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609章 餘波震蕩

第609章 餘波震蕩

  p

  當崔浩回到城內時,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


  他沒有驅車回府,而是稍作整理后,立即去求見雍王。


  此刻皇宮內外很安靜,一片清爽,全然沒了白天那種燥熱煩悶。


  月光透過窗檯灑落在案几上,微風徐徐拂面,衛朔正坐在案幾后凝眉沉思。


  與孔嶷、夏侯翎一樣,看完李老漢一案后,他就離開了現場。


  倒不是衛朔不關心審判結果,而是他對此次大審判有十分把握,對結果早有預料。


  月亮很亮,衛朔對著窗外無邊夜色,陷入深深的思索。


  「殿下,右僕射求見。」康龍低聲稟報道。


  「噢?伯淵回來了?快請。」


  衛朔笑了笑,終於回過神來。


  崔浩匆匆走入偏殿,拱手道:「臣崔浩,參見殿下。」


  衛朔笑道:「伯淵辛苦了!」


  「康龍,上茶!今晚月色正好,孤與僕射大人好好聊聊。」


  說著他指著窗邊一個位子道:「伯淵你坐那邊,那裡有夜風吹過,涼快著呢。」


  崔浩依言坐下,又喝了一盞涼茶,這才向衛朔詳細彙報整個庭審過程。


  最後他道:「殿下,此次共當場刑殺一百三十六位世家家主,堪稱曠古未有。」


  「在審判前,臣每每半夜驚醒,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生怕引發大動蕩。」


  「然則為了主公大業,為了儘快驅除胡虜、復興華夏,臣只能硬著頭皮狠下決心。」


  「在整個審判過程中,庶民百姓情緒高漲,對官府支持力度大為提升。」


  「如此足以說明此次大審判是成功的,中原不會因此而發生大動蕩。」


  「沒錯!只要庶民百姓擁戴新政,中原世家作祟勢力再大,也翻不了船。」


  「不過,孤以為豫南兗東世家絕不會束手就縛。」


  「他們家中都有不少莊園,而莊園內佃農皆依附世家而存,素來以宗主號令是從,安知他們不會狗急跳牆?」


  「殿下所慮極是!」


  「臣也認為下一步要預防兗東豫南世家作亂,並相機徹底這股殘餘世家力量,將整個中原直接納於河西治下。」


  「噢?莫非伯淵胸中已有了對策?」衛朔神情有些興奮道。


  「眼下殿下佔了大義名分,可直接下令在兗東豫南推行均田制,此所謂釜底抽薪也。」


  「怕是孔家、夏侯家不會樂意吧?」


  「嘿嘿!正是要逼他們鋌而走險,如此殿下方可名正言順地剷除孔家。」


  衛朔沉默片刻,緩緩點頭道:「好!接下來一切交由伯淵處置!」


  「另外,為了確保接下來平叛萬無一失,臣請殿下秘密調王仲德將軍率河東廂軍南下。」


  「嗯,此議甚好,孤准了!」


  「不過,平叛一事估計還得再等些時日,眼下我們須借當下大審判這股東風,從輿論上徹底壓倒世家大族。」


  翌日,河西各報館對洛陽大審判整個過程進行了詳細報道。


  一時之間,在中原掀起巨大波動,各地沸沸揚揚,各種議論聲遍及大街小巷。


  「真沒想到世家子弟竟是這樣的人,以前還一直以為他們個個是正人君子。」


  「我呸!什麼正人君子?!他們各個都是欺世盜名之輩。」


  「以前看他們一個個高喊著為國為民,哪成想全是自私自利之徒,什麼都幹得出來。」


  「昨天我去看了,期初世家子弟還想狡辯,最後被法官擺出證據,才不得不認罪。」


  「這些世家大族越來越不堪了,幾乎沒有一個好人。」


  「他們為了一己之私,肆意壓榨百姓,打擊寒門庶族,獨霸朝堂,為所欲為。」


  「要說還是雍王英明,早早看透了世家本質,執意剷除世家。」


  「要是一直讓世家繼續作威作福,不知將來還會發生什麼禍事。」


  ……


  除了中原之外,各地同樣因為洛陽大審判掀起了一波狂潮。


  河西上下動作迅速,幾乎一宣布世家子弟有罪,便即刻施以極刑。


  中原世家果然影響力巨大,其被判有罪對世家來說,是一次巨大打擊。


  曲阜孔家,孔嶷已經從洛陽回來好幾天,整個人依然愁雲慘淡,滿目枯槁。


  夏侯翎還是那副苦大仇深模樣,坐在案幾前,舉著酒樽,慢慢喝著。


