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百越攻略
兵家有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李仲辰平日里抗日雷劇什麼的沒有少看,所以他深知情報的重要性,因此當他有想法決定要從巴國南方開始破局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派人搜集百越尤其是駱越的資料,並且結合自己的歷史知識,詳加分析,看看從什麼地方下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北方胡,南方越。」的說法。在古代的中國,尤其是當一些朝代進入統一之後,最讓統治者頭疼的就是北方的胡人和南方的百越這兩股勢力。
據史料記載,南方的百越直到漢朝的時候才被消滅,被漢武帝征服,並設置為軍心,但是他消滅的還是不是很乾凈,就是說還時常有人出來作亂。而北方的胡人就更強勢了,從戰國後期秦國開始,就一直在築長城,守長城的死循環之中。在一段時間胡人內甚至入主中原,或者說給中國帶來了災難。比較有名的就有五胡亂華,這是漢人空前的浩劫,有人做過統計,中國在這場浩劫前後人口損失了一半以上,經濟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而現在,李仲辰要做的就是對付這兩股勢力中的一股,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部分,且自己的裝備精良,物資也有所保障,但是李仲辰還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因為作為一個穿越者,他深知「獅子搏兔,亦需全力」的道理,稍有不慎老司機也會翻車的。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就在這一時期前後,中國由大概3500人左右的人口銳減到一千到兩千萬人左右,大概七成左右的人口被無情的削減,堪稱歷史上的悲劇.)
講道理,在戰國時期,百越佔據著大片的土地。就算是李仲辰要打的駱越方國來說,國土面積也要比巴國大一些。
《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足可見百越所佔地域的遼闊。
百越的百是多數、約數,但卻不是確數。百越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夏朝稱「于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秦時期的「越」除專指「越國」外,亦同樣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周朝稱「揚越」、「荊越」;戰國稱「百越」。
宋朝人羅泌的《路史》又具體解釋了百越的族稱有:「越常、駱越,甌越、甌皚,且甌、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吾、越區、桂國、損子、產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帶、仆句、區吳,是渭百越。「但其實他只是舉出了百越之中建國或者說有名的幾個部落,還有很多他沒有說出來。
在李仲辰降臨的這個時期,所有的百越之中,除了楚國現在正在打的越國是由幾個部落形成了集權制的國家,因為佔據著江浙水草豐茂之地,甚至還一度成為春秋的霸主之外。其他的大都還是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之中。他們奉行著古老的律法,以部落為單位,並且崇拜著各自的圖騰。
就拿此次李仲辰要打的駱越來說,駱越是由六個大的部落組建的方國,但是這六個部落不像巴國這樣因為巴人的強盛導致其他的幾個部落無力抗衡所以所以最後融為一國。駱越的六個部落總體而言是實力上相對比較平均的,人口也都差不多。
要知道,在奴隸社會,絕對的實力代表著絕對的話語權,所以當實力平均的時候,也就沒有一個部落擁有話語權,做到可以讓其他部落臣服。所以駱越方國總體上是鬆散的,幾個部落也各有各的地盤,甚至相互之間還互有摩擦,時常互相試探著打來打去。駱越方國的建立實際上不是因為別的什麼,而是因為這六個部落都崇拜鳥,他們認為鳥是天神派來凡間的使者,是最有靈性的生物。用現代流行的話說話說,是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總覺得好像是在談朋友的樣子)
