻小縣,這裡是長江入海口了,水流湍急。
先鋒校尉陳武一路平定沿途小股的匪患后先期順利到達渡口,和早幾天到達的水軍校尉統領黃蓋匯合。黃蓋之前在秣陵駐軍以防徐州軍。接到孫策調令后率大舶40艘,艨沖10艘於5日前已經到達京城渡口,一切安排完畢后,就一起來拜見孫策。陳武是孫策於三年前攻打廬江郡后樓投靠孫策,身材魁梧,作戰勇敢,很符合孫策的用人標準,因功累積升校尉。黃蓋是孫家老人了,忠心耿耿,治軍嚴謹,被孫策委重任守秣陵。秣陵是座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名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置秣陵縣,秦漢以後一直是江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清朝文學巨匠吳敬梓盛讚:「一帶江城新雨後,杏花深處秣陵關」。由此也就看出此地的重要性了。
孫策命令程普迅速組織登船,程普為主,蔣欽陳武為副,率8000登船直接去蕪湖登錄后直接去涇縣。孫策率2000人馬走陸路直接去丹陽郡治宛陵縣。兩天後,孫策人馬已經過句容,再經過淮水後到達溧水縣,溧水縣長黃俊早就在門口出來迎接。
城門口,黃俊目無表情,向前看著遠方。
有太多無賴的神情在這位縣令的眼中。是的,他從心中很厭惡這些傭兵自重的諸侯,他已經忘記了自己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厭惡那些傭兵自重的軍閥。黃俊出自溧水縣貧寒之家,中平元年,又到前丹陽太守閩芝所開辦的書院學習amp;lt;論語amp;gt;。黃俊很感謝太守閩芝大人,雖然說太守閩芝不見得認識黃俊,其實閩太守也只是自己喜歡論語,所以出資修建書院,尋找志同道合人,坐而論道。董卓亂政后,丹陽郡也不能倖免,閩太守一家在丹陽遭到兵禍。但是,是他給了黃俊出身進仕之機會,不管什麼年代,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要付出比貴族子弟更多的汗水與努力。黃俊做到了,后在溧水縣戶曹手下當小吏,加之做事盡心儘力,總算解決了溫飽問題,家裡有雙老,還有兄妹,都靠他一人贍養,日子雖然艱辛。但黃俊相信自己憑藉自己的努力,日子會越過越好的,這可能是大多數寒門子弟的人生奮鬥軌跡。黃巾起義波及江東,也影響到了黃俊,他只是一個文人,既救不了家人,甚至有時候他都救不了自己!他的家人在中平六年的時候先後遭兵亂。他自己則倖免下來。溧水縣的縣長換了一撥又一撥,他去年終於被太守朱治任命為縣長,但黃俊卻高興不起來。他的心已經麻木了。他是儒門子弟,信奉的是天子居朝堂,社稷由大夫的信條。現在的大漢對黃俊老說,於內家人不在,於外天子年幼,先有董卓,後有李傕郭汜,不知後面還有誰?
討逆將軍又要去征討那些刁民與土匪了。也不知道那些匪盜中有沒有自己的鄉親?百姓家中食不果腹,家無餘糧,但太守縣令還是要收糧,百姓如是就上山躲避,如是也就成了官軍口中的刁民土匪了。黃俊很是嚮往舊時的歲月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