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活之完美時光> 第315章 等待見證奇迹的時刻

第315章 等待見證奇迹的時刻

  話說此時的張俊義在做什麼呢?


  其實現在宅在家中的張俊義,除了每天和自己不同的女人沒羞沒臊之外,基本上都是在努力的回憶著前世近幾年成績不錯的電影,安心的做著一個文抄公的角色,做空恆指的事情交給周懷遠,張俊義很是放心,再加上周懷遠每天不間斷的一曰三彙報,張俊義就是像不放心也不行了!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張俊義的內心也是一天天的起伏不定,他的起伏不定不是因為擔心自己在金融市場上的投資情況,也和自己名下的公司的事務沒有任何的關係,張俊義心情激動的原因是因為他即將要見證前世的激動萬分的那一刻,就像前世劉謙的那一句話一樣,見證奇迹的時刻越來越近了!


  其實沒有人知道的是,在前世即便是作為專業性質的金融編輯出身的張俊義,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時代,對於香江股票市場的興衰與發展也只是腦中存在著一個大概的概念。


  在前世,即便是在做節目的時候評論著港股的時候,更多的也還是紙上談兵。


  實踐出真知,只有張俊義身為一名穿越認識,切身的經歷了這個香江的大時代,更是在這個大時代的金融市場摸、爬、滾、打三年多的時間,才真正意義上的明白了香江金融市場的真正的意義。


  香江的股票市場在亞洲地區而言,其歷史相當悠久。初始階段香江的股票買賣,可以追溯至1860年,早期英倫國家的商人在香江成立合資公司,其股票轉讓以私人交易形式,透過中間人撮合。


  1891年,香江經紀協會正式成立;1914年協會正名為香江交易所。早期的買賣,大部分是在雪廠街街邊達成,經紀間互通消息,包括貨源多寡、價格多少等,然後經紀會坐著人力車去找投資者(有錢佬)洽談。當時的節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資公司如滙豐、置地、九倉、港燈、煤氣、電車、太古船塢、黃埔船塢及均益倉等。


  香江的經濟與社會,自1950年之後,快速增長,享有「東方之珠」之雅稱。而香江之所以能以彈丸之地,爆炸性的人口,發展成亞太金融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除了香江政府制度、管理及財金稅等措施得宜外;更重要的是1948年之後,大批大陸中產以上階層及知識與技術人員,湧入香江,加上政治與社會安定的因素,使香江經濟快速發展。


  香江的經濟繁榮及金融體系的完整,是在50年代,甚至60年代。當時香江無論是經濟、工商業、國民所得、教育程度等,均僅次於小島國,居亞洲第二位,而那時四小龍的另外三小龍:台島、棒子國、新加坡,還正在努力向上之中!台島一直到60年代末期,經濟才快速成長。


  棒子國則至70年代中期,經濟發展的步履才加速。到了前世80年代末,台島與棒子國的經濟成長,已超過香江。香江是一個以輕工業、服務業、金融業為主的經濟社會形態,成為海峽兩岸經濟資源與親情交流的重要轉接站,地位更重要。


  從1891年至今這將近100年當中,香江股市一直欠缺統一的交易秩序及嚴格的上市與監督制度。小小的香港九龍地區,居然擁有香江、遠東、金銀及九龍四個交易所。大戶、做手及業內把持股市,呼風喚雨,使得香港股市一直未能突破瓶頸,成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股市。


  張俊義模糊的記得,直至前世的1986年也就是4年以後,1986年4月2日,香江四個交易所合併成為香江聯合交易所(簡稱聯交所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1949年華夏解放后,上海交易所部分經紀轉移到香江,帶來了人才及資金。上市公司如會德豐亦遷移到香江上市,香江股票市場一度活躍起來。解放前怡和主要生意集中在長三角流域,解放后,投資在華夏的貿易及紗廠生意血本無歸;幸好,在香江仍有不少投資:如置地及九倉等。經過休養生息后,1961年怡和控股在香江上市,發行90萬股,每股16元,當時超額認購56倍,開市價31.25元。1965年香江發生銀行擠提風潮,怡和股價跌破上市價,只有12元。


