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6

  第六帝國,帝都,承天城。


  這是復甦歷758年的秋天,整個帝國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下。


  在751年與教會的郾城盟約簽訂之後,大批教堂陸續在帝國境內各個郡縣建起,教會的勢力與各大公會以及巫神殿不時發生衝突。


  各大公會的勢力劇烈變化,一些黑暗年間的法師塔紛紛被教堂代替,教會的主教為了爭奪巫神殿的聖器,以第二次宗教戰爭的條約為借口,對第六帝國的巫神殿展開了瘋狂的絞殺。


  帝都深宮中的王公貴族們剛剛被怒火衝天的托勒密四世一頓訓斥,惶恐的駕著馬車趕回府邸。


  往日喧鬧的帝都今天也顯得冷清,街上往來的行人低頭不語,便連街道兩側的店家也是少有開門待客的。


  秋風吹過,黃葉紛紛,深秋來了,這一年即將走入盡頭。


  托勒密四世也一樣步入了人生的冬天,他已經接近六十歲了,他的統治也已經到了晚期。自他二十八歲執政以來,帝國開始從擴張一步步轉向守成。他在位的近三十年,帝國的疆域略有擴大,經濟也在不斷復甦著。


  托勒密四世的前任埃克里爾三世在位期間將帝國境內幾乎所有的教會大型教堂拆除,並且與教會解除了攻守同盟條約,這不得不說是他骨子裡那流傳自琅古斯摩帝國時期斯科特人的好勇鬥狠所致。


  但也是有遠見的一步。


  在托勒密四世統治整個第六帝國的幾十年裡,他看到教會侵吞第三帝國、第四帝國、第五帝國的領地,插手各國政務的局面。


  但因為埃克里爾三世的決策,第六帝國免於教會的強權侵佔。那隨著血脈流傳下來的古老的榮譽與信念,讓他們在與獸人爭奪北方狹道的慘敗后,拒絕了教會暗藏禍心的條約。


  在埃克里爾三世將北方狹道重新奪回之後,帝國大舉進攻獸人,將原本屬於古老斯科特人的部分領土奪回,在北方設立了三個郡,從帝國中部遷徙民眾,在北方屯田駐軍。


  借著大敗獸人的時機,帝國順勢在南方設立四個郡,將蒼穹山脈的大部分划入帝國的版圖。


  但自那之後,帝國開始陷入與南方第五帝國連綿的冷戰中,終於在托勒密四世執政中期的復甦歷747年春爆發了史稱雁盪山之戰的戰爭。


  第六帝國拉斯古帝國在第一帝國龍騎士的幫助下順利擊敗第五帝國的軍隊,並且割佔了第五帝國一大塊領土。


  但隨後不久,教會的十字軍從聖山腳下連夜奔襲,突破帝國西部的層層防線,直指帝都。


  在教會的威逼之下,帝國不得不放棄從第五帝國處獲得的大部分土地,並且與教會簽訂了城下之盟。


  之後,盛怒的皇帝陛下將主戰派的首領皇長子額倫斯派往帝國北部邊疆,在尼爾大公的幫助下,戍守著帝國的北部邊疆。


  在復甦歷753至復甦歷763年的十年之間,人族與獸人之間的形勢急轉直下,原本勉強維持的脆弱平衡在兩族迅速膨脹的人口壓力面前迅速破裂。


  復甦歷754年,第一帝國與獸人在北方邊境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大戰,這場戰爭的結果是第一帝國將星克勞林斯橫空出世,以一萬的弱勢兵力誘敵深入、各個擊破,最終消滅獸人引以為傲的三萬魔狼騎。


  這場經典戰役被作為以弱勝強的典型案例記錄在《大陸戰爭史》之中,時人評價克勞林斯為不世出的天才。


  而不久之後的復甦歷758年初春,獸人三十萬大軍兵臨第六帝國北方凜冬城下,皇長子在帝國援軍遲遲未到、各種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堅守了一個月。


  最後,尼爾大公的十萬援軍趕到,與皇長子幾近絕望的凜冬城部隊裡外合圍,暫時擊退了獸人大軍。


  復甦歷758年秋,雙方打破了延續一個季度的僵持,開始了延續了整整一年的大戰。


  這場戰爭波及了人族東境北部的三大帝國。在戰爭前期,第六帝國的北方部隊尚且能夠堅持,皇長子麾下的三大將軍甚至組織了幾次有聲有色的反擊。


  但是,在進入冬季之後,獸人王族的兩大軍團——雪狼軍團以及魔狼軍團發起了瘋狂的進攻。在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攻城之戰後,拉斯古帝國的指揮官——帝國元帥弗拉基米爾公爵被迫放棄凜冬城。


