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小李飛刀玄衣行> 第145章 千魂夜慟(6)和尚

第145章 千魂夜慟(6)和尚

  京城,大覺寺。


  四更已過,五更才來,夜晚陷入最深沉的黑暗時刻,露水才剛剛開始凝結。寺內一片安寧。


  幽暗的亭廊里,一襲月白僧袍的妙言和尚,坐在欄杆處,抬頭看著深沉的夜空,滿面愁容。他已經整整一夜都沒睡了,就這麼安安靜靜地坐在這裡,抬頭看著天空,從月升,到月落。露水打濕他潔白的僧衣,有些微寒,可他卻渾然不覺,依舊一動不動。


  整整一夜,他都感覺心頭空落落的難受,好像種在心裡的那顆剛剛發芽的種子,被人用力的抽了出來,撕破心田,一滴心頭血正在緩緩地往外流。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打坐,參禪,劈柴,喂馬,練習師父教授的吐納功法,每一天都是這樣,簡單而安寧。


  直到昨日午後,夏至如往常一般來寺里找他,然後一切就都變了。


  十七歲的夏至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明眸皓齒。舉手投足間,都有著活潑與嫵媚相伴。


  這幾年以來,妙言最大的樂趣,便是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等著夏至的到來。他們會在一起相伴而行,說著彼此的心事,聊些或開心,或憂傷的事情。有時候,李家的三公子也會過來,和他們一起聊聊天,說說話,講一些有趣的故事。


  夏至總是在揶揄李三公子,時不時的用「小紈絝」來稱呼他。李三公子當然也不肯勢弱,總是和夏至吵得不可開交。


  這讓妙言感覺到很頭痛,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在忙著勸架。


  有時候等夏至不在的時候,妙言就會對李樂講:「不管怎麼說,她是個女子,我總聽寺里來的善居士講,男子漢大丈夫,應該有容人之量。但為何你總是和夏至一個女孩子家過不去?」


  李樂便會滿不在乎地說:「不是我和她過不去,而是我覺得和她吵架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論語言狡辯,十個妙言都不是李樂的對手,說了幾次之後,妙言差點被李樂給忽悠的站到他那邊去。到最後,妙言沒辦法,只能聽之任之。


  而在李三公子不在的時候,妙言也會對夏至說:「三郎人很好的,為何你總是要和他吵來吵去?」


  夏至便會說:「就是瞧不慣他那副紈絝嘴臉,輕薄面孔,看著他就來氣。」


  妙言沒辦法,這樣兩頭說合的日子讓他十分苦惱。兩個人一見面總要爭吵幾句,互有勝負,但妙言也能看得出來,有時候李三公子是讓著夏至的。


  每每夏至吵贏的時候,總會露出洋洋自得的表情,李三公子就會陪著她笑。


  妙言的少年時光,便是在這樣的日子裡度過的。他有兩個朋友,兩個很好的朋友,一個叫夏至,一個叫李樂。哦,對了,李三公子前段時間中了文舉,他的老師,也就是太子的老師,大儒劉旬夫子為他取了表字,名叫:知安。現在,他叫李知安。


  美好的少年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單純的妙言以為,他們三個人就會一直這樣,相知相伴下去。可是,有些事情總是發生的太快,讓人始料不及。


  昨日的那個午後,一切都如往常一般,夏至來找他,兩個人說說笑笑,從寺院的前堂,走到後面的禪房,又從禪房走過游廊,累時便在假山垂柳處歇息,渴時,便會飲幾口從高山處流淌下來的清泉。夏至還是如以往那般活潑好動,青春靚麗,煩事不擾心。


  直到天色近晚,黃昏已至時。夏至的臉上突然間出現了濃重的悲傷。她看著妙言,對他說:「小和尚,今天我過的很快樂,以後就不能再來找你玩了。」


  妙言驚慌失措,問道:「為什麼?」


  夏至搖搖頭,不說話。背著手,走在前面,妙言亦步亦趨地跟著。


  直到四下無人之際,夏至才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妙言看到她眼裡有盈盈淚光,未過多久,那張未施脂粉的俏臉上,便流下兩行清冷的淚水,這讓妙言無來由感到心中一陣絞痛。


  手忙腳亂地想要去安慰夏至,但不知從而處入手。卻在此時,夏至猛地一把將他抱住,狠狠一口咬在他的肩膀上,接著無聲痛哭起來。


  妙言聞著她身上散出的如同蘭花般淡淡的體香,感覺自己的心跳不由加快了很多。一下子陷入深沉的迷醉,以至於都忘了肩膀上傳來的巨烈疼痛。可是,聽著她努力壓制的抽泣聲,妙言的心裡突然有種澀澀地感覺,卻訥訥無語,不知道該跟她說些什麼。


