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587章 清丈土地

第587章 清丈土地

  p

  「近些年,土地與人口矛盾日益嚴重。」


  「以洛陽周邊而言,土地兼并之嚴重超乎想象,一大半百姓失去土地,淪為佃戶。」


  「這些佃農隸屬世家大族,而世家並不需要向朝廷繳納稅賦。」


  「佃農每天辛勤勞作,創造出來的財富都落入世家手中。」


  「百十年來,你們已積累了巨額財富,也該放手給佃戶一條活路。」


  崔浩話音剛落,在場世家子弟無不臉色大變。


  世家土地是怎麼來的,他們比誰都清楚。


  不可否認,其中有些通過正常手段購買來的,但那些多是與其他家族交換而得。


  凡對普通百姓田產,無不是巧取豪奪。


  如今崔浩表態要清查土地,那在場世家一個也跑不掉。


  「本官不妨告訴爾等,雍王已下定決心,在中原推行均田制。」


  「任何人若要逆歷史潮流而行,必是與河西作對。」


  聽著崔浩斬釘截鐵之語,所有世家都意識到,此次清丈土地絕非是走走形式。


  所有世家皆目光憂慮地看著崔浩,難不成真的要交出土地不成?


  崔浩知道想讓世家支持均田制非常難,但此次他有整個河西為後盾,自是不懼一干中原世家。


  另外,他已暗中命人搜集世家豪強罪證,只要有人敢阻撓均田制推行。


  他便立即將其繩之以法,以達到殺雞駭猴之目的。


  很快雍王欲在中原推行均田制的風聲便傳來了出去,頓時引起一片嘩然。


  不少世家名士紛紛上書雍王,要求其遵從祖制,恢復魏晉舊制,放棄土地改革。


  面對世家掀起的反對浪潮,衛朔冷笑一聲立即讓崔浩查辦幾個士族,先殺雞駭猴。


  沒過幾天,崔浩在雍王強力支持下,將四家豪強家主以巧取豪奪、殘害庶民之罪下獄。


  此案一出整個中原震驚,無數世家為之失聲,均田阻力更是為之一輕。


  接下來在鄭家協助下,崔浩很快在滎陽、河南兩郡完成了清丈土地。


  「啟稟殿下,清丈土地、均田授戶的阻力遠比想象中大。」


  「權貴世家不僅藏匿了大量土地,還隱瞞了無數民戶。」


  「臣僅僅清查了河南郡治下豪強,但查出隱匿土地的數量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自當日公開宣布將推行均田制后,崔浩一直將精力放在清丈土地上。


