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狂潮> 52 蕭顯的處境

52 蕭顯的處境

  「噝!」


  蕭顯猛地將身子一挺,就連後腦勺被纜繩扣了一下都沒有在意,卻是雙眼冒著精光地盯著毛烈!


  而毛烈卻是恍若未覺,繼續輕聲說道:「自從南宋執行開洋裕國的國策以來,南洋之地的華人聚居區便逐漸形成。並且在經歷了南宋、蒙元兩朝之後,這些南洋華人聚居區逐漸組成了華人的海洋貿易網路。」


  「要不是有華人的海洋貿易網路存在,徽幫、粵幫如何能與語言不通的南洋人進行交易?南洋海貿如何進行?」


  「尤其是在宋亡之後,許多不願意做蒙元奴隸的華人們漂洋過海,紛紛到南洋地區求生、逐漸在南洋地區形成了少則數家、多則數千上萬家的聚居區。」


  「其中,尤以爪哇島新村、蘇門答臘島舊港兩地的華人為多,兩地皆是聚集了近萬戶華人。」


  「梁道明曾是爪哇當地的華人領袖,而陳祖義則曾是舊港的華人領袖。其時,華人已經有了在南洋之地立國的能力以及實力。」


  「但是,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卻將南洋地區的華人聚居區清掃了一番。尤其是對陳祖義、梁道明這些當地的華人領袖們,都是當場格殺!導致了南洋地區的華人們沒有領袖的護佑、在與南洋土著居民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只是,我華人堅韌不拔的品質猶存。現在的南洋地區,雖然沒有了大規模的華人聚居區,但是零散的聚集區還是不少的。」


  「而散落在這些華人聚集區里的華人,雖然單個聚居區里並不多,但是將整個南洋地區通盤考慮進來的話,十萬華人是綽綽有餘的!」


  「安南、占城、柬埔寨、大城、東吁、蘇門答臘、爪哇、滿喇加、婆羅洲、汶萊、蘇祿、呂宋,哪個地方沒有華人的身影?」


  「在南洋地區找一個存身之地還是非常容易的,根本不會有人生地不熟、水土不服等等所謂的後顧之憂。」


  「所以,需要顧慮的,無非是一個能夠帶領海外華人維護生存、穩固領地、不斷發展壯大的領袖罷了。」


  「蕭顯舵主,不知毛烈所說的可對?」


  不知是毛烈故意還是無心,反正這番話卻是將蕭顯的興緻完全勾引了起來。


  蕭顯開口說道:「毛公子所言極是,就是缺少一個領袖,來帶領我們這些被迫背井離鄉、出海討生的華人們在海外開闢出一片屬於華人的天地出來。」


  「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領袖才能夠帶領我們,卻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畢竟,這樣的領袖是可以被稱之為聖人的了。可是,自古以來,就算是擁有璀璨文明的中國,幾千年來出現的、能夠被稱之為聖人的人也就只有那麼幾位。」


  「海外華人們,何時才能祈盼到有足夠德望之人來帶領自己開創天地啊?」


  「哪怕這個人不是聖人,達到「子」的境界、甚至於是一位可以稱作大學問家的人就可以了。」


  毛烈輕輕一笑:「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地艱難與複雜!只要能夠確定好海外華人們的目標、確立起為了達成目標而所需的過程即可。」


  「關鍵是,如何確定好目標?如何處理好自身與周邊的關係。」


  「身在海外,是只需要能夠生存下來就行呢?還是要達成一些生存之外的目的?比如,驗證自己心目中的某種理想?或者是完成自己想要達成的事情?」


  聽著毛烈的話語,蕭顯的眼光愈發地錚亮起來。


  只聽得蕭顯急沖沖地問道:「莫非毛公子!?」


  好似意識到船上還有別人存在,蕭顯急忙又把聲音降低下來,附在毛烈的耳邊問道:「莫非毛公子對此事胸有成竹了?」


  毛烈卻是輕輕搖頭道:「胸有成竹也好、毫無把握也罷,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一定能夠成功的事情。」


  「事在人為!毛烈確實有些想法,但卻並沒有一定能成功的把握,倒是不好拿出來跟蕭舵主細講。」


  蕭顯卻是沒有因為毛烈的這番話而失望,依然是興緻盎然,繼續低聲說道:「毛公子謙虛了吧?」


  「在毛庄時,享譽天下的緒山先生、龍溪先生和荊川先生,都是對毛公子青睞有加的。」


  「而且,據蕭顯的觀察,這三位先生對毛公子所做的決定、所說的話,從來都沒有任何的詫異,也沒有任何的異議,說明毛公子的才能一定是經過了這三位先生的認可的。」


  「想來毛公子一定是胸中已經有了決斷,要不然,公子不會以剛剛及冠之身,便孑然出海。」


  毛烈笑道:「正如毛烈方才所言,世上本無絕對把握之事。凡事都要親身經歷過之後,才能知道可不可行。」


  「而且,萬事開頭難!」


  「若是沒有一個親身經歷過的開頭,任何事情都會在不經意間前功盡廢!所以,毛烈之言並無什麼謙虛不謙虛的。」


  蕭顯倒是對毛烈愈發的看重了起來,鄭重地說道:「若是毛公子能夠開個好頭,蕭顯倒是願意助公子一臂之力。」


  「若是毛公子的開頭能夠讓蕭顯和屬下的弟兄們看到好處,蕭顯也願意追隨公子!」


  對於蕭顯的這番話,毛烈卻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異常的地方。


  蕭顯此人,對於已經在系統中查閱過相關資料的毛烈來說,卻是已經是非常的熟悉了!

  蕭顯,廣東人,明朝嘉靖年間有名的海盜,號稱文武雙全,就連身為徽幫幫主的汪直都對其忌憚萬分!

  雖然是廣東人,但是蕭顯在與自己的十位結義兄弟殺掉有仇的貪官、權貴而下海后,並沒有加入當時已經有了氣候的粵幫海商集團,而是北上參加了徽幫海商集團。


  在數年的時間裡,蕭顯表現出了睿智以及勇猛並存的特性,在徽幫底層成員們中的威望極高。


  只是,因為其廣東人的出身,卻在徽幫中顯得有些突兀,並導致了徽幫的其他頭目或明或暗地對蕭顯有所排擠。


  在徽幫之中,蕭顯的能力確實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但是,蕭顯率領的徽幫第七舵,卻是在徽幫所有舵中,裝備以及人員最差的。蕭顯本人,也是徽幫之中最不受重用的一位舵主。


  從這次徽幫大舉集結、全力南下與陳思盼爭霸之時,蕭顯卻被單獨派出來看望毛烈的舉動中就能看出來。


  而且,徽幫全幫上下十一舵共有六百五十多條福船,可是蕭顯的第七舵卻只有十餘條海滄船、一條福船都沒有!


  可見,蕭顯在徽幫的日子,過得是多麼的艱難。他對徽幫有異心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毛烈之所以跟蕭顯談論這麼多,還有一條私心在內。只是,這條私心卻是現在這個時間裡無論如何都不能表達出來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