  過了許久,夏至哭完了,漸漸鬆開妙言。擦了擦眼淚,清清淡淡地說道:「小和尚,我要嫁人了。」


  只是這一句話,小和尚感覺自己的心都被撕裂了,整個人變得呆若木雞。


  涼亭,古剎,晚風,寺廟。


  月上柳枝頭,人約黃昏后。


  深秋有風,枯草凄凄。


  風姿絕美的少女,月白僧衣的小僧。彼此相望凝視,久久無語。時間彷彿便在這一刻停止,小和尚痴痴獃呆,少女心思萬愁。


  「不要叫我女檀越,我不懂檀越是什麼意思。」


  「小和尚,我以後能再來找你玩嗎?」


  「你別再跟我提那個小紈絝啦,見到他就煩。」


  這是小和尚的回憶。


  「我是個孤兒,自小便在寺內長大。」


  「可以的,女檀……小夏姑娘,你隨時都可以來。」


  「姑娘,你這麼漂亮,為什麼不叫夏美麗?」


  這是少女的回憶。


  他們彷彿同時回到了五年前,那個仲夏,彼此初遇的時候。


  直到許久之後,夏至深深吸了口氣,然後盡情地呼出。彷彿雖著她呼出的空氣,將要把心裡所有的東西都放下。然後對妙言道:「小和尚,我恨你。我恨李三郎,你們兩個我都恨。」


  說完這句話,夏至轉身,離開。留下小和尚一個人,不知所措……


  「她要嫁人了……」獨坐在游廊欄杆上的妙言輕輕感嘆了一句,抖了抖僧衣上的寒露,再次喃喃自語:「她恨我,她也恨知安,我兩個她都恨。若是知安知道她要嫁人,心中必定也與我也樣不痛快吧。」


  妙言繼續喃喃自語:「好多年前,知安吟了兩句詩:『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說到這裡,妙言不自覺得流下兩行眼淚,繼而輕輕唱道:「繁華聲遁入空門折煞了世人。夢偏冷,輾轉一生,情債又幾本。如你默認,生死枯等,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輪……」


  幽暗的黎明,呢喃的歌聲,顯得頗有些寂寥,妙言唱到一半,但被自己輕輕的哽咽聲打斷,唱不下去了。擦了擦眼淚嘆息道:「還是三郎唱的好。」


  卻在此時,他的身後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小師傅再些獨坐,所為何事?」


  妙言聽到,慌忙轉身,卻見一個昂藏大漢站在他的身後,正笑迷迷地看著他。趕緊行禮道:「善居士有禮了。」


  大漢嘿然一笑道:「不敢受小師傅的禮,在下哪裡能擔得起善居士的名號,不過是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罷了。」


  妙言吸了口氣,將心頭的悲傷壓下去,微微搖頭道:「師父常說,有時殺人也是為了救人,佛亦有怒目金剛相。殺一惡人,便可救百位善人,此為莫大善功。王居士這些年行俠仗義,專管世間不平事,妙靜師兄常回寺里時,總會說起王居士,他言,若這世上還有俠義者,必是『大刀』王太歲。」


  王太歲並沒有因為這樣的評價而感到自得,聽到之後,反而眉目間出現了深深的悲哀,嘆息道:「當不得『伏虎僧』謬讚,王某這些年雖然救了不少人,卻也殺了不少人,每每午夜夢回,總覺得身上儘是血腥臭氣,良心難安。」


  妙言本身就是個木訥的人,此刻聽到王太歲如此說,不知道該怎麼去接話。


  王太歲自嘲一笑,接著說道:「卻也是王某太過拘泥了,剛剛從慧恩禪師那裡出來,得他開導,心裡舒服不少。讓小師傅見笑了。不說些些了,王某剛剛聽到小師傅在唱歌?那歌聲真的很好聽。」


  妙言惆悵道:「這是小僧自李家三公子那裡學來的。」


  王太歲哈哈大笑道:「若是有空,請小師傅能為我家閨女也唱唱,她很喜歡李三郎的故事和曲子,只是王某與李家並不熟悉,他家高門大戶,王某也不好登門造次。」


  妙言微笑道:「李家門眉雖然高大,但是探花郎卻愛結識江湖豪俠,若是王大俠登門前去,他們必定掃榻相迎。」


  王太歲擺擺手,不甚在意地道:「時間不早,王某就此歇息去了,也不知我家閨女睡得可算安穩。」


  妙言道:「令嬡此刻正在禪房內歇息,這寺院寧靜,想必她正睡得香甜。」


  王太歲呵呵笑著,對著妙言搖搖手,向著禪房走去。


  妙言見他走遠,又再次坐回欄杆。抬頭看向漆黑的夜空,靜默相對。


  他以為,自己就會這樣安靜地坐到天亮,他覺得或許只有見到太陽升起的時候,自己的心情才會好受一點吧。


  卻不想,王太歲剛走沒多久,慧恩和尚便來到他身邊,與他一起坐在欄杆上,陪他一起看著夜空。


  過了許久,慧恩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這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你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各位情人節快樂,情人節你們過吧,跟狐狸沒什麼關係,狐狸還要碼字。祝大家有情人終成眷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