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活之完美時光> 第三章 股票縱橫(中)

第三章 股票縱橫(中)

  時間來到了1979年9月23日,經過三天的操作,張俊義的1500多萬港幣終於都花了出去,平均以每股2.6元港幣的價格共收購了608萬股長江實業的股票。張俊義看到目標達成就和周懷遠交代什麼時候拋股票等候通知就下樓回家了。


  。。。。。。。。。。。。。。。。。。。。。。。。。


  1979年9月25日下午4時,沈弼主持了一次滙豐董事局會議,商討把和黃股份售予李嘉誠。巧的是,在該次商討出讓和黃的滙豐董事局會議上,怡和及太古兩大英資行的董事居然因故未到場,會議決定同意把股份售予李嘉誠。否則,上述兩位英資大班決然不會輕易投票給李嘉誠,沈弼也很難輕易地拍板做成這筆交易。


  該項交易事前也沒有諮詢和黃管理層的意見,只是在會議結束后,通知和黃行政總裁韋理。和黃完全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滙豐出賣了,確切說是被自己的同胞沈弼出賣了。收購條件也極為優厚,李嘉誠只需即時支付總售價六億三千九百萬元的20%,餘數可延遲支付。後來證實,李嘉誠所支付的兩成定金,是一天前沈弼親自批准貸款予李嘉誠本人的,而且,六億三千九百萬元的售價十分便宜,每股僅7.1元。和黃每股最低限度值14.4元,李嘉誠可說以大折讓五成購得和黃,更得到滙豐的貸款支援。香港新聞界整日轟動,各報紙雜誌紛紛用醒目的大幅標題,形容李嘉誠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購,有如在香港上空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其石破天驚的能量,不僅轟動整個香港而且令股市狂升。


  《遠東經濟評論》指為「使李嘉誠直上雲霄的一宗世紀交易」。


  《成報》稱:英資大行落入華人手中,這一日,對於香港的資本財團發展史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信報》:李嘉誠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購對香港社會歷史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載入史冊的轉折點。


  李嘉誠舉行長實上市以來最振奮人心的記者招待會,一貫沉穩的李嘉誠,難掩興奮激動的心情,以自豪的口氣宣布:「在不影響長江實業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本公司已經有了更大的突破——長江實業以每股7.1元的價格,購買了滙豐銀行九千萬普通股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權。」


  。。。。。。。。。。。。。。。。。。。。。。。。。。。。。


  歷經半個多月的股市發酵,張俊義再次踏進了滙豐銀行證券交易部,長江實業上漲趨勢開始平穩,價格已經從原來的2.6元港幣上升到現在的8.6元港幣,漲幅超過了330%。


  進到了自己的專用包廂張俊義對周懷遠說道:「可以了,平倉吧,爭取今天全部拋售完畢」。聽到張俊義天的指示,周懷遠沒有提出疑問開始打起電話來,平倉平的很快,很多股民都覺得長江實業是超優質股,市場上是供不應求。


