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叢台處自有約束 正陽殿若有所思
天氣晴好,天高雲淡。純凈的天空上,點染著幾朵雪白的雲。像是大海深處捲來的雪白貝殼,清澈透明。當楚雲宏的車隊來到郢都的時候,剛好是城門大開,守城的正是蜀國令尹伏安華。
但見伏安華微笑著拱手相迎:「東麓的太子殿下遠道而來,王上特命老臣到此迎接太子!」一番客套話之後,便引了楚雲宏的馬車,一路直奔蜀國的郢都——叢台而去。
「但請太子殿下入住叢台,稍作休整,明日便可有人引領殿下,去拜見王上。」伏安華一面笑著說道,一面拍了拍手,便有幾個俏麗的女子近前來跪在地上,「我王特命幾名楚女,供殿下使喚……」
看著眼前這幾個窈窕女子,楚雲宏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必然是蜀國派人來監視他,以便於他們在會盟上做出手腳。可若是拒絕的話,那麼便會惹惱了蜀王,實在是有些左右兩難。
楚雲宏站起身子,謙恭道:「那就多謝蜀王!」「好,那咱們明天朝堂上見!殿下好生休息,若是需要什麼,只管告知,老臣告退。」伏安華說著,便揮揮手,留下一小隊士兵守在叢台門前。
王啟波走到門口看了看,轉而回來低聲道:「殿下所料不差,門外皆是楚兵,咱們可怎麼辦?」「既來之,則安之。」別看楚雲宏只有十二歲,面對朝堂上的政事還是格外的沉穩歷練,頗有他父皇楚楚君顥的風範。
蜀國給送來五名女子,楚雲宏打發了她們去後院做雜役。以免自己做事受阻,然後又吩咐王啟波研磨鋪紙,他準備給宮裡寫信,告知這裡的一切。然後要宮裡好生防備才是。
可誰知他正要提筆寫字的時候,卻聽到後院傳來陣陣哭聲。是誰在那裡哭呢,楚雲宏放下毛筆,疑惑著尋聲而望。廊檐上坐著一個身穿藻藍色衣裝的女子,正捂著臉頰,嗚嗚的啜泣。
「你叫什麼名字,因何哭泣?」他聽得出來,這份哭聲中夾雜著一絲絲的悲涼。也許這個女子,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他雖然沒有了自由,可是互相傾訴一番,也算是一種釋懷吧。
「小女皓雪,只因思念父親,故此哭泣,還望殿下容量!」她沙啞的聲音中,透露著曾經的那份溫暖。往昔的皓雪,也是名門之後。只是家道敗落,才被蜀王抓來做殿下的侍女。
因為不願去服侍什麼太子,她便想法子逃離。誰知命運早已有所安排,輾轉逃離終是逃不過自由的枷鎖。不過還好,當初救下她的那個孩童,恰好是東麓的太子殿下——楚雲宏。
是緣分,是巧合,還是偶遇?當皓雪抹乾淚水,看到熟悉的面孔真真切切的呈現在自己的面前時,她只覺像是在做夢。好像是只有夢裡,才會有這麼真切的感受吧。【零↑九△小↓說△網】
淚水再次模糊雙眼,她猶自頓覺恍惚若夢:「你是太子?東麓的太子?我的,救命恩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卻還是不得不承認,原來世間之事,總是如此的巧合。
「當初不辭而別,我也是有苦衷的,」楚雲宏面對皓雪,面對這個姐姐,心裡多少有些愧疚,「你也看到了,外面有人把守,我哪裡都去不了——」什麼太子殿下,到了蜀國可就真的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看著楚雲宏如此落寞的神色,皓雪不覺輕輕握著他的小手,眨巴著眼睛道:「他們只能管住殿下,可管不住我呀!殿下想吃什麼、玩兒什麼便告訴我,我會幫助殿下的!」
素月分輝,皎潔如雪。深藍色的天空中,疏疏落落的散布著幾點星辰。或明或暗,在九月的秋夜顯得越發高遠深邃。彼時一隻白鴿撲楞著翅膀,從北邊飛入叢台的窗台上。
「皇上已於五日前趕往封丘,蕭易寒與恆河護君埋伏,殿下特此寬心!燕婉凝敬上。」這封信是從京都而來,信中的意思很是明顯。已然告知了楚雲宏,楚楚君顥動身離宮,蕭易寒從中暗裡護送。
很好,楚雲宏慢慢的將信箋放入火盆中,心裡踏實了許多。這些天一直擔心父皇,這次看到燕姑姑的來信,他就知道燕姑姑不會丟下父皇不管的。他深吸一口氣,將白天剛剛寫好的信,交付信鴿帶了過去。
「哎呦——」廊檐下傳來皓雪的聲音,楚雲宏趕忙飛奔過去。卻看到了皓雪歪在地上,扭傷了腳脖子。她本想給楚雲宏送茶水來著,卻是不小心踩空了,疼的她頓時眼淚直流。
