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北上武當
大晉全體準備進攻江南行省的時候,不遠處的徐壽輝卻掛了,一切的東西都給陳友諒搶奪到手,所屬地卻一片混亂,諸多將領離心背德,甚至有直接帶兵投靠大晉的。
接連投靠了幾位能征善戰的將士,這可讓陳友諒擔心了,你丫收了我的人,還屁都不放一個,真當我這是泥捏的啊,本來想去打朱元璋的,現在就拿你開刀了。
於是還沒等大晉進攻,陳友諒起了五萬兵馬進攻大晉,準備教訓教訓一下這新崛起的勢力了,搶了咱的老地盤,現在還敢接收咱過去的人,找打。
易小晉在收到數位天完將領投靠後,並且發現陳友諒的應對后,就從安慶撤回了一半左右的兵馬,準備先教訓教訓一番陳友諒先,好好的當盾牌在前邊抗元兵就行了,幹嘛要來惹咱呢,作死嘛。
具體作戰安排的事不需要易小晉去親自管,將官團教授了近三個月,也該拿出來實行第一次聯合作戰了,如果效果不錯,那麼這次五十名將官則會分配到各個大營作為主官或者副官。
大晉十萬主力大軍,共分二十個營,暫分為四路大營。不過到現在為止,除了院線的幾萬老兵之外,新擴的都只接受過剿匪戰,並沒有接受過野戰和攻城戰,因此,這次跟陳友諒交手,也可以算是練兵了。
天完投靠過來的有數萬大軍,其中的不小一部分都經歷過之前元軍的圍剿戰,也算得上是精銳,雖說後面也是隨意擴張規模,可要是挑選一下,也還是有那麼一萬合格士卒的。就看那群投靠過來的將軍們願不願意。
如果不願意接受整編的話,那就只好拿出去當炮灰。
不過以前線見到那些將領的態度來看,至少他們還是願意合作的,那就更好了。
「五萬大軍,他這不去攻擊元廷的地方,找我來練兵,柿子也要撿軟的捏,不錯不錯,既然他要練兵,那我也練兵吧。」易小晉看著城外列陣的陳友諒大軍笑道。
「軟柿子不是我們,是元廷才對。」一旁的王將軍大笑道。
「誰是軟柿子這以後再行定論,該幹嘛幹嘛去,這次將官團聯合指揮,如果出了什麼大錯,那就繼續回去接受兩個月的教育訓練吧,反正我時間多,不急,最多將進攻時間拖延到明年初。」
身旁一眾將官一鬨而散,這學了幾個月,大家對這位大帥的脾性也算是很了解,辦事正正噹噹完完好好的,其餘的時候倒沒那麼講究。
戰事交給一眾將官團去處理,易小晉回去處理其他的事情。
與陳友諒的戰事以出乎大家意料的情況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結束,陳友諒五萬大軍回去不到三萬大軍,大晉軍損失微乎其微。
這下子,其餘聽到消息的一些相關人這下子就得慎重考慮一下,這大晉具體的一些施政甚至這大晉高層的具體情況是否合他們的心思了,對於一些人來說,這賭桌上又多了一家可以下注的對象了。
這邊戰事一完,大晉就馬不停蹄開始另一輪征戰擴張。
「易小友,老夫得你幫助,現在傷勢恢復,也要趕回武當山,奪回我武當道統。」丘老道帶著張君寶和雪鷹趕到安慶府大晉前出東部大營告辭。
「丘老道你這跑這麼遠趕來跟我告辭,直接派人通知一聲就行了,有這功夫,你們可能已經回到武當奪回道統了吧!」易小晉笑道。
「當年家師王重陽起兵反金,如今易小友起兵反元,這都是大義之事,老道怎敢如此。」丘老道撫須道。
身後張君寶也是認同地點點頭,這元兵現在造禍太多,大晉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境內已經超過了其他地方太多。大義所在,無非就是為國為民,他們這一趟自然也是值得的。
這說的易小晉好在臉皮厚,自己雖然這個來回對外給自己套光環啥的,可丘老道這樣說,確實還是挺有些不自然的,不過這也能反映出大多數人對現在這亂世的想法,元廷的苛政戰亂的禍害,誰不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道士雖說出家,可這對外聯繫也是相當緊密,尤其這還是江湖武林的世界。
上一次赤必烈到鄂州,易小晉沒能幹掉他們師徒,這次,丘老道回武當山,易小晉都要考慮一下,看是不是順帶著北上一次,直接派兵圍過去,搞死赤必烈,打虎不死,必遭反噬,到時候他要是跑了,找都沒地方找去。
不過現在大晉主攻方向不在北方,武當山離鄂州這邊算起來也有上千里了,要打過去,不但要跨過陳友諒的地盤,還很可能直接和元軍對上,有些划不來。
「伯溫,這邊江南行省戰事你就跟將官團那群人商量著來吧,我要去一趟武當山,解決一下後患。」易小晉找來劉伯溫跟他說。
劉伯溫一聽,整個人直接愣住了,這什麼事情比現在進攻江南行省還重要?拿下了江南行省,整合了這南方兩大行省,只需要經過半年至一年時間的恢復整合,基本上就有了爭奪天下的本錢。可現在這位大帥要去武當山解決後患?
