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採訪
穆東原地踏步跑著,說道:「陳先生,那你先忙,我先走了。」說著就要跑開。
陳必樹有些著急,脫口而出:「穆老闆,上午我要去採訪您。」
穆東一愣,採訪?你採訪我?什麼意思?
他停下腳步,看著陳必樹這一身裝備,心裡隱隱有了一絲明悟。
對啊,自己住的這個小區,可是報業集團的產業,很多居民都是媒體從業者,看陳必樹這個樣子,應該是個攝影記者吧。
他開口問道:「陳先生知道採訪我的事?你是攝影記者?」
陳必樹趕緊道:「是啊,是啊,穆老闆,我很早就知道你的事迹。原來你的資料報過來時,大家都不想去採訪,推給我了。後來京城來了大領導,大家又都想採訪你,爭搶這個採訪資格。所以我就想接近你,拍一張合影,保住我採訪的資格,倒是給您和家人帶來了一些困擾,真的對不起了。」
陳必樹像打機關槍一樣突突突的說完了這一席話,心裡一下子輕鬆許多。
穆東卻心裡一暖,接著感覺很是尷尬,不由自主的去撓後腦勺,嘴裡說道:「陳記者,不好意思哈,我真不知道裡面還有這些事,您也沒和我說清楚,上次真是對不住了。」
陳必樹心裡苦澀,我倒是想說清楚,你上次就像躲瘟疫一樣快速走掉了,我哪裡有機會解釋。
心中百轉,嘴上很甜:「穆老闆,沒事沒事,確實怪我沒說清楚,您多擔待,這不我說開了就沒事了。那個,穆老闆,您看現在太陽也出來了,光線非常好,我們倆現在合張影怎麼樣?」
穆東疑惑道:「你不是爭取到採訪任務了嗎?怎麼還合影啊?」
陳必樹有些不好意思,用手不停的抹鼻子,扭扭捏捏的說道:「留著以後萬一有用呢。」
這倒是句實話,穆東哈哈大笑起來,爽快的答應了。
陳必樹喜出望外,取出身後背著的一個細長的黑色袋子,打開,裡面是一個摺疊的三腳架,一層層展開之後,竟然接近成人高度。
陳必樹擺好三腳架,又給相機換了一個短一些的鏡頭,然後讓穆東站好位置,取景,設置自動拍攝模式,然後快步走到穆東右側。
咔嚓,相機響起,拍攝完成。
陳必樹查看了照片,滿意的對穆東說道:「穆先生,相片非常好,您很上相。謝謝您了,我會專門給您沖洗一張。」
穆東未置可否,笑著揮揮手,慢跑著離開了。
回到家,穆東給老媽和肖肖講了這個陳必樹的事情,說這個人還行,以後老媽要是遇到了,不用緊張之類。
穆媽聽完,倒是感嘆一聲:「都是為了工作,不容易啊。」
穆東心裡卻在想,這根本就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生活。
飯後,穆東開車去了公司,院子里已經很忙碌,公司的管理人員也都在院里幫忙。
穆東沒有過去添亂,他知道如果自己也過去了,員工們會不自在。
8點半,院子里稍微平靜下來,穆東把幾個管理人員叫到了自己辦公室,說了設計院要來初步勘察和有記者來採訪的事情,讓大家準備一下,搞好接待。同時讓劉芳菲和林曉媛快速去準備一些小禮品,就按照上次消防隊的標準,準備一些剃鬚刀。
這時候,劉芳菲展示出了良好的職業素養,她當即表示,她上次採購時要了電話,現在可以打電話讓經銷商送貨過來。
穆東很高興,讓大家各自行動。
方曉傑卻沒有離開,她吞吞吐吐的告訴穆東,今天是自營網點的快遞員招聘面試的日子,現在加上設計院來人和採訪什麼的,會不會太亂?要不要通知招聘延期?