  帝國最北方的城池失守了。


  消息隨即傳到帝都,年邁的國王在斟酌許久之後,還是未能放下身份去向第一帝國或者第二帝國求援,僅僅是抽調帝國中部剩餘的三大軍團的兩個去北方營救。


  但在三日之後,最新的戰報被援軍的首領通過魔法水晶傳到帝都,在帝國承天城內執掌大權超過三十年的國王大驚失色,急忙向第一帝國、第二帝國一同求援。


  那則傳來的戰報說的是,帝國北方的靈木峽谷被獸人王族部隊虎嘯軍團十萬人馬佔據。糧道被斷,帝國元帥以及尼爾大公被獸人以同樣的戰術,切斷了同外界的聯繫,三十萬軍隊以及數百萬百姓落入了獸人的魔爪之下。


  而最重要的是,帝國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托勒密四世十八個子女排行第一的嫡子,被大陸軍事家認為將會是弗拉基米爾元帥軍權繼承人以及托勒密四世政權的繼承人——額倫斯·托勒密也被獸人數十萬大軍圍困。


  五十多年前,帝國史上最具雄心以及能力的大帝埃克里爾三世收復靈木峽谷,在北方劃分三郡的同時屯兵造田,並且與第一帝國、第二帝國打造了綿延在人族東境北部邊疆的三國聯合防線。


  第六帝國在帝國北部邊疆前沿設立了三座軍事重鎮,凜冬、北風、寒霜。


  而凜冬城地理位置極度重要,它的前方是獸人山脈與第六帝國北方裂天山脈之間的緩衝平原,背後十里之外是帝國北部咽喉靈木峽谷。


  穿過靈木峽谷之後是尼爾大公的四郡領地,再往南是第六帝國帝都承天城。


  所以當這個消息傳遍同盟國后,整個神聖同盟的成員國急忙召開了聯合會議,這是在埃克里爾三世收復靈木峽谷建立北方聯合防線之後,獸人將第一次徹底突破靈木峽谷的掣肘,數十萬大軍猶如烏雲一般籠罩在帝國北疆,隨時可能南下。


  而現在,他們需要時間來消滅陷入獸人大軍包圍的第六帝國軍隊。這批由帝國三大軍團組成的軍隊幾乎是第六帝國三分之一的有生力量。


  在帝國與教會以及南部諸國關係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帝國西部以及南部的軍團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調動的。


  而帝國東部與海族的形勢也是極其緊張,海族雖然很少大規模的入侵,但是上萬人的掠奪還是時有發生。


  所以,托勒密四世不得不向其他國家求援,在三國聯軍組織的三次反攻全部失敗,沒能救回皇長子之後,托勒密四世在深宮之中仰天大吼,立下誓言,即使是教會全面回歸第六帝國,也要光復帝國北疆,救回自己的繼承人。


  這個誓言的立下與托勒密四世的前任埃克里爾三世有關。


  埃克里爾大帝是五十多年前神聖同盟方面在內政外交以及開疆拓土上做出功績最大的君王,被世人公認為媲美一帝國凱撒大帝,僅次於康斯坦丁大帝的人族君王。


  埃克里爾大帝的功績絲毫不亞於康斯坦丁大帝,甚至是略有超過。康斯坦丁大帝的一生主要是為龍騰帝國正名,他們徹底擊敗了巨龍家族,毀掉了他們引以為傲的巨龍軍團,奪得了第一的國號。


  而康斯坦丁大帝與異族的征戰只有晚年的三場,雖然康斯坦丁大帝盡數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對於大陸局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人族領地也沒有絲毫擴充,那三場戰爭也只是人族對獸人的防禦戰。


  但是埃克里爾大帝是人族數百年來唯一一個揮軍北上攻打獸人的大帝,他將人族的領地再度擴充到了靈木峽谷以南,並且在三年的積蓄之後一舉突破靈木峽谷的禁錮,御駕親征使得帝國的大旗豎立在靈木峽谷以北的土地上。


  在那之後,他會同第一帝國、第二帝國建立北方聯合防線,由此迎來了人族的盛世,人帝國北方諸多郡縣的居民自願遷徙到新建立的三郡之中,甚至有第二帝國的居民不遠千里定居第六帝國北疆。


  而埃克里爾三世也沒有想康斯坦丁大帝一樣窮兵黷武,直到晚年才後悔莫及。他在他稱帝的后二十年內幾乎沒有發起或者面對一場超過十萬人參與的大戰。


  在他將靈木峽谷奪回之後,獸人在其在位期間一直未嘗大舉來犯。


  但是埃克里爾大帝唯一的錯誤就是他在晚年時由於錯誤決策葬送了自己的繼承人伊萬·托勒密。


  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奉命征討第五帝國與第六帝國未定區域之間遊盪的野軍,在幾乎消滅野軍之後,伊萬皇子由於大意,被隱藏在屍骸之間的邪宗之人暗殺。