  他抬頭看了看遠處天空一片肚白,黯然道:「這一次我中原世家真是損失慘重。」


  「孔兄,你乃孔聖後人,當初若是你順從雍王,現在怎麼也輪不到鄭溫得意。」


  孔嶷臉上抽搐幾下,深深吐了口濁氣道:「理念不合!孔家與雍王不是一路人。」


  「確實如此。」


  夏侯翎默默點頭,他們世家自有利益所在,不可能輕易屈服於雍王之下。


  即使走到今天這一步,孔嶷、夏侯翎也沒想著去跪舔雍王,舉手投降。


  當今雍王對待世家肆意妄為,將整個中原鬧了個底朝天,世家根基被壞的一乾二淨。


  哪怕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也不會又絲毫改變。


  案上擺了幾盤精緻小菜,可兩人誰都沒有心思動筷子,只有一搭沒一搭喝著酒水。


  好半晌,夏侯翎才又問:「是不是找劉裕商量下?」


  孔嶷身子一頓,將酒盞放下,卻沒有說話。


  夏侯翎猜不透孔嶷具體打算,遂端起酒杯,繼續道:「最多再有三日,就會有官吏到兗東豫南各郡縣清丈土地。」


  「有了劉家主等人為前車之鑒,若孔兄不站出來,想必其餘世家沒膽子對抗河西。」


  砰的一聲!孔嶷將酒杯重重砸在案几上,狠聲道:「想奪孔家田產,沒那麼容易。」


  ……


  大晉開國百三十餘年來,除開皇族司馬氏外,最具盛名者莫過於各個世家大族。


  甚至以事實而論,世家大族比皇族似乎更風光一些,因為朝廷大權幾乎一直被世家把持。


  十四年前,淝水之戰爆發,孝武帝趁勢收回了世家手中大權。


  但很可惜,孝武帝死於非命,司馬道子志大才疏,最終又讓世家重新奪回了中樞大權。


  原本眾世家以為他們將繼續維持門閥統治,繼續醉生夢死。


  殊料,雍王竟在中原掀起了一場風暴,大量世家竟然被冠以罪名而被滅族。


  明明艷陽高照,然江東卻有不少人都感覺到了驚濤駭浪般的風雨已經在徐徐展開。


  晚霞似錦,竹林掩映,若隱若現可見一座亭台,古樸自然而又幽雅別緻。


  朱紅的柱子,青色的亭蓋,帷幔輕揚中,可見一抹人影正端坐其中,閉目傾聽著悠揚悅耳的琴音。


  忽然一名姿色清秀的婢女來到亭台前,猶豫了片刻,沒有冒然上前打擾。


  婢女站在亭外,直到琴音完全消失,她才恭敬地朝亭子里的年輕人福身請安。


  「稟家主,桓尚書求見。」


  「請他進來。」


  片刻后,一名紫衣男子跟著婢女匆匆而至,正是當朝尚書令桓謙。


  「太尉。」桓謙恭敬地向著亭內年輕人深施一禮。


  桓玄眼角一挑道:「什麼事情讓兄長如此急促地親自來找本公?」


  桓謙嘆息道:「唉,雍王與中原世家鬧翻了,王謐調停徹底失敗。」


  「朝中有不少人在為中原世家鳴不平,稱太尉您過於偏袒雍王。」


  桓玄眼中精光一閃而逝,眉頭輕輕皺起,久久未出聲。


  ……


  書房內,徐州牧劉裕正站在窗前欣賞著外面景色,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他當然有理由高興,因為中原局勢正一步步朝著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在書房另一邊,赫然站著魏詠之與謝晦,兩人正盯著劉裕後背,目中露著崇拜與震驚。


  忽然,門外傳來丁旿稟報聲,打斷了劉裕沉思。


  「主公,孔家主送來一份請柬,想請您去曲阜一趟。」


  劉裕循聲轉過身來,從丁旿手上接過請柬,看了看,隨手丟在一邊。


  「長道、宣明且說,孔家此時送來請柬所為何事?」


  想著如今中原各地暗潮湧動,魏詠之輕嘆一聲道:「主公,若臣所料不錯,怕是孔家已準備武力對抗河西。」


  劉裕微微頷首道:「風雨欲來風滿樓!」


  「不過,裕並不怎麼擔心中原局勢,因為世家再怎麼鬧騰,左右也抵不過雍王。」


  「只是近來江東局勢不穩,世家私下頻頻串聯,似乎對南郡公處理中原之事不滿。」


  說到這兒,劉裕忽然看向謝晦問:「不知宣明是否願意回一趟江東?」


  謝晦聞言一愣,滿臉疑惑道:「主公讓屬下回江東?」


  「沒錯!你回去后,務必將各大世家具體動向打探清楚,看看都有哪些人對太尉不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