  1967年,香江發生暴動,香江交易所曾停市兩次,每次為期10天。根據已故老經紀莫應基所言,停市與否根本沒有分別,因為只有賣出,沒有買入,不能達成任何成交。但銀行要求經紀在掛出賣盤時,要將賣出價盡量掛高些,銀行藉著賣出價來估值,盡量減少「斬倉」的情況出現。六十年代香江上市股票只有數十隻,經紀數目亦只有幾十人,成交十分稀疏。


  這些事情,即便是張俊義前世在課本當中學習過,甚至牢牢的記在了腦中,但是作為80后出生的生長在五星紅旗下的新世紀青年來說,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還是不能體會到這樣的事情的。


  在前世,近100年的股票市場歷史上,香江曾出現四次大熱潮。


  1969-1973年股市狂潮(第一次股市狂潮):七十年代香江股票開始普及化,1969年12月遠東交易所成立;金銀交易所成立於1971年;九龍交易所於1972年。4所成立后增加了很多會員,亦增加普羅市民的參與。


  1969年香江的市民投資股票,開始時抱著保值的心態。港幣與英鎊掛鉤,而英鎊正在不斷貶值,香江開始出現高通脹。另外1967年,華夏高層下令深圳駐軍不得讓文化大革命的群眾湧入香江,這個訊息表示香江對華夏有存在價值,國家重點保護它。當時最低消費約為1萬港元,買賣要向經紀的跑腿落單,這些跑腿用自己的資產擔保其客戶,然後才可透過經紀進行買賣。


  經紀的傭金約為0.75%-1%,跑腿從中分佣。1969年12月遠東交易所成立后,經紀數目大增,這些經紀積極得多,減低傭金,而且提供孖展服務,可做九成按揭。


  1969年地產漸漸從1967年暴動中復甦過來。外來資金虎視眈眈,1969年終更有美利堅財團投得尖沙嘴喜來登酒店地皮,刺激地產市道,小股民亦恢複信心,股市被認為是容易套現的產品,暴動期間買賣樓宇很困難,為了保值,資金都湧入股市。


  1969-1973年,香江的股市狂潮,使英倫經紀行留意香江股市。1971年維高達及嘉惠父子率先到達香江,為外國基金買賣香江證券。整個七十年代,愈來愈多的英資經紀行來了香江,高峰時有十多家之眾。但這個情況在前世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變化,英倫金融業在1986年經歷了大改革,名為Big Bang,容許外國銀行收購英倫經紀行及金融機構。


  所以在前世的八十年代後期,這十多家在香江有分行的英資經紀行,亦陸續被英、歐、美資的銀行或投資銀行所吞併。經過一連串收購后,在前世的九十年代本地的證券市場,漸漸由歐美的大銀行及投資銀行所壟斷,本地經紀數目由「四會」高峰時的近千名,逐步下降至現時少於400名,成交佔有率亦由超過90%,下降至不足30%。


  整個六十年代是香江工業起飛時期。由1962年至1973年,香江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撇除通脹后,每年以9.4%複式增長。1962年的本地生產總值為86億港元,上升至1973年的410億港元。


  六十年代,香江股市基本上與經濟發展脫了節,工業成就舉世知名,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制衣、鐘錶、玩具、假髮、塑料花等的出口王國;旅遊業亦享譽盛名,有「購物天堂」之稱。就業情況良好,失業率幾乎接近零。


  1964年7月成立的恆指為100點,1965年銀行發生擠提風潮,1966年華夏出現文化大革命,1967年香江發生暴動,恆指連續三年下跌,至1967年最低的58點。