  埃克里爾大帝儘管知道野軍之中有一名強大的邪宗法師,但他還是低估了邪宗長老製造的秘器的力量。


  接近伊萬皇子周圍十丈的所有軍士盡數化為枯骨,帝國的下一任皇帝變成為了死人。


  埃克里爾大帝的繼承者死去了。


  消息傳來之後,皇帝陛下彷彿瞬間蒼老了十幾歲。


  這個十八歲登基,二十二歲北征獸人,四十二歲御駕親征踏破靈木峽谷的帝王流下了眼淚。


  這一年,埃克里爾大帝六十一歲,距離他的離世還有三年。


  這一年,托勒密四世才只有十三歲。


  作為帝國歷史上最為能征善戰的君王,埃克里爾三世卻只有八個子女,這其中一個早夭,一個長到十二歲遇害逝世。其餘六個子女之中僅有兩位皇子,長子伊萬是帝國下一代的皇帝,幼子諾蘭德是帝國下一代的親王。


  但是造化弄人,帝國精心培養的下一代繼承人卻因為一個意外死在一個一個邪宗法師手上。


  而埃克里爾大帝締造的帝國所面對的局面很有可能是琅古斯摩帝國斯科特大帝死去后的局面:

  帝國四分五裂,群雄割據。


  但是埃克里爾大帝畢竟是一代天驕,他與第一帝國、第二帝國修訂盟約,將自己國家的龍騎士全數歸置於第一帝國作為聘禮迎娶第一帝國大帝的女兒作為自己幼子諾蘭德未來的皇后,將帝國北部的一個郡作為聘禮迎娶第二帝國大帝的女兒作為自己兒子未來的皇妃。


  在埃克里爾大帝見證自己兒子在一年之內接連迎娶兩位他國公主之後,埃克里爾大帝放心了。


  復甦歷717年晚冬,埃克里爾大帝在行榻上安排了四位輔政大臣以及他的胞弟帝國親王康德利親王作為諾蘭德繼位初期的代理執政者。


  復甦歷718年初春,六十四歲的埃克里爾大帝在溫暖的行宮之內辭世,他死的時候,他的女兒以及臣子都在行宮之外候命。唯有帝國下一任的君王在聽了他的最後一句話后痛哭流涕,跪倒在地。


  埃克里爾大帝臨死之前說道:


  「放手去做吧,諾米,父皇相信你會是一個偉大的君王,雖然你早晚需要去重新奪取這個國家的權力,但是我已經為你鋪平了道路,你只需要安靜的長大。」


  埃克里爾大帝說完最後一句話后安詳離世。諾米是諾蘭德的簡稱。


  十二年之後,托勒密四世發動宮廷政變奪回了自己的權力。當他真正成為皇帝的那天,他帶著三千禁軍徒步去往帝都三十里之外的皇陵祭祀,他望著天空對著自己父皇的陵寢說道:「父皇,我做到了,我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君王。」


  幾十年後,托勒密四世面對著與當年相似的局面,毅然與教會言和,言稱只要教會救出帝國繼承人,托勒密四世情願割讓帝國西部的郡縣給教會。


  但或許是教皇格里高利三十六世感嘆於帝國三代帝王相似的命運,教會選擇了無償支援。


  雖然如此,托勒密四世最終割讓了帝國西部三郡之地給予教會。


  在托勒密四世處理完與教會以及南方第五帝國的緊張關係后,有著三大帝國近八十萬人以及教會五萬十字軍的聯軍以勢如破竹之態踏破了獸人糾結在靈木峽谷附近的三十萬大軍。


  在與散亂在靈木峽谷以外的帝國軍回合后,聯軍終於將帝國北疆光復,救出了受困的帝國元帥等人以及皇長子。


  復甦歷759年秋,人族與獸人的又一場大戰結束了,這場大戰比之於埃克里爾大帝中年收復靈木峽谷之後糾結三國聯軍攻打獸人的戰爭更加宏大,結果也更加慘烈。


  但無論如何,帝國北境光復,皇長子也被救出,儘管托勒密四世在之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他從沒有後悔。


  至於皇長子額倫斯的身份則是有些戲劇性,他是第一帝國公主的兒子,但確實被第二帝國的公主所撫養長大。


  第一帝國的公主在嫁給托勒密四世之後的十年孕育了一兒一女,分別是皇長女以及皇長子,但在皇長子三歲那年忽染風寒離世。


  在皇後去世后,第二帝國的公主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當時還未生育皇子的皇后負責起照顧皇長子的義務。


  直到皇長子十四歲那年,已經生育三個公主的皇后終於生育了自己的第一個皇子,但那時托勒密四世早已立額倫斯為太子,皇后一方也無計可施,況且額倫斯皇子一直對皇后恭敬有加,皇后黨也因此沒有太大的動作。


  復甦歷759年冬,皇長子額倫斯在父皇的密詔之下,結束了六年的北狩。


  雖然在那之後三年,皇長子再度掛印驅往北方。


  但那時,是弗拉基米爾元帥抱病離職,皇長子赴北疆就任帝國元帥。


  當額倫斯皇子踏入皇宮的正門時,托勒密四世佩戴著早已離世的先帝佩劍,走出宮門迎接。


  承天城歡慶三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