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崛起微末> 第八章 純鈞

第八章 純鈞

  李仲辰現在手中握著的純鈞可不是一把普通的寶劍,它不但是是春秋有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寶劍之一,同時它還是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一。這把劍要是放到現代,恐怕會收到收藏家們的瘋狂追逐,足夠李仲辰在北上廣換好幾套房子了。


  純鈞劍不是一把鐵劍,它是一把複合材質的青銅劍,用現在的話說它的材質應該是合成金屬。它全長半米左右,大概有五厘米左右的寬度,劍身滿飾黑色菱形暗紋,劍格正面和反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紋飾,劍柄以絲線纏縛,劍首向外形翻卷作圓箍,內鑄極其精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不凡。男人不止是愛車,愛美女,對於劍也有獨特的感情。李仲辰一見到這把歷史中的名劍,當即就感到愛不釋手手,每日必細細把玩,舞上一兩套自嫣兒那裡學來的程家劍舞。


  但是,李仲辰心中是有疑問的,據他所知,現在這把劍應該在勾踐的手裡才對。無奈人家鑄劍師既然不願意主動說出此劍的來歷原委,他也不好再細細追問。畢竟這個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這把劍有很大的來歷。相傳,在春秋時期(具體年代不詳,公元前483年勾踐擊敗吳國)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經過數年卧薪嘗膽終於擊敗吳國的越王勾踐,睡了一個甜美的午覺醒了過來,心情自然非常的舒暢。飲了一壺上好的龍井新茶后(越國地處現在的江浙滬一代),勾踐興緻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薛燭。薛燭是秦國人,此時正在越國遊歷。薛燭雖然年紀輕輕,但卻已經名動列國,因為在相劍上的高超眼光,被人尊稱為天下第一的相劍大師。


  不大一會兒,薛燭就被帶到室外寬闊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踐酷愛刀劍,這個露台高達數丈,雕樑畫棟,氣勢恢弘,專門用來看劍賞刀。落座之後,勾踐掃了一眼身邊的薛燭,心中盤算道:這個年輕人雖然年紀輕輕但卻閱劍無數,一般刀劍肯定難入他的法眼、必須拿幾把好劍出來震一震他。於是,勾踐一開口就叫手下取來了自己頗為得意的兩把寶劍:豪曹和巨闕。可誰知薛燭的眼光還是超過了勾踐的預計。薛燭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隨便地說了一句:「這兩把劍都有缺點,豪曹光華散淡,巨闕質地趨粗,不能算寶劍。」說完他還在溫暖的陽光里懶懶地打了一個哈欠。勾踐頗感意外,自己自信滿滿拿出來的寶劍竟然被貶低一文不名,覺得很沒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個貼身侍從耳邊吩咐了幾句,過了一會兒,侍從率領幾百個鐵甲武士護送一把寶劍來到台下。


  薛燭感到好笑,問道:「大王這麼興師動眾,拿來的是什麼劍啊,如果還是剛才的那種貨色還是不要拿上來了?」


  勾踐對薛燭的態度有一絲不快,他沒好氣地吐出了兩個字:「純均」。


  只聽見「咣啷」一聲,薛燭從座位上仰面摔倒,束髮的金釵掉在地上,一頭長發披散下來,面色突然凝住、獃滯。好大一會兒,才突然驚醒,只見他腳尖點地幾個縱躍掠下台階,來到劍前,深深一躬,然後又表情肅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從侍者手中接過寶劍,小心翼翼地敲了幾敲掂了幾掂之後方才將劍從鞘中緩緩拔出。只見一團光華綻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閃出深邃的光芒,劍身、陽光渾然一體像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而劍刃就像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總之就是一切好的形容詞都能用在這把劍上)


  過了好久,薛燭才回過神來,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就是純鈞嗎?!」


  勾踐點了點頭:「是,」他看到薛燭的表現,心中樂開了花,得意地接著說道:「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你看行嗎?」


  薛燭連忙說道:「不能換。」


  勾踐做作地皺了一下眉頭問道:「為什麼?你說說道理。」


  薛燭激動地大聲對道:「因為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


  勾踐滿意地頻頻點頭:「說得有理,既是無價之寶,我就永遠把它珍藏吧。」(勾踐裝完了,感覺非常的爽)


