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正與奇2

  當下在場上發生即將發生的,正是奇兵受挫的局面。


  徐琨寄予厚望的奇兵其實就是五十個輕裝疾行的士卒,他們利用林木作為掩護,趁著正面寨門雙方斗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繞行來到了東面的砦柵處,看到低矮的砦柵,為首一名隊率輕蔑地冷笑一聲,揮一揮手,就帶著自己的手下沖了出去。


  面前砦柵顯得很安靜,但沒人起疑。在他們看來,聚落中的人現在的大半注意力肯定已經被正面寨門的爭鬥吸引過去了,所以這一面的砦柵才顯得如此安靜冷清,他們這些人也攻城拔寨都不在話下,何況是眼前這個六尺多高的砦柵呢。


  就在這一夥輕兵衝到距離砦柵只有幾步之遙,以為就要突破進去、奇襲得手的時候,砦柵上突然響起一聲金鐵交響,從砦柵瞬間冒出眾多的人影來,帶頭的隊率心中一緊,還來不及喊出聲,對方的攻擊就已經緊接而來。


  潛伏已久的山民在得到出擊的號令之後,紛紛現身,將手中的投矛、飛石、箭矢或射或投,密集地飛向來襲的敵人。措不及防之下,帶隊的隊率第一個就被一支箭矢射穿了腦袋,而投矛、飛石對這些輕裝疾行的輕兵也是殺傷不小,瞬間前面的士卒就被掃倒一片,後面的士卒躲得一命,連忙剎住步伐,有帶皮盾連忙舉盾,沒有帶盾的就只能夠左右挪騰,閃避這些要命的矢石、投矛。


  自古交戰雙方最忌三軍奪氣,一旦士氣頹喪,那就只有被敵人壓著打的份。眼前這些準備偷襲的輕兵被這一波突如其來的攻擊打懵了,被壓製得寸步難行。對方的砦柵雖然低矮,卻是可以用來抵擋己方的弓箭,而己方為了追求奇襲和速度和效果,都是拋棄了長矛重甲后的輕兵,現在相互對上,高下立分,在又死傷了幾個人之後,奇襲的輕兵丟下了近二十具屍體,狼狽地撤退了。


  ···

  本來聽到東面喊殺聲、廝殺聲響起,自信滿滿的徐琨還以為自己已經得手了,他看向寨門的角樓時眼色更加輕蔑。但是隨著喊聲越來越大,徐琨終於感覺到不對勁了,這似乎不是自己一方獲勝的聲音,莫非對方已經看出了自己的布置。


  心中狐疑不定的徐琨果斷派出斥候騎兵前往查看,臉上變得陰沉起來。


  不一會兒,派出去的騎兵斥候就飛馳回來,向徐琨彙報了奇兵在東面砦柵遭受聚落中的山民的伏擊,已經撤退的情況。當徐琨聽到這個消息后,他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雖然他後面聽到聲音也感覺到了不對勁,但沒想到真的是自己苦心孤詣布置的奇兵被對方發現了。


  這些逃亡山林的愚昧山民,竟然是如此的難纏和厲害?

  徐琨心中由輕蔑和得意變成了吃驚和狐疑,他想起先前抓到的那幾個潰卒似乎也是在偷襲這個聚落的時候被擊退的,也許這個聚落之中藏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才能夠屢屢打退外來入侵者的進攻的。


  因為奇襲失效的徐琨臉色陰沉,連忙派人將那幾個帶路的潰卒重新抓過來,細細詢問他們偷襲被擊敗的過程,而那幾個潰卒其實那天晚上也是先喜后驚,心情迭起跌落,然後遭受伏擊之後,模模糊糊、心驚膽戰地逃出了聚落,因為山民的混亂追擊,才僥倖逃脫了性命,現在再跟徐琨說起來當晚的事,不少人臉上還帶著恐懼的神色,他們多次戰敗,早已成了驚弓之鳥,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摧殘到他們已經變得脆弱的神經。


  而徐琨在斷斷續續地聽完這些俘虜的潰卒所講的戰敗過程之後,他心中就更加吃驚了,這個聚落中的人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每一次都能夠搶在自己的敵人前面完成布置,屢屢打得敵人一陣措手不及。


  眼前這個聚落看似冷清無人,但實際上暗藏殺機,說不定各面砦柵后都埋伏了不少人馬,等著自己的兵馬衝進去之後,再跟對付亂兵一樣來個關門打狗,全殲自己帶來的這一伙人馬。


  不明情況之下越想越驚,徐琨不敢再冒險行事,他想了想,連忙召集起此次隨他前來的軍吏,一同商議如何拿下眼前這個古怪的聚落。


  聚集在一起的軍吏立馬就針對眼前的局勢三言兩語地分析起來,他們雖然想法思路不一致,但好歹都提出了各自應對的措施了。徐琨聽著他們的建議,內心的不安也漸漸安定下來,腦子也重新變得靈活,重新思考眼前自己的得失和接下來的應對。


  首先,徐琨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聚落中的人自認為和自己正面作戰沒有多大勝算,所以他們才會擺出一副空蕩蕩、沒有人的模樣來勾引自己進攻,而實際上已經埋伏了人手在等待。


  其次,那就是對方既然膽敢有恃無恐,在正面的寨門處只放一個人防守,就證明他們肯定是在聚落裡面備有后招來等待自己中套,自己一方在敵我未明的情況下絕對不能夠再貿然攻擊,否則就很有可能在進去之後會遭受對方的伏擊。


  最後,就是如何對付敵人的方法了。徐琨能夠想到的方法就是步步為營,全軍壓上進行強攻,他不相信這個小小的聚落裡面能夠多少人馬能夠和自己的三百精銳對抗,只要自己將外圍的砦柵推倒一片,全部壓上兵馬,憑藉這些精銳的手下,徐琨不相信在不中了對方圈套的條件下,還會打不贏一群山民。


  於是徐琨立馬一面讓遠道而來,原本準備一舉攻下聚落的兵馬就地歇息、恢復體力,一面派出部分人手進到林中尋找合適的樹木砍伐下來,他既然要全面壓上強攻,就必須先推倒外圍的砦柵,所以利用這山中現有的資源,就地取材製作攻城錘尤為必要,既能節省製作時間又能夠提高待會進攻砦柵的效率,減少自家士卒的傷亡。


  ···

  聚落外,就在徐琨因為閻行布置的「空城計」而進攻受挫,重新制定進攻方略的時候,聚落內閻行的一伙人也在準備開始撤退。


  閻行在各面留下幾個警戒的人手后,從角樓上下來,此時等候已久的山民們看向閻行的眼光與之前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之前的伏擊亂軍還可以說是閻行提前得知情報后而做下的布置,那剛剛山民埋伏在東面砦柵從而輕易擊退奇襲的輕兵這一樁事情,則充分說明了閻行具有料敵於先的本事,對於才能出眾又能夠帶領自己打勝仗的人,生性淳樸又帶有小精明的山民自然會愈發尊重。


  不過閻行現在沒有一點時間來考慮這些山民的對待自己態度上的變化,當下最緊要的是儘快撤退這些山民,因為閻行比誰都清楚,聚落外邊的那些敵人比自己想象得要更加棘手,自己布下的這種小規模的空城計絕計撐不了多久。


  「不能再等到入夜了,趁著對方當下還不明虛實,不敢貿然進攻,我等必須儘早撤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