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聽書奇緣> 第一百四十一回 金籙上人

第一百四十一回 金籙上人

  子曰順著這條珠光寶氣的引橋,竟不費吹灰之力真得站在了,另一處更高更美的山峰之顛,此時徐徐下望發現自家,原來認為的那處山頂。


  不過就是一廂情願的眼界,認為的最高之處,而此時這一覽千里之外,群山無不俯首而視的感覺,竟把胸中原本的激昂豪氣,又上升到了另一層,海納百川的異樣感覺。


  而此山峰說來也是奇怪,雖是地勢奇高但毫無險峻之感,居然四下無風無浪起伏鼓動,就連照下的陽光,都跟著溫和起來。


  唯獨卻是沒有看見,那老神仙的身影,這子曰的身前中間一處,被人有意般的擺放,一塊半人之高,兩步之寬的墨綠坐台。


  而這石台的上面,似是有一本黃皮的書信之物,此時被微風撩動,正似有人在翻動一般,張張揭起又慢慢的合實而上。


  子曰走到石台之邊,這才清楚的看見,原來這裡正有一本書的封帖,上面寫著古樸無華的三字經字。


  「《涅槃經》」。


  說到這涅槃經,我說書人可要和兩位小哥,簡單的講上幾句,因為它和我們後面,要說的金籙上人,和他交辦的事有著莫大的干係。


  這涅槃經也叫大乘涅槃心經,它可是一門了不得的佛門,經典大乘的佛法,此經傳到現在歷經磨難。


  那是因為人世間,本有無法扭轉的滄海桑田之變化,日月尚且起起落落,不是天天圓缺,可這本不過就是毛皮紙張記載。


  途經歷代種種的亂象變化,而傳下的珍貴至極的佛學,可就在傳承的過程之中,遺失了完本的精華。


  而這本身就是一件,叫佛門極為痛心的憾事,逐漸也成為後世,所有散播佛法的分支,再次坐在一起鄙棄其他,集所有佛學大能的智慧。


  意欲要再次恢復出,此經文原本經典的模樣,這裡面經過共同的佛學推舉,就此產生了由禪宗一支和密宗一支,各自出得一名佛學的大能。


  共同來集兩家之長,彌補譯經重鑄經文,而這兩位佛門的大能,竟也不負眾望,歷經了嘔心瀝血三年有餘,終於復原了此經的大半精華,九成之多的模樣。


  這本是一件極了不起的佛門盛世,可眼看寶書鑄成卻又再起波瀾,這禪宗一支完全推崇,己家大能譯經講經,主要的意思為主導修行。


  而密宗的一支卻又不以為然,完全相信自家的大能,更有些對此經的修行心得,獨到之處也才是最為,貼近佛法的正途。


  此後竟然愈演愈烈,雖將這些已成的佛經,搬了回去但又漸漸生出了,明顯的修行分歧,便也時隔百年之後形成了,更大的兩處修行版本。


  這大般涅槃經兩個版本的同時出現,後世便以「南本涅槃和北本涅槃」的對待齊名,而隨著這兩本佛學都有著,極為出彩的經典精華之處。


  這也使得佛門子弟和俗家之人,更加迷惑起想要擇得,那一途為正途的一直精專下去。


  這裡的孰是孰非,當然莫說是我們也無法爭辯,但其歸根到底這兩本涅槃心經,最主要的修鍊目標,和最後的修成模樣,並沒有生出兩種截然的不同。


  那就是這大乘涅槃心經,都主張的是頓悟,用己學識的心得,頓悟得來的涅槃精華,而再用白話去傳播悟化眾人。


  這期間修行涅槃心經的高僧,能用自己的理解說出表象,那自然是另一種涅槃的感悟。


  而那些受到高僧傳播,千千萬萬的信徒,再生白話而修行佛法的感悟,且用此感悟生出的心想所知。


  再去反問悟后的預知之事,也使得這位高僧,得到眾人百態的感悟盤問,而再次感悟,這就是所謂涅槃的「孤明先發」,證生論道而後成佛。


  這涅槃心經共有十三品,也就是十三層的級數,其中禪.密兩宗都有提到了,佛身常住經不滅,涅槃長樂我心凈的總綱,它便是主張一切叢生,皆有佛性。


  亦不分智慧高低,闡提或聲聞,或主道或徑途,皆可不分好壞先後,最後萬涓歸流,都可以成身正佛。


  那金籙上人其實就是這,眾生中的尋常一物,什麼!就是這本佛經的捲紙經書。


  兩位小哥不要以為草木無情,無心無血就是無命,其實萬物只要是存在,那自然是有它存在的道理。


  那金籙上人現在的修為,雖是可以翻雲覆雨,神遊虛空稱得上是半個真仙,可他對自家化靈成形前面的事,只是有個模糊的記憶。


  他只記得這座山頭,兩百年之前,似隱有一位絕世的大能高僧,而這名佛門高僧,也不知姓甚名誰怎麼稱呼,但一身的佛家修為。


  居然走到了,證就金身的驚人地步,至此飛升成就大道,也只剩下了這最後的感悟,勘破天地枷鎖的這層關隘。


  而這位有道的高僧,便選擇了此處有著,海涵萬物氣勢的巔峰所在,拔起了一塊本是山中,頗有靈性的巨石,為自家盤坐的化牢為地。


  再用自家的精血為墨,鑄寫出涅槃經文通文前後的全篇,日日誦讀立下了心中的大宏願,就此感悟證道所學,除非就此飛升佛界而去,要不就坐化永不離此石半步。


