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琉璃廠之榮寶齋(2)
成立60多年來,榮寶齋在市場經濟的磨礪中逐漸轉型成為集書畫經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幀裝裱、收藏、出版、展覽、拍賣、典當、教育、培訓、印刷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
雖然在蘇展望的介紹的過程中,庄鏡、孟元、周泰三人聽的有些不知所謂,但是張俊義聽得卻是津津有味。
其實張俊義通過前世的一些書籍以及網路的搜尋還知道,榮寶齋雖歷經百年的榮辱興衰,人事更迭,直到直到二十一世紀榮寶齋這三字金匾仍閃爍著潤澤的榮光,成為民族企業的品牌、市場中的馳名商標。
究其原因,「榮寶齋」三個字就是聚集人氣、激勵精神的力量源泉。多年來,榮寶齋團結了由一批有志於傳統文化藝術的專家、技術人才所組成的一支團隊,他們為了榮寶齋兢兢業業;文化鴻儒、丹青巨擘往來於榮寶齋並留下許多佳話,使這座藝術殿堂熠熠生輝;新老顧客認同榮寶齋,緣於老店一貫的誠信經營。
因此,「榮寶齋」這個牌子經歷時間的洗禮愈發光澤、厚重。對榮寶齋的員工而言,對品牌的苦心經營和珍視,是他們對企業由衷的奉獻。
蘇展望向張俊義等人介紹完了榮寶齋的歷史以及發展歷程之後,又向大家介紹了整個琉璃廠的特色以及歷史。
雖然這些內容張俊義在前世因為愛好也知道一些,但是絕對不像蘇展望這樣的專業人士講的全面、清晰、富有趣味。
蘇展望分別從店鋪、文化對聯、中國書店、文房四寶、古書等幾方面向眾人闡述了琉璃廠的文化特色。
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如槐蔭山房、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庄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想清末民初時,榮寶齋、大千畫廊等琉璃廠老店紛紛爭懸名家書畫於窗前。引來人們駐足觀賞,成為琉璃廠的一道風景。當時,也是數榮寶齋名畫最多而最為熱鬧。榮寶齋最著名的又要數木版水印和複製品。
榮寶齋的木版水印技術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術為一體,使水印品的藝術更臻完善,曾得到魯迅先生的讚許。
當年琉璃廠文化街對聯不少,影響周圍環境。在琉璃廠東口,有一住家門前有聯曰:「琉璃掩映春堆廠,楊梅橫斜香滿街」,該住戶系在楊梅竹斜街西口處,故有此聯,頗有趣味。
清初,琉璃廠是「京都雅游之所」,那時漢族官員多住在宣武門外,而且很多會館都在附近,官員、趕考的舉子常聚集於此。清初一年一度的東安門燈市也遷到這兒舉行。《都門雜詠》中有竹枝詞唱詠:「新開廠甸值新春,玩好圖書百貨陳。裘馬翩翩貴公子,往來都是讀書人」。
東西琉璃廠都售有文房四寶。筆店以人名出名的如「李福壽」、「吳文魁」、「李玉田」等,其中「戴月軒」更為著名,據說是湖筆的正宗。「李福壽」等也都有獨到之處,李福壽研製出適合於各派畫家所需要的畫筆而馳名,而吳文魁以寫字筆著稱於世……
。。。。。。。。。。。。。。。。。。。。。。。。。。。。。。。。。。。。。。。。。。
等聽完蘇展望以典故等方式介紹完琉璃廠以後,張俊義就覺得這才來到榮寶齋還真是來對了,這些知識有很多都是書本上面沒有的,其中還涉及到了一些老字號的傳承以及經歷。
張俊義先是向蘇展望道了謝,感謝他為自己普及了琉璃廠這麼多的知識,然後才起身在蘇展望的引領下逛起了榮寶齋。
在榮寶齋的大廳周圍,還有十幾個不同的小隔間,此時不管是大廳還是這些小隔間裡面都有著不少的人,相比其他小店鋪冷冷清清的樣子,這裡更像是一個大市場。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張俊義是第一次見到這樣規模的古玩店,進來之後不免有些發獃,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四處的張望,若是張俊義此時能看到自己形象的話,肯定會暗罵自己不爭氣,像個土包子。
不斷的看著榮寶齋周圍的展示品,張俊義就暗嘆這趟琉璃廠沒有白來,有些精品前世的張俊義根本沒有機會見到,真沒想到居然會全部出現在一家古玩店內。
「張先生,我們上二樓!」蘇展望輕輕拉了一下張俊義,若不提醒一下,張俊義恐怕在這一樓就不願意離開了。
二樓也有一個大廳,同樣展示著不少的精品,不過二樓東西的價值遠遠比一樓要高,民間故宮這個稱號可不是白來的。
二樓大廳周圍也有著隔間,不過這些隔間比一樓的那些大了許多,也不像一樓的數量那麼多,整個二樓只有六個隔間,從外面可以看到裡面的櫃檯以及櫃檯中擺放的精美古玩。
蘇展望帶著張俊義他們就向著一個隔間走去,這個隔間裝修的要比一樓好上許多,面積有一個普通的古玩店鋪那般大,不過這裡面的東西比外面的好的多,而且都是精品。
張俊義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隔間裡面擺放的主要是雜項類古玩,有鎦金的佛像也有一些古代的兵器,甚至還有幾塊金銀元寶。
「榮寶齋一樓都是賣三百以下的東西,三百到一萬之間的好東西要到二樓才能見到!」進到這隔間后,蘇展望對著張俊義解釋道,張俊義聽后立即點頭,難怪這些東西看起來都非常不錯,價值放在那呢。
「張先生,我們店剛收了一把方臘用過的古劍,您給長長眼?」蘇展望說話的時候,已經拿著一個精緻的長方形木盒走了過來,放在張俊義面前的玻璃櫃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