李仲辰此次出兵的第一站就是駱越最北方的部落————應人部。
李仲辰這一次出兵不只是有對時局的考量,也不單單隻是練兵而已。應人部落作為駱越方國最北方的大部落。人口有大約五萬,刨去老人和孩子,最少有五千人以上的武士。作為和巴國南方邊界接壤的部落。在去年李仲辰的便宜老爹出征楚國的時候,他們就像跳蚤一樣,沒少在身後使絆子。他們沒事幹就在邊境線上轉來轉去的,牽扯了巴國的小部分兵力,讓人不厭其煩。應人部落甚至還在巴國兵敗楚國之時,想要乘火打劫,不但侵犯巴國的南方邊界,劫掠糧食,還大有兵鋒直指江州的感覺。好在大司馬程城一回到巴國就火速帶領兩千百戰老兵馳援南部,這才遏制住了應人部落。
李仲辰不知道是誰給應人部落的勇氣,讓他們敢如此的囂張,他一度懷疑是楚國給了他們好處,在他們後面撐腰。但現在探究這個已經不太重要了。總而言之,現在李忠誠以及決定要先除掉這隻在身後亂七八糟蹦躂的小跳蚤,或者說是插在喉嚨中的額魚刺,反正楚國現在正焦頭爛額,也無暇顧及他們。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出兵攻打應人部落根本不用找任何的借口。因為受到侵犯之後的還擊是天經地義的,他師出有名。
駱越的六大部落雖然都崇拜鳥,並且以鳥為圖騰,但每個部落崇拜的鳥是不一樣的,所以也就有所分別。就拿應人部落來說,他們崇拜的就是鷹,相傳是鷹帶領他們的先祖開闢荒地,並且保護他們不受廣西,貴州一代遍布山嶺的蛇的攻擊,所以他們的部落也就叫應人部落。那麼我為什麼要提應人部落崇拜鷹這一點呢?因為巴人崇拜的是蛇。
巴國未建國之前,巴人部落一直是以蛇為圖騰的,巴人的愛好就是養蛇。歷史上有很多部落是崇拜蛇的,巴人認為自己的祖先是」蛇神「,他是天上銀河和地上大海的化身,擁有無邊的力量,甚至就是在長江水禍的時候,也認為是」蛇神「發怒了。在建國之後,因為巴人的主導地位,所以巴國也是以蛇為圖騰的。很多巴人至今還保留著養蛇的習慣,甚至就在巴國的都城江州,還專門建立了蛇廟來祭祀」蛇神「
當李仲辰知道巴國的圖騰是蛇的時候,說實話他心中還是蠻高興。以來神話傳說之中女媧就是人首蛇身,並且中國人心中的廣泛圖騰——龍,就是以蛇為具象而想象出來的。並且因為蛇是胃口最大的動物,小小的胃卻足以吞下大它幾倍的動物,而且蛇的力量十足,實力強悍。所以以蛇為圖騰的巴人武士都很堅韌,勇武。在古代,一個民族的圖騰往往代表著,不如說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性格。
而眾所周知,鷹和蛇是天生的敵人,水火不容。
不管是從地理位置的關係,還是從時局把握,敵對關係,甚至都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信仰上來說,李仲辰選擇應人部落為此次出征駱越的突破口,都沒毛病,恩,很合理。甚至當李仲辰將想法告訴大司馬的時候,大司馬程城也拍手稱讚,口中念念不覺:「是這道理,這仗該打,這仗該打啊。」(大司馬:這把我們玩蛇~~~~~~~~)
有人要說,打仗就打仗,找這麼多借口有什麼卵用?你要知道,古代打仗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出征了,打仗講究的是一個名,即所謂師出有名。這樣一來,不僅能堵住悠悠眾人的口,讓其他的國家無話可是,不能趁機找你的麻煩,最重要的是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士氣。
總之結果就是,當知道自己的第一仗要去打前段時間騷擾過巴國,還信仰鷹的應人部落之後。巴國的將士一個個的像打了雞血似的,軍心可用,就連原本每天的行軍速度也快了不少。縮短了不少的時間。僅僅三天不到,大軍就開到了巴國的南方邊界線上,在邊城之中適當的休整了半天之後,帶好早就準備在這的一個月的口糧,巴國大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駱越之地。
駱越地處現在的廣西,貴州一帶,叢林遍布,山連著山,環境比巴國境內要惡劣的得多。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記載淮南王安諫伐閩越書說:「越非有城郭邑里也,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過寸數,而間獨數百千里,阻險林叢弗能盡著。」「夾以深林叢竹,水道上下擊石,林中多蝮蛇猛獸。」
所以一時之間,行軍的速度大大的減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