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舉世震驚
這南明烏煙瘴氣,如今連左良玉這個亂臣賊子都被請回來了,眾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都認為這南明即將大亂,狼煙四起,民不聊生。
一山不容二虎,這南明可是前前後後的四個,又怎麼能安生了。
就在大家都準備看熱鬧的時候,結果有一件事讓所有人吃驚,因為這四大軍閥竟然講和了。
左良玉年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魯王的罪名,隨後就投入新的朝廷懷中。
滿天星無法對付洪承疇和左良玉兩個老匹夫的聯兵,只能撤走他鄉。
孫傳庭不參與其中,只是坐山觀虎鬥。
最詭異的還是這南明朝廷,前一刻還打死打活的,這一刻就頒布了聖旨,成立了南明四鎮,也就是這四家軍閥的地位。
從此,這洪承疇坐鎮金陵,左良玉坐鎮百越,孫傳庭坐鎮北方,這滿天星也退回川蜀一帶,做了鎮西將軍。
「要說這和稀泥,還真不得不服這南明,這麼快就把戰火給擺平了。」王鐵軍哈哈大笑的說著,這南明四鎮貌合神離,指不定就打起來了,他們都無須擔心南面。
「可不是,這大明要是不亡,都沒有天理了。」方念祖咋咋呼呼的說著。
「放屁,誰說大明亡了!」
突然有人大罵,大家一看是這朱由檢,如今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都閉上嘴巴,沒有自找沒趣。
「王將軍,令愛可好……」
「這開春了,都不見下雪,今年的收成只怕……」
這上門的人都打起哈哈來,誰都知道這位心裡肯定難受。
朱由檢怒氣沖沖的進來,二話不說的就找到武義,拉著他到前堂來。
武義都一臉霧水,這位又發什麼神經啊?
就當著大家的面,這朱由檢大聲的問著:「武大郎,我問你兩件事情,你敢不敢答應?」
武義一看差點沒發火,這朱由檢怎麼把小武英都抱出來了?
雖然開春了,但是賊風處處,真要是吹到了,可是會生病的。
連武義都猜不到這朱由檢是抽哪門子的風,急忙讓朱媺娖把孩子抱回去,但朱媺娖卻是堅持不肯,這父女二人還真是不安生啊。
這是年後大家第一次聚集,本來武義還打算安排今年的計劃,如今都被他們給攪和了。
這能來到這裡的,如今都是民軍和商會的重要人物,特別商會的人,如今這所有大事小情都是他們處理,說是內閣都不過分。
特別近三月時間,商會吸收了非常多的新人,其中讀書人就最多,以往都瞧不起商會的銅臭,如今世道變了,讀書人也趨之若鶩了。
武義也正要安排今年的安排,商會必須剝離出來一套班子了,這可不是寧武府或者晉省一地,而是大明的半壁江山啊。
「武大郎,如今你已經坐擁京都和大明半壁江山,那我就替百姓問問你,你可有信心打理好這大明半壁江山?」朱由檢等著眼睛問著。
若不是聽到他的話,還以為他要與武大郎吵架呢。
但他的這話可是份量極重的,不要忘了,他可是崇禎皇帝,知道他身份的人都目瞪口呆,轉瞬就喜上眉梢。
「當然。」武義沒有謙虛。
「好,那我就可以放心了。」朱由檢的怒氣終於釋放不少。
緊接著朱由檢悲嘆的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否則這國將不國,只會讓外敵鑽了空子,我替百姓請願……」
這話從朱由檢口中說出,幾乎是帶走了他身上所有力氣,他突然恢復神采,直接問道:「武大郎,若要將你孩兒改姓朱,你可答應?」
朱由檢的轉變,頓時讓大多數人再次的吃驚,但是更多人都驚呼出來,這是要傳位嗎?