「你等著,我去給你拿葯!」好心的楚雲宏見了,不覺扶著皓雪到軟榻上休息,自己則去包袱里找尋藥膏。看到楚雲宏離開的背影,皓雪不顧扭傷的疼痛,挪到了火盆旁,可惜那些字跡已經被他全部燒了。
只怪皓雪太過疏忽,不然就會讀到信中的內容了。不過皓雪想到蜀王對她家人的威脅,還有父親的無奈。她只好含淚答應了「細作」這個特殊的職務,如此也可保全父親的官職。
什麼被人追殺,什麼偶然相救,不過是皓雪的父親——伏安華所安排的。目的是讓她遇到太子殿下,可惜謹慎的楚雲宏將她扔在了客棧。於是伏安華又以護送侍女為由頭,將女兒再度送入楚雲宏身邊。
不過十五歲的皓雪,哪裡懂得江山社稷。她只是想著家人平安,這也是蜀王對她的許諾。沒法子的皓雪,只好留在楚雲宏身邊做細作。空中的信鴿,皓雪一早就發現了,她才以苦肉計引開楚雲宏的。
信箋被燒的七零八落,皓雪拿著火鉗子來回翻弄。本想著一無所獲的時候,卻無意間瞥到了兩組詞語:「亘河」「埋伏」。亘河?她又仔細的看了看,但見「亘」字的左邊,還有一個被燒的一半的豎心旁。
是了,恆河有埋伏。定然是東麓派人護送的士兵,這個消息對於皓雪來說格外重要。她細細的收好那兩張碎了的紙片,卻被忽然趕過來的楚雲宏給發現了。「你在做什麼?」他看到皓雪在炭火旁,不知在做些什麼。
機敏的皓雪順手推翻了火爐,自己也歪在一旁:「奴婢不過想著,喝口水罷了,誰知卻是碰到了爐子上——」她一面說著,一面抹眼淚。楚雲宏一看,可不就是真的么,皓雪的衣袖都被火燒著了。
「你等著我來就是了,何苦自己動手?」楚雲宏慢慢扶起皓雪,然後給她遞來一碗茶水,輕聲道,「姐姐別哭,有什麼委屈說出來就好,你總是一直哭,對你的眼睛不好的……」
這是安慰她的話么,皓雪捧著茶水,感激的熱淚溢出眼眶。楚雲宏伸出手來替她擦拭淚水,又蹲下身子,給她的腳踝處上藥。看著楚雲宏如此細心的照顧,皓雪越發覺著自己,應該告訴他自己的真實身份。
可是想到蜀王的威脅,皓雪還是住了口:「方才家父來信,奴婢想明日回家一趟,殿下可否答應?」她總要尋個機會回家,告訴父親這個消息。「明日我正好進宮,你順道回家去,」楚雲宏頭也不抬的答道。
入秋以來,涼風瑟瑟。吹得枝頭的葉子,發出嘩啦呼啦的聲音。好像是大海中的波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一陣又一陣,透著薄薄的秋意。婉凝椅座在西窗下,從鴿腿上拆下從郢都傳來的信箋。
信箋上,是楚雲宏乾淨清秀的字體。他們昨日已經安全到達郢都,只是被蜀國的士兵把守,沒有了自由。蜀國的令尹大人,還費心送了五名侍女。據楚雲宏推測,大約是派來監視他的。
婉凝默默的念著那些信息,然後將信箋細細收好。轉而吩咐何靜,準備馬車進宮去。她總要回宮告訴左相,畢竟朝政上的事情現在是左相負責。而且江苓嫣現在不在宮裡,婉凝正好趁這個空當兒回宮。
宮苑深深,楊柳依舊。正陽殿的花盆裡,仍舊殘留著梔子的清香。風兒吹起,將桌案上的幾頁信箋吹落在地。楚君顥離開有些日子了,這諾大的正陽殿確是沒人打理,顯得頗為凄楚。
她彎下身子,撿起地上的信箋。然後又輕輕擦拭了桌案上的灰塵,擺放整齊摺子、書籍、宣紙、筆墨等物件。忽然之間,她瞥見了桌案旁放著一本詩集《青蓮詩集》。
「就是李白的詩集,你拿著多讀幾遍,自然就認字了。」「這是一本字帖,你拿著好好練,三天以後,朕要看到你的字。」「等你什麼時候,會讀書識字,朕自會給了你賣身契的……」
還是入宮初做御前侍女的時候,楚君顥給自己的這本詩集。她怎麼也不會忘記楚君顥說過的那些話,她顫抖著雙手,拿起那本詩集。指腹碰觸到的字裡行間,透露著往昔歲月的淡淡年華。
詩集中間,還夾著一頁紙:天地一色同,玉砌宮闈中。誰人不識君,自是相思重。「最後兩句,朕看著還好。」這是楚君顥給與自己的評判,她不覺微微閉上眼睛,任憑淚水充盈著眼眶。
原來這麼多年過去了,婉凝還是難以忘懷。雖然是跟在楚君顥身邊,卻總是聚少離多,而且連一句體己的話都說不上。她將那本詩集摟在懷中,再也無法靜下心來,腦子裡儘是紛飛的回憶。
「燕姑姑?」一個稚嫩的聲音傳入耳內,婉凝這才慢慢的從回憶中回過神來。站在她眼前的是一個大眼睛的小女孩兒,看著甚是機靈乖巧。就在她疑惑這個小女兒是誰的時候,卻聽得蓮衣說道:「她是青鸞,姑娘怎不認得了?」
