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小李飛刀玄衣行> 第672章 平反

第672章 平反

  聽到這樣的消息,莫惜朝感到十分意外,略微皺眉想了一下,便道了聲:「拿進來。」


  「諾。」


  玄衣推門而入,將手中厚實的記錄文書交給莫惜朝。


  莫惜朝伸手接過,細細的翻看著上面的記錄,直到翻到中間時,他微微愣神。接著定下心,繼續往下看。


  直到完全看完,莫惜朝的眉頭依舊凝成一塊疙瘩,呢喃自問著:「怎麼所有的事情都擰在了一起?」


  過了良久,他將那封厚實的錄記合上,轉頭對劉七道:「阿七,回你的衙屬去吧,估計過不了多久內侍便會來傳聖旨了。」


  劉七不明所以的道:「大哥,怎麼回事?」


  莫惜朝無奈嘆息道:「劉家,要平反了……」


  劉存孝聽到這話,先是一愣,接著驟然變的雙目通紅,全身不可抑制的開始顫抖,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至尊,這就要為劉家平反?」


  莫惜朝重重點頭,接著苦笑一聲道:「是啊,劉家要平反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啊,原本擬定的是先將事情理順,然後等到明年再為劉家平反的,結果,海貞如的突然升遷帶來了無數麻煩,而今穆相又在這個時候爆發,將玄衣所有的計劃都全部打亂了。更何況還在城北……」


  說到這裡,他搖了搖頭,接著笑道:「不管怎麼說,對劉家來說是好事情,阿七,回衙屬去,內侍應該馬上就到了。」


  劉存孝長長吸了口氣,重重點頭,然後轉身離開。


  莫惜朝瞧著他離開時的背影,臉色變得十分凝重,過不多時,他騎著馬匆匆離開了總衙,向著長公主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這事,必須找知安商量。


  ……


  時間稍稍往後推一推,這樣一來事情才能講的明白。


  七夕節的清晨,京城的百姓們都打算在今天「郎情妾意」一回的時候。大商權力的頂端的大臣們,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心思。


  今天有一場小朝會,八大閣朝以及六部衙門的頭面要在這個小朝會中與當今至尊商議一些比較緊要的事情。


  例如山東救災的款向,例如沿邊各府州對黃河的修繕,例如各州府縣官員的空缺,例如玄衣禁軍這些日子以來歇起亂子,例如種種種種……


  大商太大了,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太多了,雖然官員們多有扯皮推諉,但響影到中樞的事情,還是要儘快處理的。


  八大臣閣之中,孔立清的敗落,基本上算是鐵本釘釘的事情了。他因為被彈劾,只能閑居家中,等著最後的調查結果,所以無法參與這次小朝會。而別一位已然被內定的閣臣海貞如,卻因為沒有明發的旨意,暫時品級不夠,也無法參加。


  所以,今日中樞內閣便只是其他其參與其內。


  「黃河修繕的事情不容耽擱……」三相孟充常道:「雖說先帝二十三年修過,堤壩還算健全,但以目前來看,因為黃河浪激太猛,沿河各府的防洪堤壩已然出現多處損壞,至尊,若是某一處絕口,那便是關乎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百姓的性命大事,所以臣以為,乘著夏季,早些準備較好,省得來年出現不忍言事。」


  孟充常剛說完這話,五相王平芝冷冷道:「孟相,國庫為了支應邊軍糧響已經空了,戶部把蜀中的稅收已經收到五年後了。如今要修河堤,你告訴老夫銀子從哪出?錢糧又從哪出?」


  兩位閣臣就此事宜開始爭吵,接著屬於他們各自派系的朝臣們也加入其中,但好在也只是辯論,你方說罷我登台,並不顯得如何混亂。


  新武皇帝坐在龍榻上,安靜的聽著他們爭吵,面無表情。


  半響之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吵鬧終於結束了。


  新武見他們安靜下來,笑了一聲,坐直身子,將目光落在坐在左手位綉敦的首相林惟中身上,言道:「朕初掌大權,還太年輕,有些事情看不明白。惟中先生,朕還未登基時,像便是朕的太傅,如今,有何可教朕?」


  林惟中拱拱手,笑道:「回至尊,黃河嘛,自然是要修的,不然萬一絕口,對我大商來說便是一場災難。但為了邊軍將士安心守邊,致使國庫虧盈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所以說如今的國庫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規模的修整,國家也是很為難的。依老臣之見,如不,讓當地自籌如何?至尊可下令減免黃河沿岸各府州兩年的賦稅,如此,方可解燃眉之急。」