  「張先生,統計出來了」周懷遠一臉的震驚說道:「扣除手續費以及槓桿的費用一共是5215萬。」不怪周懷遠不震驚,他親眼見證了不到半年一位半億富豪的誕生。


  「好!辛苦你了!明天我再過來,明天開始我們操作期貨,你幫我申請一下10倍槓桿!這次完成後給你包一個大大的紅包!「張俊義大笑一陣對著周懷遠說道。


  張俊義到了位於廣播道的家中,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著茗茶一邊回憶著白銀期貨也就是有名的亨特兄弟白銀操縱案——白銀星期四事件:在大豆市場的成功使尼爾森-亨特洋洋得意。與此同時他還在進行另一種商品的交易,這種商品比大豆貴重的多——那就是白銀。在大豆期貨獲利了結之後,亨特家族更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對白銀現貨和期貨的炒作,而且他們這次還找到了可靠的戰略投資者,作為其壟斷國際by市場的盟友。實際上,在大豆期貨官司結束的1977年9月,亨特家族已經完成了巨額的白銀囤積,而且白銀價格早在1976年就出現了大漲。1979年夏天,亨特家族與全世界白銀交易商的決鬥開始了。尼爾森-亨特通過其控制的「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向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下達了累計4000萬盎司的買入指令。「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實際上只有兩組股東,第一組是亨特家族,第二組是沙特的王子和巨富。尼爾森-亨特及其弟弟威廉-亨特通過許多華爾街經紀人完成購買指令,其中包括希爾森、貝奇等大型投資銀行。人們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巨額買盤,銀價很快從6美元上升到1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買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調查了交易記錄,發現大部分買單來自「國際金屬投資公司」,這家公司在百慕大群島註冊。經過更嚴密的調查,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很快,紐約和芝加哥的每一個交易商都知道亨特家族是「國際金屬投資公司」的後台老板,這個家族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有趣的是,當亨特家族正在操縱白銀的消息傳開之後,白銀價格反而繼續飛漲,許多小投機者湧進了市場。原因很簡單,既然亨特家族在為白銀「做莊」,那麼小投機者當然應該選擇「跟庄」,這樣雖然很危險,卻有機會大賺一筆。隨著投機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乾脆突破40美元!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歷史新低。到了1980年1月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出台了「白銀規則7號」應對兄弟二人的囤積行為。這項新規定專門針對金融槓桿而制,大幅限制了使用保證金購買商品的做法。銀價其後在短短四天內下跌超過50%,由於亨特兄弟是通過大量借貸滿足購買白銀的資金需求,兩人此時已經無力償還債務,從而引起了市場恐慌。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了它的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個月里,銀價上漲了8倍;從10年前算起,銀價上漲了25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商品擁有如此漫長、如此駭人聽聞的大牛市!在白銀價格達到50美元之後不久,紐約商品交易所頒布了一條臨時規定:從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這意味著亨特家族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而且白銀期貨合約的總數只會不斷減少,誰都無法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來操縱價格。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亨特家族崩潰了。1980年3月25日,白銀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按照規定,亨特家族應該補繳大量的保證金。貝奇公司的高層主管打電話給尼爾森-亨特,要求他立即補繳保證金,並歸還1.35億美元的借款,否則將強行賣掉亨特家族的白銀期貨——這意味著華爾街已經拋棄了亨特家族。現在,擺在尼爾森-亨特面前的道路只剩下一條——出賣家族產業(尤其是利潤豐厚的油田)以籌集資金,歸還欠款。於是,尼爾森-亨特到處聯繫銀行家,希望以家族產業為擔保獲得抵押貸款。可惜,這一最後的努力還是失敗了,因為華爾街等不了這麼久。3月27日星期四,貝奇公司開始在市場上強行出售亨特家族的白銀期貨。其他華爾街經紀商紛紛跟進。白銀價格崩潰了,亨特家族也崩潰了。


  。。。。。。。。。。。。。。。。。。。。。。。。。。。。


  翌日上午,張俊義來到了自己的專屬操盤大戶室,隨後周懷遠也進來了,」老周,這次期貨操作也要麻煩你了。「


  」能見證張先生的奇迹是我的榮幸,不知道張先生這次期貨操作從哪方面入手啊,10倍槓桿已經準備完畢,不過一旦虧損超過百分之十,我們就會強行平倉。「周懷遠回答道。


  」國際市場白銀現在是多少每盎司?「張俊義隨意的問道。


  」現在白銀是9.2美元每盎司,難道張先生準備做多白銀?「周懷遠問道,接著又道」白銀這幾年一直增長幅度較大從76年至今已經增長四倍多了,做多白銀風險太大了啊張先生!「


  」對,做多白銀,所有資金全部購買白銀,立刻!「張俊義沉聲吩咐道,不怪張俊義如此急切啊,畢竟他知道白銀增長的幅度多麼強大,晚上一個小時有可能就是損失幾千萬啊。


  直到全部購買完畢,平均張俊義購買白銀的均價是9.6美元每盎司,這時候張俊義才完全放下心來。然後張俊義就是等候收割期貨市場的收益了。


  」除非是虧損接近平倉,其他時間我就不過來了!「由於周懷遠有自己的聯繫電話,所以張俊義很放心的裝模作樣的交代了周懷遠一番就打車回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