是了,倒是與纖雲有幾分相像。只是她離宮的時候,與青鸞相見的時間少一些。並未仔細看,而今青鸞站在她面前。她不覺向她招手:「鸞兒來,讓姑姑好好看看你……」
光潔的額頭,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讓婉凝越看越愛:「可有好好聽話?跟著你蓮姑姑學習宮廷禮儀?」「鸞兒一直都在學,」青鸞邊說邊比劃著,「我還會讀書寫字了呢,姑姑且聽——」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青鸞晃著腦袋吟誦,「意思就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學習,也會陷入迷茫。選自孔子的《論語為政》篇。」
聽著青鸞流利的背誦和解釋,婉凝甚是滿意。誰知一旁的蓮衣聽了,越發覺著不對勁兒:「我只教了你宮廷禮儀,哪裡教你讀書了?快說!你這些是誰教給你的?是不是那個慶王殿下?」
窗外涼風習習,吹得帘子來回晃動。看著青鸞無辜的跪在地上,還有蓮衣口中所言的這些天來發生的事情。婉凝立刻明白了其中緣由,便叫來了左相和楚雲昭,她要問個明白。
誰知當楚雲昭看到青鸞跪在地上,趕忙上前解釋著:「是我拉她去的上書房!姑姑若是要責罰,就罰我好了!」這番話說的蓮衣很是沒面子,她看了看婉凝,心裡有氣卻不便說出口。
「這孩子我喜歡,才讓王爺帶她來的,算不上什麼大事兒,」左相慢悠悠的說道,「難道讓她多讀些書,也有錯不成?」「既然大人如此說,那就讓鸞兒跟著讀書好了,」婉凝並不想因為這件事兒,跟楚雲昭起什麼衝突。
只是一旁的蓮衣憤憤不平,婉凝很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當初是她所吩咐,用青鸞拉攏太子殿下的。宮裡宮外所做的準備,都是為了太子殿下。如果此時青鸞和楚雲昭有什麼聯繫,那麼之前做的事可都白費了。
婉凝暗暗捏了捏蓮衣的手,意思讓她暫且忍一忍。沒奈何,蓮衣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了:「黃昏過後再去書房,兩個時辰足矣!」說著,便將頭扭到一邊。左相見此,遂拱手道:「時間不早了,王爺還要回去寫字……」
看著他和楚雲昭離開的背影,婉凝本想攔住左相,要同他說一說楚雲宏在郢都的消息。可是如今自己回宮,左相都未問明緣由,可見他對自己的態度,還是有些摸不清頭緒。
左相身為王爺的老師,如今又是代理朝政。如果這段時間能夠將左相收歸在自己身邊,那麼對於自己將來回宮,或是將來輔佐楚雲宏,都會有好處的。她有了王啟波的軍權,就只差宮裡的政權了。
「姑娘太過軟弱!」蓮衣雙手叉著腰,沖著北閣那裡喊道,「不過是王爺的老師,算什麼?是我們姑娘讓著你些兒罷了!」蓮衣素來喜怒全寫在臉上,若不是婉凝在場,她早就開罵了。
聽著蓮衣如此說話,婉凝不覺捂著嘴笑。以前在公主府的時候,她只是聽說有個丫頭不善言辭。怎麼如今進了宮,說起話來如此狠毒。好像是誰惹著了她,氣的無處發泄。
「你目光太過短淺了一些,」婉凝坐在石凳子上,望著下沉的夕陽道,「我回宮其實不難,難的是如何得到輔佐太子的位置上……」將來若是楚雲宏登位,必然要有侍女近旁輔佐的。
那個位置可並不是婉凝所得,畢竟那個時候婉凝不僅為人妻,更是先皇的侍女。照例是要守靈的,婉凝哪裡會甘心?她出嫁之前做的各種努力,都是為了這最後的鬥爭。
所以,她要密切關注宮裡的一舉一動。這次回宮她就是要看看左相的意思,還有宮裡的情況。青鸞跟著楚雲昭去書房讀書,這倒是拉攏左相的好法子。她沒有拒絕,而是欣然同意了。
「可倒便宜了那個慶王殿下!」蓮衣憤恨道,「我苦心調教出來的丫頭,可是要服侍太子殿下的,他一個被遺棄的王爺,還沒有這個資格!」這些日子,蓮衣心裡一直都是有氣無處訴。
婉凝聽了,微微一笑:「不妨事兒,你只管照我之前的吩咐去做。但千萬謹記,萬不可讓鸞兒與王爺私下相交……」讀書不能少,難為左相看得上青鸞。可是給太子做的準備,不可讓楚雲昭得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