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楊臣
侍衛又給杯子添滿了水,薑茶的暖意在春寒中恰到好處,喝上一口,朱儁伸個懶腰,淡淡的說:「問出來沒有,太平道德部署究竟如何。」
「回稟主人,軍法隊的人還在嚴刑拷打,或許消息已經出來,只是還未傳遞到主人這兒,不如小人去催促一番。」侍衛侍立一旁,一雙眸子炯炯有神,亮晶晶的盔甲是主帥的威儀所在。
侍衛去了,留下朱儁直挺挺坐在案旁,吃著涼了的烤雞。
當雞隻剩下骨架的時候,侍衛回來了,褪去趾高氣揚,用尋常的低姿態道:「將軍,屬下將黃巾帶來了。」
朱儁點點頭,望著地面,入眼便是渾身鞭痕,血跡的黃巾軍。
那黃巾軍身材健碩,目光渙散,失了信仰,獃獃的坐在腿上。
他左右的侍衛推了推他。
黃巾軍有氣無力的說:「我知道的事已經全部告訴你們了,能不能給我一個痛快,對虧了你們,我成了黃天的叛徒。」
朱儁聽多了這樣的言論,也不冷漠,扶案而起,也不需要身邊人攙扶,大步走了過來,一字一頓:「你知道嗎,你這樣的人,我見得太多,自以為勇敢,卻又恐懼一切。在交州,我殺了數百你這樣的『勇士』,他們義正言辭的話,我還記憶猶新。大抵,你們都覺得自己做的很對,全然不顧更多人的考慮。到現在為止,你殺了多少人,看多少人家破人亡?」
黃巾軍慘笑不止。
「若是你手無鮮血,又如何坐到這個位置,沖在最前方,帶著二十餘黃巾斥候,與我大漢天軍交手。若是問心無愧,告知你所知道的,未必不能繼續活下去。我不想殺人,但你們黃巾欺人太甚,真當自己是救世主……」
咆哮聲被打斷,黃巾軍嘴角帶血:「別把你口中的大漢看得太重,我見多了你們這樣面慈心狠的人,跟渠帥所言,滿口道義,心中卻是雞鳴狗盜的人相差無幾。我的確不怕死,可我活到現在就是想告訴你,莫欺黃巾無人。」
身邊的人再無獃滯狀,故作強硬的呵斥,聲音不大,卻入耳經久不息。
朱儁不怒反笑:「把他送回雒陽,我倒要看看他口中的黃巾究竟有沒有人。」
侍衛稱諾而去,只剩下一人將黃巾軍所言告知。
「如此說來,青州黃巾此刻已經過了東郡,要麼北上冀州,要麼南擊豫州,或者西進雒陽。」
「如主人所料,太平道所謀是雒陽,此刻兗州,青州,豫州黃巾目的皆是河南,為的便是這雒陽。」
朱儁點頭,看著簡陋的地圖,問道:「北中郎將大人可否傳來信息。」
侍衛回憶,半晌才道:「數日前,北中郎將大人便駐軍武陽,數戰皆破,與主薄何邡遙相呼應,幾乎肅清河內黃巾。」
朱儁點點頭,有了想法。
他思考了可行性,又不願意全軍出動,為之一搏。
目光挪動,他自問自答:「下一批援軍三天之後方才到來,共計三千,多是新卒,如何死戰?」
「準備帛。」他又道。
侍衛遞了過來。
一桿毛筆龍飛鳳舞,所謂的寒門出生,不過是祖上沒了官職,不算顯赫,與家財無關。
他的字蒼勁有力,書了「北中郎將盧植盧子乾親啟」之後,不再遲鈍,筆鋒有靈,毫毛扭動。
「聞河內黃巾平,又因中牟城重,不敢輕戰,數萬黃巾立寨不過百里,應是破了浚儀。可見其來勢洶洶,旬日便可兵臨城下,若是不戰,軍心必失,若是戰了,敗了,軍心更失。愚弟不如兄多矣,還請合戰黃巾,一舉破之。」
他放下筆,看著帛上的字:「還請即可送往武陽,約北中郎將共擊浚儀。此事由你親自前往,致死也不道與旁人。」
侍衛領命而去,帶著沉甸甸的帛。
魚肚白伴著晨曦出現在天際,夜色逐漸淡了,朱儁躺在床上,小小的夢寐。
統率全軍並非易事,上萬人的吃喝拉撒皆在出他一人,便是主薄,將官分而管轄,軍政大事卻是他無法推卸的東西。
念了很久,他依舊睡不著,索性起身,在中牟城頭緩緩走著,看著數騎拖著灰塵,從遠處賓士而來。
有人攔截,高聲呼道:「來人止步!」
戰馬停歇,有人翻身下馬,說道:「斥候營什長司蕈歸來,請見佐軍司馬。」
佐軍司馬姓楊,名臣,隴西人,在涼州打過羌人,蓄著鬍子,三十來歲,行事果決,麾下兩營,一是受主帥節制的斥候營,一是騎兵營。
一營人馬不過五百,能夠統帥中牟中的真正精銳,足可見他的地位。
這也可以印證地位。
他不知道朱儁就在城牆上,看著那數騎,動了心,快步走下城牆,道:「可是浚儀方向的斥候。」
守門士卒連通斥候盡皆叩首,「見過右中郎將大人。」
司蕈微微抬頭,這是一個中年男子,具備成功者的一切,包括不按時休息的黑眼圈,獨一無二的精氣神,自信。
這樣的人如果成功了,大多不會驕傲,反而會比成功之前,更加審視自己,用猥瑣兩個字形容恰到好處,這是小心翼翼的人。
司蕈打量朱儁,朱儁同樣打量著眼前這個並不起眼的人。
一萬人的官軍,沒有一千什長,也有八百,在這樣多的人裡面擔任斥候什長,還長得這麼秀氣,讓他驚訝的同時,想到了這樣的人會帶來什麼樣的好消息,會求見佐軍司馬楊臣,那可不是好相與的人。
那是悍將,出了名的怕麻煩,喜歡身著華服,在街市穿行。
這樣的人上了戰場並沒有懦弱,有的只是悍勇,帶的兵一個比一個兇猛,敢死。
好不容易從隴西弄過來的人,只比那孫堅差一點,他不知道孫堅何時才會抵達中牟,或許他不回來。
一個國相擔任一個司馬,委屈了。
從軍官到治理一方的人不簡單,從治理一方的人成為軍官同樣不容易。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捨得二字。捨得捨得,有舍方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