穆東略一思考,說道:「按部就班進行就可以,我們該怎樣就怎樣,真實面對就好。」
方曉傑終於放下心,趕緊出去忙碌了。
8點50分,設計院的人到了,一共三個人。帶隊工程師,名叫吳騰騰,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中等身高,體型偏瘦,帶著一副黑框眼鏡。
兩個助理,吳騰騰介紹說,一個是小張,另一個是小王。
穆東陪著三個人在院子里轉了轉,兩個助理取出一些工具,開始測量院子的具體尺寸,隨後,穆東又陪著吳騰騰去了隔壁的兩個院子看了看。
接著一行人去會議室坐定,剛要開始談,院子里一陣嘈雜,記者們到了。
來的人很多,一輛轎車,後面還跟著一輛採訪車。車輛停穩,人員像下餃子一樣下車,足足有8個人,其中竟然還有一個攝像師,一下車就扛著碩大的攝像機在院子里拍來拍去的,氣場十足。
穆東無奈,只好向設計院的三人說明了情況,把他們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然後告罪一聲,讓林曉媛陪著喝茶聊天,自己則去了院里迎著這些記者,讓到了會議室。
大家坐定,穆東開口道:「各位媒體的朋友,非常榮幸接受大家的採訪。大家肯定知道,我現在實力還不足,還在努力賺錢。隔壁的屋子裡,還坐著三個設計院的領導,要商討一下這個小院建設樓房的事情,所以,我告罪一下,向大家請個假,最多半個小時,等我和設計院的領導談完,我們再詳細的聊,對不住大家了!」
說完站起身,深鞠一躬。眾記者轟然一笑,隨後就是熱情鼓掌,省報業集團帶隊的副編輯連聲道:「穆總,你先去忙,我們先隨便看看。」
穆東這一番話說的態度誠懇並且非常幽默,眾人接受起來沒有絲毫難度,再加上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並不好惹,所以,這樣的順水人情送起來簡直沒有一點難度。
於是攝影師陳必樹和攝像師去了院里四處拍照去了,其他幾個人或者在會議室喝茶聊天,或者去院子里四處走動參觀,劉芳菲和穆曉霞前後忙碌著,給大家倒茶添水。
這會功夫,來面試的快遞人員也陸續到了,足足有上百人,這下子,院子里徹底熱鬧起來了,一眾見過世面的記者也不由感嘆,這個公司,看起來不顯眼,可是人氣真的很旺啊!
穆東的辦公室里,穆東向吳騰騰介紹了自己對於公司大樓的一些初步設想,重點講了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不影響現有的業務,最後還說了關於鋼結構的設想。
吳騰騰聽完之後,沉思一會,開口說道:「穆總,您的意思我大體明白了,我逐條給您說一下。」
穆東忙到:「吳工,您請講。」
吳騰騰道:「第一,關於盡量不影響公司業務,根據小院的地形,我認為可以做到,樓房建造在小院北側,東西走向,門廳朝南,也非常符合傳統的審美觀點,這一點沒有問題。」
「第二,關於樓層高度,綜合隔壁兩個小院的建築物情況,考慮大家的採光權,我認為,貴公司樓房的高度,不能超過10層,這樣對大家都好,也不會引發什麼糾紛。當然,具體的高度我們還需要經過嚴格的測繪,才能最終確定。」
「第三,關於鋼結構,我個人並不推薦。因為鋼結構只有在高層樓房建設中才能減輕自重、減低成本,而你們這個10層以下樓房,並不具備成本優勢。還有就是,鋼結構由於材質的原因,防鏽是一個大問題,需要每年維護關鍵部位和螺栓螺母,這筆費用也不在少數。雖然魯東省位於北方,空氣乾燥,鋼材生鏽的速度緩慢,但是即便如此,鋼結構依然不是10層以下樓房的首選。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具體的情況,您可以再詳細的了解一下。」
「第四。鑒於你這個小院的地形情況,我建議,現在我們所處的兩層小樓,也拆除重建,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這一部分可以作為獨立的區域,把辦公區和生活區分開。二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按照這個思路建成后,從空中鳥瞰的話,整體建築就是一個L型的構造。並且,我觀察了一下,現在小樓的位置如果重建的話,層高可以超過東西向的那部分,建設到12層左右,這樣又可以多出很多房間,足夠滿足貴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需要。」
一席話說的穆東和林曉媛佩服無比,專業人員果然就是厲害,眼光獨到,規劃長遠。
這時林曉媛嘀咕一聲:「小樓拆了,公司這麼多辦公室和宿舍怎麼辦啊?還有伙房,以後吃飯都沒有地方了。」
吳騰騰聞言道:「這都是小問題,兩個辦法,一是可以在附近租房,暫時過渡一下。二是,你們公司倉庫的樓頂,可以充分利用一下。」
樓頂?什麼意思?穆東和林曉媛很是迷惑。
吳騰騰繼續道:「我剛才注意到,你們的倉庫雖然是老式建築,但是用料紮實,非常堅固,你們可以在樓頂搭建一整片臨時彩鋼瓦房,相比租房來說,造價也不高,這樣可以滿足你們基本的辦公和生活需要。如果還是不夠的話,我注意到你們有集裝箱房屋,可以再採購或者租用一批,這樣基本就能徹底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