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仙魔大秦> 第一百五十三章 陳平獻策

第一百五十三章 陳平獻策

  分封沒有公布落實就仍有出現變數的可能!


  這個階段是至關重要的,豈能什麼事都不做?現在剛好收編一顆足夠聰明的大腦,秦歌就把目前的情況,全部一分不差告訴陳平!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秦歌打算試一試陳平的水平。


  秦二世的描述,讓陳平震驚不已,萬萬沒有想到,秦二世短時間裡,居然在隴西建立堅實基礎,最最最重要的是,他把白起複活了?當聽到這個消息時,陳平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


  白起死都幾十年了,怎麼可能活過來?

  陳平完全懵逼,他修的是陰陽家,所以對陰陽研究參透極深,沒人比陳平更清楚其中的難度,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秦二世沒有必要更沒有理由騙他,難道白起真得活過來了?這完全顛覆幾十年的認知!

  因為了解,所以敬畏。


  因為敬畏,所以震撼。


  陳平對秦二世佩服的五體投地,他蟄伏隴西以退為進的戰略,雖然在過程中有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是一妙棋,只是光做這些還不足以復興大秦,因為如此布局最好的結果是暗中控制關中地區,而暗中控制又有什麼用,歸根到底還是要拿實力說話的。


  章邯章少榮是不可多得的名將,只是水平與項羽麾下五大名將差不多,他能擋住幾位大將的進攻呢?更別說項羽做出過一擊打穿函谷關的壯舉,所有任何防禦工程都形同虛設,這是一個華夏當代無敵的超級猛人!


  秦歌沒有頂級名將。


  就沒有可能守住關中。


  項羽鐵騎碾壓過來時,這種壓倒性的力量與仇恨面前,無論任何權謀都會失去效果。陳平本來心裡沒底,純粹先走一步看一步,誰知道劇情反轉這麼快,大秦帝國居然有戰神坐鎮,這樣一來複興就完全有可能了。


  最最重要的是。


  他現在對秦二世充滿信心!

  秦二世能召喚半聖保鏢,秦二世能復活白起,秦二世身邊有趙雲貂蟬,大秦皇帝還有多少秘密,他又還有多少匪夷所思的能力與隱藏?陳平能輔佐這樣的人必大有可為,他還有什麼顧慮呢!


  「我擔心范增會在分封的問題作梗。」秦歌說出自己的顧慮,有這樣的顧慮很正常,項羽與范增有一些矛盾,卻還不至於徹底翻臉,以范增忠心耿耿,對章邯本就心有懷疑,如何能不站出來搞事情,「你怎麼看?」


  秦歌剛來沒有幾天。


  若是普通的事情就算了,分封諸侯是很敏感的大事,他一個剛剛來到的外來者,如果介入過深,很容易引來懷疑。


  「這有什麼難的?就包在我身上!」陳平嘴角掛起一絲笑容,若對陳平足夠熟悉的話,就知道當陳平露出這種表情來的時候,就是他最危險的時候,通常有人要倒霉了,「光保證分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利用諸侯齊聚的機會做更多事情。」


  「做更多事?你指的是!」


  「順勢而為,事倍功半,逆勢而為,事倍功半,我們只要借勢順勢,很多原本棘手的事情,完全可以迎刃而解。」陳平說到這裡微微停頓:「從陛下鴻門宴的做法來看,您似乎已經看出來,華夏只有劉邦和項羽兩人能成氣候,此時不動手削弱他們更待何時?」


  「你想怎麼做?」


  「項羽有亞父范增,劉邦有謀聖張良,若能除掉這二人,劉項將被斷去一臂。」


  秦歌沒有想到陳平的心這麼大,范增和張良各方面不弱陳平,甚至要比陳平更高一些,他現在就提出要對他們兩個動手,會不會太著急了一點?萬一被這兩人發現該怎麼辦!

  陳平卻似乎頗有把握,只要確保分封正常進行,秦歌不建議讓陳平嘗試一下。


  至於危險?多少會有一點吧!


  但陳平是陰人的老祖宗,更擅長明哲保身急流勇退,即使不成自保應該沒問題,可萬一要是成功了呢?劉項就算是暫時性失去范增張良,也可以給秦歌帶來巨大的發揮空間。


  陳平談完起身告辭。


  秦都咸陽還在燃燒。


  陳平心情就如同這火焰在跳動,他發現自己苦苦等待數年,終於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了,秦二世是值得輔佐的對象,他不僅僅有巨大的潛力,其性格陰陽兼具剛柔並濟,可以說處於項羽與劉邦之間,能夠駕馭屬下,能讓屬下發揮能力。


  這是秦二世給陳平的一次考驗。


  陳平決定要做的漂亮一點。


  「范老前輩在嗎?」


  陳平直接來到范增住處,一個中年人迎面走上來,中年人典型的儒生打扮,當見到來著居然是陳平的時候,立刻沒有好臉色,滿臉不屑地訓斥起來。


  「你還來這裡幹什麼?」


  「范老前輩都說了不歡迎你這種人!」


  「你還不快滾?否則我就要叫人趕你走了!」


  這儒生叫韓生,飽讀詩書氣節高尚,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敢於鳴不平,是范增極器重的門客,而韓生對范增的博學也十分佩服,他明明知道陳平的可怕,卻依然毫不畏懼對他撂狠話。


