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好相公> 第122章:畫餅圈人

第122章:畫餅圈人

  經商?長孫無忌甚感無奈。


  經商豈是那麼容易的?以朝廷的身份,又怎麼可能參與進去?


  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期盼商人們能做的好一些,然後朝廷好得到更多的稅收,可稅收年年有,如今朝廷依舊是入不敷出,多了秦超這一個商人,其實也無關緊要。


  雖然朝廷參與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並不代表長孫無忌不能參與進來,錢嘛,誰會嫌自己錢太多?


  「敢問諸位伯伯,長安城內,店鋪歲入最多的有多少?」秦超沒有急著去給這幫人灌什麼心靈雞湯,畢竟連他自己都沒有底氣。


  一幫大老粗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卻是回答不出秦超的這個問題,於是只能將目光放在長孫無忌身上。


  又被這幫大老粗們當槍使了,長孫無忌心中一聲暗嘆,卻也無奈,只得搖頭說道:「最多者為王家糧鋪,歲入約萬貫,除去本錢開支,利潤約有四成左右。」


  利潤只有四成,但那也有四千貫以上,依舊是不菲的一筆收入。


  而糧商又是最好做的,王家依靠著各地的關係,以及朝廷的默許,基本上已經壟斷了將近一半關中地區的糧鋪。


  但是幾位大老粗們卻並不為奇,雖然歷史上記載這些大老粗們大多是寒門子弟,但實際上在場的沒一個是寒門子弟,糧商的利潤有多少,大家基本都知道。


  或者可以說,糧商最賺錢的並不是平時,而是災年,每一次災年到來,各地糧商便會賺上比以往幾年還要多的財富。


  很不幸,他們這些人,以往的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只不過長安糧商被各大世家霸佔,他們這些新貴根本就插不上手。


  「各行各業歲入最多者共有多少?」秦超繼續問道。


  「約合數十萬貫,利潤約佔一半。」長孫無忌繼續回應著,他已經隱隱的有了種猜測,但卻不敢確定。


  「倘若此事能成,則歲入至少十萬貫。」此刻秦超基本上也有了底氣,點頭說道。


  『嘶……』


  長孫無忌不禁倒抽一口冷氣,至少十萬貫,這秦超的口氣還真不客氣呀。


  「哼,要老夫說,歲入十萬貫都是少的。你們這些人吶,日後見俺老程賺了錢可別眼紅,誰讓今日你等不肯上車呢?」程咬金緊跟著煽風點火道。


  「大郎所言莫不是那灰酒吧?」長孫無忌皺著眉頭問道。


  灰酒是秦超發明的,這一點早就在程咬金的炫耀下人盡皆知。


  酒的利潤所有人都知道,眾人也都沒少喝那種灰酒,度數要比以往更高,那種酸腐的味道也淡了許多,著實可以稱之為絕世佳釀。


  但是,秦超手中卻沒有釀酒令,這也就導致了成本居高不下。


  倘若能夠將這些人拉上,一道釀酒令還是很容易拿下的,到那時,歲入十萬貫倒也不難。


  「灰酒募股早已結束,股東組成也早已定型,小子此番所言是指另外一件事。」秦超卻是呵呵一笑。


  要知道灰酒的股東組成雖然不多,但除了自己是個雞肋以外,其餘的幾位股東可是一點也不好惹。


  程家,牛家,屈突家,還有一個則是長孫皇后,額,自己好像也不是個雞肋,畢竟沒有自己,灰酒又怎麼可能出現?日後的改進版本才是最賺錢的,在秦超的心目中,灰酒只不過是最低檔次的一種酒罷了。


  「小子,到底為何物?莫學那些文人吞吞吐吐的,不爽快。」秦瓊的胃口被調了起來,忍不住的開口詢問道。


  當下,秦超也不再遮掩,前戲已經做足,至於他們信與不信,則不是特別的重要。


  反正股東的組成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一些,雖然中間可能會有一些變數,但卻無傷大雅。


  秦超將自己的思路仔仔細細的講了一遍,從選址,布局,到經營思路等一併講了出來。


  無論是模式,還是其他的方面,在唐朝都屬於新奇的,引人眼球的。


  經商,最重要的便是新奇,只有人多了,商機才會多。


  而股東也是一樣的,有時候並不能只看到手的利潤有多少,還要去算計有這麼多股東在,其中自己可以省下多少的精力。


  毫無疑問,就算秦超今日沒將朝廷拉上這趟車,只要能將在場的一眾人等拉上車,日後他的這個商業街基本就可以橫著走了。


  即便是那些世家,也絕不敢來此搗亂。


  光是看看那些股東的組成就知道了,最差的都是郡公,國公更是一大堆,除非那些世家腦殘。


  當然,背景不是主要的,但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擁有強硬的背景,才能夠賺錢,賺大錢。而真正決定賺錢與否的,還要看自身的競爭力和服務如何。


  「你是說,將單獨一坊改造成商業……街?還要朝廷參股?」長孫無忌瞪大了眼睛,對於秦超口中的這些新奇術語很是好奇。


  而最讓長孫無忌不敢相信的是,秦超這傢伙竟然還想著將朝廷也拉上來。


  「是的,將單獨一坊改造成商業街的好處在於,百姓無需逛遍東市西市,家中所需商品,只需到此便可採購齊全,小子將此稱為一條龍服務,能夠極大的節約時間。


  而朝廷參股雖然看似與諸位伯伯參股是一樣的,但實則不同,朝廷的股份只享有分紅權,並無商業街的運營,管理等權力。不過這也可以換一種說法,朝廷將單獨一坊租於我等,而我等則以商業街一定比例的利潤交於朝廷算作租金。」秦超詳細的解釋著。


  「等等,若是朝廷也有參與,當如何納稅?」長孫無忌問道,這是他最關心的,也是是否能夠說服李世民的重點。


  「按制十稅一,其後去除成本開支,凈利潤保留一定比例用作日後開支,余者皆按股權分紅。」秦超說道。


  唐代就這點不好,身上有官的想要經商,稅收就是十稅一,普通的商人則是三十稅一,這一點很讓秦超蛋疼,但又不得不說,對於官員經商,還真沒什麼比較好的抑制辦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