「不行!」武義連想都沒想,直接就拒絕了,這事想都不用想。
朱由檢的眼睛瞪得比牛眼都大,嘴巴鼓鼓的,但隨後就泄氣了,搖頭說道:「罷了,罷了,此事作罷,但你必須答應我,你必須還要用大明為國號,否則其他我都不答應。」
武義的眉毛豎起,自己就算馬上建國立號,那也是自己打下來的,至於選擇什麼,還不需要朱由檢來指手畫腳。
「夫君……」朱媺娖抱著孩子,死死的拉住武義的袖口,她的眉目中充滿了擔憂,生怕武義再次反對。
小武英被抱得太緊了,不舒服就大聲哭出來,但朱媺娖彷彿沒有聽到一般。
「其實你們又何必強求呢?如今世道都已經變了。」武義面對他們,只能無奈說道。
朱由檢依舊堅持不懈,此事絕不可更改。
最高興的就是商會的人了,他們都望眼欲穿的看著武義,因為朱由檢親口答應,那就等於傳位啊,就是正統。
不等武義說話呢,朱由檢就已經說了,「朕曾經是大明崇禎皇帝,如今傳位給你,大明就後繼有人,而且你的兒子,也是我朱家血脈,大明就沒有亡。」
「聖上明英……」突然四周大臣將領跪滿一地。
崇禎十一年春,大明恢復國號,但已經姓武了,朱由檢雖然兒子還在南明,但心裡已經對此沒有一點希望,如今全心全意的為外孫鋪路。
大明依舊是這個大明,但百姓都知道變了,大家甚至都稱當今的明朝是「后明」。
不管怎麼說,百姓的一樁心事終於放下了,這大明的新君有了,就不必再擔心。
但朱由檢如今腸子都悔青了,捶胸頓足的罵著,自己怎麼就豬油蒙心,選了這麼一個不安生的。
武大郎,不,如今應該叫陛下了,被龍袍加身的滋味可是有些不好受,但他還是接受了。
但接受歸接受,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從今往後都不會搬進宮裡。
正好趕上開春,武義已經決定在紫禁城前重建,紫禁城保留一部分下來,改稱「故宮」。
這一下子就讓所有人都懵了,哪有皇帝不住皇宮的,如今連紫禁城都成了故宮了,真是怪事連連。
第二件事,就是內閣組建,商會如今已經不能在擔任這個角色了,所以剝離一部分人來,不僅組建內閣,還有六部。
這些事情看似繁瑣,但都有前明的官員輔佐,加上還有一位朱由檢在,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做好了。
「哼,還不是最後要乖乖的按照祖宗規矩來。」朱由檢撇嘴。
但隨著武義再次的宣布一個前所未有的部門成立,這一切都不同了,參議院,一個內閣與六部討論國家大事的地方,不對,它還有自己的職能,可以否定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事項。
「武大郎,你可知道你在做什麼嗎?」朱由檢得知就找上門來,指著武大郎的鼻子質問。
胡鬧,簡直就是胡鬧,一個參議院可是把內閣和六部無形分開了,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個參議院還不是皇帝把持的!
「我當然知道,一個人終究無法考慮周全,更何況還要對一個國家負責。」武義認真的說道。
此事頓時就傳的沸沸揚揚,相反這商會的老人卻是突然感覺到熟悉味道,因為商會發展到後期,幾乎都是這樣模式,武義並沒有大權在握,反而是提出一個建議,讓他們討論,達成一致再實行。
武義還沒有罷手,最後又發布了一條,那就是國法重於一切!
武大郎這是點燃了一把火,把大家認識里的朝堂徹底燒的乾淨,更加有意思的是,朱由檢還是參議院的重要議員。
朱由檢已經氣得罵不出來了,這個武大郎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竟然把國法凌駕於皇帝之上,豈不是把自己的地位都削弱,加上下有參議院,被眾人成為「國會」,幾乎是把他的皇權都架空了。
武義一兩個月來都是與眾人完成這件事,只是一個架子,但以後會慢慢的填補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