  這佛門本有大神通的佛學之人,才可以證就金身,那也不是什麼稀奇之事,死後此人的金身不壞,依然受到佛門法力的加持,自當被佛門之中,當做另一種的佛門至寶,來供奉對待。


  可這證就佛門金身的佛學大能,在未坐化之時,一身佛法的威力,早已經是登峰造極,把自家全身的氣血,都已煉就成了明黃一氣,這才使得死後的骨骼,也皆是佛光的寶色。


  這金漆一般顏色的精血,相比與金身的骨骼之下,就更為顯得彌足珍貴,雖然它的法力不及金身的佛骨。


  那般法力的凝實內斂,靈氣不散是會消耗於,天地之間的五行之中,不可長久的保存收集,所以它的珍惜之處,就是極少有人能有幸,見到此類的金漆精血之書。


  這用佛門得道的正果之血,撰寫的涅槃心經一氣呵成,本已就成為了一本,極富靈氣的佛門寶書。


  再加之這位得道的高僧,日日用莫大的佛門法力,逐字逐句的催動梵唱,而更加使得這本佛門寶書,自行生出一種佛門的小法力。


  這位佛門高僧每日朝晚,日出日落之時,在這處山峰之巔印證佛學,本心面相自己,口鼻卻對著云云眾生誦讀,一連盤坐了七年有餘,從未就此間斷。


  再加之這湛盧山峰之巔的隱峰,本來就地勢奇高群山環抱,本就是大小草木鳥獸,行蟲游魚的絕好棲息之地。


  這眼前的一切一切,本就是皆俱佛性的平等之物,又何止千千萬萬之數,剛開始之時這些生靈,也只是感覺到此處有吟唱的梵聲之時。


  耳中日日如此居然出現了,無名的依偎而停止了爭鬥覓食,竟到後來漸漸的每到這個時辰,都向此山匯聚無爭的靠近開來。


  而這些變化無形之中,也為這位得道的高僧,理解芸芸眾生之中,各自的佛學本相,有了另一番的理解感悟。


  從而也真正的理解了,寶書之中涅槃經的真正法義,被一道紫氣祥雲托起,平地飛升消失在了,一柱天地玄黃之氣的接引空氣之中。


  那佛門的高僧飛升之時,無所留戀它物甚至是更有意,將此親手所著的涅槃經文,通篇的留在了盤石之上,希望把那這份佛學廣播。


  在人間流傳開來,就算是給後世的有緣之人,再次普化芸芸眾生之相的另一層機緣。


  可這裡面卻是遺漏了,一件小小之事,那就是這位佛門的高僧,未飛升之時,本也是天地之間極其少有的修行級數。


  他布置而開的修行法界,哪裡是後輩人物當中,能輕易破解打開的,所以說就更別提,後輩能人之中有此機緣之事了。


  可冥冥之中這緣字還有另一層解釋,那就是這位高僧時隔七年,雖立地成佛飛升而去,但那些匯聚而來的生靈,並未就此散去。


  反而依舊是養成了習慣,每日朝夕之時,各自用願力顫聲鳴叫,附和著彼此彼伏的開始。


  而那冊寶書本就是,由金身金漆鑄寫的經文,早就有些小佛法的靈氣,暗藏其中再加之,以前的每日這位大能,更是以精純的佛法,傳輸法力促使它自行的附和翻動。


  此時竟也感應得起,這些眾生的願力,感應著天地的靈氣,每每一到這個時辰,就會自相的翻動起來,佛光閃閃不滅。


  這一連又不知過去了,多少個日月年頭,這本寶冊突然隨著,最後一次的翻動合實,竟也升起了一道氤氳的紫氣。


  幻化出一個渾渾噩噩,小沙彌的模樣,這本也算是後天造化的天地靈性,機緣的奇物,眼下又化成了人身的智慧,更具能開了口識之便。


  反正自家在此陣之中,出不去而別人也進不進來,日日親身開口給百獸千蟲,山中的草木誦讀經書,專心精修著自家的佛法。


  反而使這裡成未了,絕佳的天時地利人和的修行之地。


  這位小沙彌隨著每日的修行,佛法愈發的精深,身體也跟著成長挺拔起來,竟在短短的幾十年修行之間,變成了另一位身兼,佛家金身和天地五行靈氣。


  了不起級數的佛學大能,正氣人物而這就是後來的金籙上人,破界而出找到了子曰的前後經過。


  那此時的子曰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此時走到靈石台前,看見此書瑩瑩發光,忍不住的伸手想要觸及,哪成想這本經冊,以一道金光迴轉落下,化成了一人的面貌人形。


  站在了子曰的面前。那子曰見到這正是自己,夢中的老神仙人物,不禁親身拜倒的說道。


  「子曰叩見,金籙上仙!」


  那金籙上人此時竟如同,一位平和的老人,攙扶起子曰的說道。


  「我引你來到這裡,之前因由的事,你大概都有所知,可我還未盡說明白,此事到底為什麼對我如此的重要。


  而又是什麼緣由,叫我無法親身而為,現在我要一一囑託於你!」


  「請老神仙示下!」


  「好,你隨我往這裡看來!」


  那金籙上人拂袖一揮,子曰竟隨此仙人的動作,歷時看到那半空之中的景緻,為之扭曲變化,在一陣流光飛舞的婆娑過後。


  竟真得回到了此山,幾十年前的模樣,而那咫尺之間更是看見了,一位小沙彌盤坐此間,閉目誦經的場景模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