  《淮南子》記其「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歐治子而淳鈞之劍成。」


  當然,故事肯定有誇大的成分,雷公打鐵什麼的純屬無稽之談,但純鈞劍之貴重,卻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如此珍貴的寶劍,勾踐理應好好珍藏才對。但是既然想不通如此貴重的寶劍為什麼會流落在外,李仲辰也就不再去想。反正劍已經到了他的手裡,就算是越王勾踐要要回去,也要問問他巴國的士兵答不答應,總之他是不可能主動去交還這把劍的,就像他不可能把嫣兒拱手讓人一樣。作為滿懷幻想的死宅,李仲辰就是這樣一個人,既要江山,也要美人,還要名劍。況且,就算是名劍也是分高下的,歐冶子所鑄的五把名劍之中,只有湛盧可以和純鈞抗衡一二,其他的劍都差之遠矣,它是歐冶子技藝的巔峰,說它是當世的第一名劍,一點都不為過。


  名劍的價值當然不止在於它的鋒利和好看,在春秋戰國的環境之中,擁有一件重寶能體現一個王國的實力,就比如和氏璧,小小的一塊玉不止能夠換城池,還有人為它甘心赴死。劍就更貴重了,自古以來就有劍為王道之器的說法,就連後世的大臣要代皇上巡視江山,也要帶上一柄尚方寶劍。可見,劍的象徵意義還要遠大於它的實際意義。


  純鈞作為歐冶子的巔峰之作,被世人稱為尊貴無雙之劍,乃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劍中之王。基本上沒有什麼國家的君主不想擁有他的。現在它機緣巧合的來到了李仲辰的手中。李仲辰開始找到一點點當主角的感覺了。


  但是劍的象徵作用需要你來宣傳他,就是說,你有了重寶想讓別人羨慕,想讓別人知道你的實力,首先你得告訴人家你有這件東西,其次你得宣傳這個東西怎麼好怎麼好,就像是後世的奢侈品一樣,你穿著他給普通人看它也就是一件漂亮一點的衣服,但是你要是給知道它的人看,你穿的就成了時尚了。


  李仲辰深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要知道,現在可是古代,而且是相對戰爭什麼的比較頻繁的春秋戰國,這一時期的道理只有一個,那就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李仲辰現在根本就不打算公告天下自己得了純鈞,他可不是春秋五霸的越王勾踐,以他目前的實力來看,一旦他傳出了這個消息,那麼周圍的強國一定會以此為由來換他的劍,進而發展成為一場侵略戰爭。到時候劍拱手讓人還好說,怕是基業也要毀於一旦。


  李仲辰現在的計劃就是悶聲發大財,趁著楚與吳越之間的戰爭,地處西南邊陲的巴國好不容易迎來了一波喘息之機,他不是怕別人來打,但也不想主動招惹禍事,他是不可能因為一時的裝x而葬送了大好的局面的(這貨就是因為裝才穿越的),所以他也不打算告訴別國他得了寶劍。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層原因,一旦知道純鈞被他所得,越王勾踐定然會惱羞成怒,與巴國交惡,等他翻盤之後,第一個要搞的肯定是巴國,而在李仲辰的計劃里,越國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它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巴國的未來走向。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巴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練兵。新兵招募和以老帶新的幾個月已經過去了,轉眼之間一年就過去了大半。兵雖然是招了,但戰鬥力卻不是很強,根本原因不是練的不夠狠,也不是因為兵員素質差,要知道,抗日戰爭中幾乎有一半的中國軍人出自四川。更不是因為武器裝備不好。講道理,經過鑄劍師純鈞的指點和製作,巴國的武器現在基本上已經不輸一些大國了。戰鬥力弱的根本原因在於一萬五千人的部隊有一半以上的人壓根沒殺過人,沒見過血,膽氣不足。


  李仲辰想帶兵出去見見血的想法已經有一陣子了,最近他一直在思考去哪裡,哪個國家既能讓他練兵,還能讓他的兵員減少傷亡,最好還能出兵有名,而不是背著罵名去打。他撓破了頭皮,也看了幾日地圖,分析了各個國家的情況,終於,他想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