「不知大帥有何要事需要在這個關鍵時候北上武當山?」劉伯溫疑惑道。
「赤必烈,上次派禁衛營圍殺未能成功,這次丘老道回武當山,勢必有一場大爭鬥,這時候不解決掉他,以後要是來想法子針對我,他那麼一個高手,哪那麼容易給圍殺,還是趁這個機會了結這段因果才是。征伐江南行省,不需要我親自去管,出了什麼事情,將官團和你這邊文官團便衣處事,大晉行事大家都知道,於我有利者行之,與我無利者滅之。」
「可需大軍?」
「不需要了,人數太多路過陳友諒那邊到元廷那邊容易出事,這次就我和蓉兒主僕兩人一起出行,其餘的就不需要了,放心,安全方面我自有考慮。」
其餘的事情也沒必要過多吩咐,劉伯溫現在領導的文官團也足夠處理這些事情了,現在一切戰事為主,哪怕有什麼別的大事也是給戰爭服務,壓下去再說。
一切準備完畢,易小晉跟沈蓉細嬌主僕三人換便裝以馬車出行。
「怎麼短短數月時間,外面流民多了這麼多?」沈蓉看著路旁成群結隊的流民拖家帶口的落魄模樣心生不忍。
「天完之前被元軍圍剿,這哪來的足夠人手去種植,沒法種植,自然就沒有收穫,只得逃難。」大晉要不是南下,光鄂州那附近的地方,也是一樣的,就算沈萬三大力支持,也沒有辦法做到地下的人都能吃飽那麼一餐。
「為何不北上救濟呢?」細嬌問道。
「大晉戰略不在此,為了救這一小部分人,讓全國大部分人長期受難,這才對不起大家,有些時候,這種事情能忍則忍。」易小晉淡淡地說了句,便不在多說,跟小丫頭說多了也沒用。
現在大晉在沈萬三的各地商會的支持下,也算是將自己的名聲給宣揚出去,至少,大家都知道了,這南邊還有這麼一個大晉的存在,知道了一些模糊的施政手段后,稍微有些想法的自然也想南下趕往大晉的。
一路西北走向武當山,路上流民不少,卻都是奔赴大晉之地,他陳友諒才南下進攻失敗,精兵損失過多,就算是想去完全攔截,那也做不到。那一仗,他不僅僅是損失了上萬精銳那麼簡單,更是丟掉了再底層軍兵身上的威望。南逃士卒從那時開始也愈發多了起來,這才是讓他頭疼地事情,至於這南下的流民,他現在可沒那心思去管了。
他也是明白人,大晉以上次大戰之時的精兵,要是真有個十萬,滅自己這號稱二十萬的天完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自己這手下精銳也不過三萬餘。之所以留著自己在這北邊,無非就是想讓自己去抗元兵,大晉在後面安穩發展罷了。
在現在南下無力,只得被迫對抗元兵的情況下,陳友諒也不敢過多得罪大晉,至於直接放元兵南下,你敢放,元兵也得敢下去才行啊。再說了,一旦開了這口子,手下將士們怎麼看,他們多少兄弟手足死在元兵手上,大仇未報,放元兵南下,他這剛上位的大帥不想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