  新武皇帝聽到這話,微笑著點了點頭,接著將目光看像坐在右邊綉敦的次相孫伯綸身上,問道:「伯綸先生以為如何?」


  孫伯綸睜開眯眯瞪瞪的雙眼,趕緊行禮道:「老臣以為惟中先生所言有理。」


  新武皇帝沒再理會他這種完全泥胎一樣的說法,點了點頭,接著輕輕笑了一聲,道:「先帝二十三年,對西戰爭結束不久,全國修養生息,國庫剛有盈餘……朕那時是監國太子,行天子領,你們說黃河要修了,朕與父皇念黎民之苦,直接用了印。」


  「孟先生,你當時說,黃河此次修過之後,當保兩岸十年平安,你這話當時說的誓旦旦,可孟先生啊,如今才過了三年,不,兩年半,你竟然說又有修黃河?此所謂何來?呵呵,朕的記醒可是很好的。」


  「朕這個時候也不問那些能修十年堤壩的銀子去哪兒了,你心知肚明,朕也心知肚明。朕聽說過一句話『看破不說破,還是好朋友』,雖然朕的話已然挑明,但朕也不為難你,畢竟,你是個實心用事的。」


  「念著你是老臣,朕也給你最後一次機會,黃河肯定是要修,天下黎民何辜負?朕怎能為了一時意氣,至他們的生死於不顧?國庫里沒錢了,可朕的內庫還有些盈餘,不管怎麼說應該夠修黃河了,但朕會派人監視的,凡有剋扣與貪墨者,斬。孟先生,朕希望你繼『實心用事』。」


  這話太過誅心,孟充常已然冷汗疊出,躬身道:「臣必當粉身碎骨……」


  新武皇帝擺了擺手,道:「行了,佔了朕的便宜就不要再多說話了。孟先生,記住,黃河兩岸各州府的稅收,一個子都不許少,少一文錢,朕便會砍一顆腦袋,嗯,當然,是官員的腦袋。」


  他這話與其說是在對孟充常說,倒不如說是在回應林惟中。


  見孟充常有些慌亂的躬身退下,新武皇帝再次將目光轉向林惟中,道:「惟中先生,你說朕這個虧吃的值不值?」


  林惟中立馬站起身來,道:「至尊明見萬里。」


  新武皇帝搖了搖頭:「今天朕先把這個虧吃下去,但朕不希望再有下次,大商的國庫空的能跑耗子了,某些人卻吃的腦滿腸肥。你們總對朕說,大商如今一片歌舞昇平,可朕看到的卻是千瘡百孔,多餘的話朕不想說,希望你們好自為之。」


  「臣等萬死……」


  眾朝臣齊齊躬身。


  這樣不痛不癢的話他們說過太多次了,「萬死」之類的不過是句口號而已,誰還能真的去萬死?

  新武無所謂的搖了搖頭,笑著道:「下一個議題。」


  七相楊君武出班奏道:「有關閣臣孔立清一案,基本業已查清楚了,孔立清雖說在任其間多有貪瀆,其家人豪奴亦有種種不法之事,但臣以為,孔某人不管如何,畢竟曾身居四相,有功於國朝,若是懲罰太重,有失朝廷嚴面。」


  「臣與三法司諸位大人商議過後,覺得應該從輕發落。將其貶為庶人,流放嶺南煙瘴之地,家產充入國庫,其家人亦隨同流放,至於那些犯事的惡奴,當斬立決。如此可正朝廷王法,亦能護及朝廷顏面。」


  新武皇帝嗯了一聲,接著又看向林惟中,道:「老首相以為如何?」


  林惟中沉思片刻,道:「此事,老臣不便多作過問,老臣為孔立清坐師,應當盡量避嫌才是。有此學生,老臣也是痛心疾首啊。」


  新武皇帝的目光再次轉現已然昏昏欲睡的孫伯綸,問道:「伯綸先生以為如何?」


  孫伯綸像是突然清醒了一般,趕緊道:「老臣以為惟中先生所言極是……」


  這是光顧著打瞌睡了,完全沒有聽清楚剛才的議題啊。孫伯綸這樣的回答,讓殿中朝臣都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自這位重遠候接任次相一職以來,基本上就是個泥菩薩,從未發表過任何證論,說的最多的就是「惟中先生所言極是」或是「至尊與首相明見萬里」。


  比之上一任次相趙繼善差遠了,至少趙繼善這條先帝養的瘋狗,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敢咬著林惟中不放。這位倒好,朝會上只顧著睡覺了。於是,大家私下裡都叫他木頭宰相或是泥胎次相。


  孫伯綸在這個時候似乎也察覺到了氣氛有些不對,趕緊站起身來,帶著惶恐之色道:「老臣昏聵,實在是年紀大了,行將就木之人難免有些精力不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