  有了滎陽鄭氏支持,加快了土地清丈速度。


  僅僅數日,崔浩便已將河南郡土地清查完畢。


  因他知道雍王正等著土地來安置洛陽守軍,遂一有成果崔浩立即趕來向衛朔彙報。


  衛朔邊低頭查看統計冊子,邊隨口問道:「伯淵,僅河南之地,不在籍冊上的土地和人口佔了幾成?」


  崔浩面色凝重地伸出了右手晃了晃道:「五成!」


  「五成?」衛朔嚇了一跳。


  說實話,他以前只知道中原、河北、江東一帶土地過於集中在世家手中,卻沒想到問題已嚴重到如此程度。


  「唉,誰能想到戰亂頻頻的中原,土地兼并現象竟如此嚴重。」


  「除了世家豪強外,中原佛教廣占土地問題也遠比想象中嚴重。」


  「都說佛門乃清靜之地,全他娘的是狗屁!」


  「那些大寺院,哪個不是趁著戰亂以低廉價格兼并土地、隱匿人口?」


  「與世家豪強比起來,佛門高僧所做的腌臢事,一樣不少!」


  「除此之外,中原各級官吏,上到郡守府,下至縣府小吏,全都為虎作倀。」


  「為了保證均田制順利推行,臣不得不緊急從關中、河東兩地調來大批官吏,」


  衛朔知道崔浩所言不虛,甚至實際情況可能更嚴重。


  百十年來,中原戰亂頻頻,不僅摧毀了民生經濟,也給了世家豪族壟斷地方機會。


  甚至都不用派人去調查,衛朔都知道,官府中凡手中有權之人,無不與世家有千絲萬縷聯繫。


  衛朔點了點頭,沉聲道:「世家鬧事、官吏犯法自有相關法度懲處。」


  「然而佛寺廟宇卻複雜許多,它們往往香客信徒眾多。」


  「若是被心懷叵測之輩所利用,暗中煽風點火,說不定還要鬧出民變啊。」


  「關於這一點,伯淵務必要有充分思想準備。」


  「殿下放心,臣早給洛陽周邊各大寺院打過招呼,也做好了應急準備。」


  「嗯,如此甚好!這樣吧,明日孤親到清丈現場去視察。」


  「大王若能親臨現場,自是再好不過,也讓各個世家看看官府清丈土地決心!」


  ……


  翌日一早,衛朔、崔浩帶著一干侍衛出了宮城,沿大街往東南走去。


  眾人走在路上,忽見不少百姓絡繹不絕,紛紛向城東聚集。


  「大家為何均向東去?」


  見崔浩也是不明所以,衛朔遂扭頭吩咐康龍去問問路人。


  過了一會兒,康龍步履匆匆而回,臉上明顯掛著几絲不滿。


  「回殿下,今日白馬寺舉行廟會,百姓俱是去參加廟會。」


  「廟會?」


  衛朔聽后明顯愣了一下神,顯然這種情況在河西並不常見。


  在河西,因為新天師道背後有雍王扶持,自然而然壓制了其他宗教發展。


  只剩下少數信仰堅定者,固守在山門中苦修。


  但中原與河西不同,此地百姓歷盡磨難艱辛,自然更嚮往繁華與平靜。


  出於對現實不滿,又無能為力,自然就將希望寄托在了神佛身上。


  再加上歷代胡虜君主推崇,使佛教在中原影響力極大,有著十分龐大的信徒基礎。


  看著一波又一波百姓從眼前過去,崔浩眉頭緊皺。


  若放在平常,他或許不會作他想,但眼下正值清丈土地關鍵時刻。


  而佛門又是重點打擊對象,其突然以廟會名義聚集大批信徒,不能不讓衛朔擔心。


  他扭頭瞥了衛朔一眼,發現雍王與他一樣臉上陰雲密布。


  「要不咱們過去瞧瞧?」


  「用不用再調些侍衛過來?臣擔心有人生事端。」


  「伯淵務憂!別說孤有萬夫不當之勇,只要康龍在,任誰也近不了孤跟前。」


  「殿下所言極是!請僕射放心,只要有末將在,任何宵小也別想傷了殿下。」


  「哈哈哈!」


  於是,眾人調轉馬頭,轉身直奔城東白馬寺所在地。


  白馬寺歷史悠久,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


  這裡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


  這裡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


  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


  跟著路人,衛朔一行來到了白馬寺門前。


  此時廟宇外已聚集了數萬信徒,由此可見佛教在中原的影響力。


  在廟宇內一座高台上,高僧法顯正舌燦蓮花地給信徒、僧眾講經說法。


  他站得高看得遠,自然一眼看到了衛朔眾人。


  衛朔一行人數眾多,又有侍衛全副武裝隨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來人身份不簡單。


  法顯原在長安出家,還曾有幸向高僧鳩摩羅什討教佛法。


  後來預感後秦將亡,法顯不得已轉而來到洛陽,如今已是中原一帶知名高僧。


  雖然只看了一眼,但法顯已猜到了衛朔等人身份。


  他當即向沙彌吩咐道:「快去通知主持,就說門外有貴客降臨。」


  小沙彌不敢怠慢,急忙向主持彙報。


  衛朔眾人待了半個時辰不到,就見白馬寺周邊已雲集了數萬人。


  看到這一幕,崔浩對中原佛教勢大愈發不滿,愈要壓制佛教勢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