  陳平沒有理會儒生,只是大聲地喊道:「項王如今又大麻煩,范老前輩真不念舊情,眼睜睜看著項王泥潭深陷嗎?」


  韓生正準備大怒。


  屋裡傳來幾聲咳嗽。


  一個蒼老聲音傳來:「讓他進來吧!」


  陳平看著韓生,嘴角掛起一絲微笑,更準確的說,是危險的笑,他伸出手在韓生肩膀拍了拍,然後什麼也沒有說,直接走進范增的小屋。


  檀香裊裊,繞樑而起。


  「你這無信無義無恥之輩!居然還有臉來見我?」


  老人灰袍布鞋,盤坐在一個草鋪,蒼白的頭髮披散開,他看起來比平時憔悴,一根九節仗插在身邊,當感覺到陳平走進來,范增緩緩地睜開眼睛,雖然已經是七十歲高齡,但是范增眼睛卻清澈如泉,深不見底,透著寒意,彷彿能看穿一切。


  哪怕是陳平這等人物,他也必須小心翼翼,避免被對方給徹底看透,他十分謙卑對范增拱手:「鴻門宴並非陳平不願意再次出售,只是已經失去最好的機會,若公然出手刺殺沛公,非但項王會震怒,張良、樊噲等人都不會放過晚輩,恐怕晚輩性命不保啊。」


  「你我身為謀臣,既然效忠項王,當以項王利益為先,凡是謀求自保,我看你的心思根本沒有在項王這裡吧。」


  「前輩何出此言?若陳平真的不忠不義,今日也不會來拜訪前輩!」


  「哼,那你倒是說說,你有什麼要緊事!」


  「兩件事情。」陳平說道:「第一件事情,我們是阻止項王分封章邯三人,三人雖然威脅不大,但終究是個麻煩。至於第二件事情則與沛公有關,沛公如此難以對付,主要原因是有一個張良,只要我們能夠想辦法將張良弄走,沛公還會像現在這樣難以對付嗎?」


  這件事情正是范增最近所想


  他沒有想到陳平跟他想到一塊去了。


  范增臉色稍微緩和些許:「說說你的想法。」


  「分封之事,前輩親自出馬,本來最為合適,可惜前輩在鴻門宴有些小誤會,以項王的脾氣沒這麼容易消氣。我看韓生,素有口碑,有勇有謀,忠義雙全,可堪此任。」


  儒生韓生聽到這句話。


  他微微一愣旋即露出振奮之色


  他做范增門客已經有數年,早就想為范增做點什麼。


  范增點點頭算是同意,其實三分秦地事情,雖然范增不支持,但威脅終究有限。現在項羽餘氣未消,范增最好不要親自出面,韓生人品,值得信任,倒足以代替自己。


  不過相比之下。


  這件事情更加重要。


  范增更在意如何把張良從劉邦身邊弄走,沛公要是失去張良的話,其所能產生威脅起碼減弱一半,只是張良此人,道家造詣極深,掐指能算,隨手成卦,想要對付他,談何容易呢?


  陳平說:「我們想對付張良就不可直接與其鬥智,否則就算你我兩人聯手,也未必能奈何他。但人都有弱點,張良亦不例外,只要避其長處,針對其弱點出手,一定可以這個威脅給除掉。」


  范增點點頭:「說說看!」


  「張良為韓國貴族,三代為韓國宰相,最初幫助韓王成起義,後來發現劉邦以後,他向韓成提出請求,所以被送與劉邦輔其西征。可是,韓王成既然可以送出張良,為什麼不可以要回張良呢?如果我們遊說韓成,讓其上書項王,請求要回張良,項王沒有理由拒絕。」


  范增何等人物,立刻就想通了。


  是啊,這麼簡單,他怎麼沒想到?

  張良最大的弱點是什麼?他太在乎操守、氣節、品德,說他是青雲之士毫不誇張,雖然在范增看來有操守的人未必是壞事,可卻很容易被陳平這樣小人利用達到目的。


  張良祖上三代為韓相。


  張良始終是韓國貴族。


  張良的根始終扎在韓國。


  韓國需要他,韓王需要他,他能拒絕?

  這種人不可能願意背負棄主叛國的污名!

  對韓成而言,他實力弱小,若能要回張良,又怎麼會反對?

  若在范增和陳平慫恿之下,韓成向項羽上書提出要求,項羽肯定會答應的,畢竟項羽看來,合情合理,天經地義,他一道命令下去,劉邦敢不交人嗎?這個節骨眼神,他敢跟項王作對就是找死!

  陳平的計策看似簡單。


  其實把張良、韓成、項羽、劉邦的性格與反應都考慮進去了。


  張良這次不走也得走,劉邦要是失去張良,他如何能對抗范增?

  范增對陳平這條計策非常滿意,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實施了,陳平與范增商量完后,立刻就離開了這裡。


  韓生對陳平態度有所緩和。


  最起碼沒有最初那種輕蔑與不滿了。


  「你可知如何遊說項王?」陳平看又一次露出微笑,他主動向韓生分析厲害:「切記,若說天下還有什麼地方能威脅到項王,只有兩處,關中秦地算一處、東海齊地算半處,漢中巴蜀算半處,其中大秦治關中數百年,農耕成熟,人口穩定,四塞之地,固若金湯,如此天賜寶地,豈能拱手讓人?得關中,不自封,何其謬也,你一定要勸說項王啊!」


  陳平所言,極有道理,關中確實得天獨厚,天下很難再找這樣的地方。


  項羽要是自己自封關中王,憑他的軍隊,憑他的將軍,憑他的威望,哪怕外面諸侯全反,項羽也可以固若金湯,整個華夏在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比關中更適合成就霸業!

  韓生對陳平拱手:「在下剛剛多有得罪!」


  陳平笑笑滿不在乎地說:「不妨事,記住了,項王必須自封關中才能穩坐天下,而項王能否穩坐江山都看你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