  香江經濟基礎良好,儲蓄能力高,外圍金融市場波動滔天:1967年英鎊貶值,港幣和英鎊掛鉤,隨著英鎊貶值,香江物價開始急速上升。1971年美利堅在國際收支上廢除以黃金作結算的制度,刺激金價上升,六十年代越戰刺激商品需求,所以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所有商品包括:銅、鐵、棉花及貴金屬都漲價。儲蓄率既高,又擔心通脹,因此小市民都要把儲蓄作投資。


  1969年拍賣土地成功后,促使資金流向股票。股市節節上升,恒生指數由1969年初的107點上升至1973年3月最高的1,775點。1971年至1973年期間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長實、新世界地產、新鴻基地產等。上市以一元票麵價認購,上市后股價飆升20-30倍,令股民如痴如醉。那時的心態是寧買地產股,不買地產,前者雖然昂貴,卻很容易套現。香江當時的新興行業是地產股,類似美利堅的華爾街1929年的航空股。


  被英、歐、美資的銀行或投資銀行所吞併。經過一連串收購后,九十年代本地的證券市場,漸漸由歐美的大銀行及投資銀行所壟斷,本地經紀數目由「四會」高峰時的近千名,逐步下降至現時少於400名,成交佔有率亦由超過90%,下降至不足30%。


  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第一次股災)

  整個六十年代是香港工業起飛時期。由1962年至1973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撇除通脹后,每年以9.4%複式增長。1962年的本地生產總值為86億港元,上升至1973年的410億港元(包括通脹在內)。六十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與經濟發展脫了節,工業成就舉世知名,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制衣、鐘錶、玩具、假髮、塑料花等的出口王國;旅遊業亦享譽盛名,有「購物天堂」之稱。就業情況良好,失業率幾乎接近零。1964年7月成立的恆指為100點,1965年銀行發生擠提風潮,1966年中國出現文化大革命,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恆指連續三年下跌,至1967年最低的58點。


  香港經濟基礎良好,儲蓄能力高,外圍金融市場波動滔天:1967年英鎊貶值,港幣和英鎊掛鉤,隨著英鎊貶值,香港物價開始急速上升。1971年美國在國際收支上廢除以黃金作結算的制度,刺激金價上升,六十年代越戰刺激商品需求,所以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所有商品包括:銅、鐵、棉花及貴金屬都漲價。儲蓄率既高,又擔心通脹,因此小市民都要把儲蓄作投資。


  1969年拍賣土地成功后,促使資金流向股票。股市節節上升,恒生指數由1969年初的107點上升至1973年3月最高的1,775點。1971年至1973年期間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長實、新世界地產、新鴻基地產等。上市以一元票麵價認購,上市后股價飆升20-30倍,令股民如痴如醉。那時的心態是寧買地產股,不買地產,前者雖然昂貴,卻很容易套現。香港那時的新興行業是地產股,類似美國華爾街1929年的航空股。


  1973年的香江股市泡沫,也是香江歷史上的第一次股災,因為當時的張俊義還沒有穿越,所以當時發財的機會並沒有趕上,這次的香江股災是美利堅1929年的翻版。


  1969年12月遠東交易所成立,小投資者可以透過經紀行做九成孖展,與二十年代華爾街一樣,後來觸發了1973年的股市泡沫。當時香江沒有證監或證券法案,銀行監管寬鬆,孖展形式也是由銀行借錢給經紀行,經紀行再借給客戶。因為缺乏有效的管理,執政者束手無策,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沒有從1929年美利堅股市泡沫中吸取教訓。


  把小市民推向瘋狂的是置地公司收購牛奶公司;置地公司為了推高自己股價,提出每一股置地舊股送5股置地新股,令到除凈后的新股價錢上升至歷史高峰的67元,市盈率達到230倍。時至前世的21實際,張俊義都清晰的記得,置地的股價仍未回復當年水平。


  1973年3月,恒生指數上升至 1,775點后,市場發現有合和公司的假股票流傳。其後,又再發現多數宗類似情形,引起投資者不計成本拋售,股價急跌,觸發孖展補倉潮。恆指自1973年見頂后,輾轉下跌至1974年12月最低的150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