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577章 南下姑孰

第577章 南下姑孰

  p

  接到雍王旨意后,崔宏當即從宛城南下,在某天傍晚時進入了姑孰。


  當天夜裡,一輛馬車緩緩停在了司徒王謐府宅門前。


  只見門帘掀開,崔宏笑呵呵地從馬車裡走了出來。


  此時,王謐子王球已在門口等候多時,看到崔宏到來,急忙迎了上去。


  「晚輩王球見過崔公。」


  「爾父可在?」


  話音未落,崔宏便瞥見了站在院內等候的王謐。


  王謐此舉顯然是怕被外人看見,才不願出門迎接。


  而崔宏知道王謐生性謹慎,有此舉動不足為奇。


  他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跟著王球進了府門。


  「賢侄,老夫這麼晚來打擾,不會給府上添麻煩吧?」


  「哪裡,哪裡!崔公光臨寒舍,讓敝府蓬篳生輝。」


  王謐當然知道崔宏為何來拜訪自己,不過如今這事著實棘手。


  不管朝野上下怎麼勸諫,桓玄似乎鐵了心要打南陽宛城。


  來到客廳坐下,崔宏輕捋長須笑道:「這一次在下是特地來向司徒求援。」


  「呵呵……」王謐苦笑幾聲。


  「非是老夫不願幫忙,實在是這一次事情頗有些棘手。」


  「棘手歸棘手,但也不是沒辦法化解。」


  嗯?王謐一下愣住了,近來他不知費了多少口舌,卻始終無法讓桓玄回心轉意。


  他還聽說今日白天卞范之特地從京師趕回來勸桓玄,最終依然無功而返。


  如今崔宏『口出狂言』,竟表示事情還可挽回,是對方真是成竹在胸?還是故意說大話寬慰他?


  許久,王謐才回過神來,忙好整以暇地請教道:「願聞玄伯高見。」


  「此次太尉之所以惱羞成怒,除了感情上覺得遭河西背叛外,最重要一點無非認為影響到了自身權威。」


  「所以只要針對這兩點,定可讓太尉回心轉意。」


  「具體當如何做呢?」


  「第一河西可以就宛城衝突給出賠償,雍王也願意放低姿態向太尉公開道歉。」


  「第二河西願支持太尉北伐南燕,借北伐功勛來挽回自身聲譽。」


  「什麼?!北伐南燕?」


  ……


  昨晚,崔宏先去見了司徒王謐,隨後又帶重禮拜訪了桓玄姐夫殷仲文。


  等一切忙活完,天色業已將明。


  也來不及合眼休息,他便驅車趕往南郡公府,等候桓玄召見。


  南郡公府位於姑孰中心,佔地約百十畝,曾是當年桓溫府邸。


  桓玄主政后,當即命人大肆翻新、修葺一番。


  等他移鎮姑孰,便將這座府邸當成新南郡公府,用以居住並與朝臣商議政務。


  近來荊襄局勢緊張,南郡公府上愈發忙碌,來來往往儘是人影。


  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見一名小吏從府內出來,直奔崔宏馬車。


  崔宏精神一振,忙跳下來,快步迎了上去。


  只見來人見崔宏來到眼前,拱手行禮道:「在下奉太尉之命,特來通知大人進府。」


  總算等來了好消息,崔宏忙問小吏:「在下去哪兒見南郡公?」


  「眼下朝會快要結束,太尉讓大人去隔壁廂房等候。」


  崔宏忽然覺得有點兒不對,忙問:「難道不在朝會上召見在下嗎?」


  來人笑道:「不用!太尉準備在朝會結束后,再與大人見面。」


  當下崔宏吩咐侍衛拿出十枚銀元送給眼前小吏,頓時讓對方暗暗咋舌。


  隨著河西越來越強大,其發行的五銖錢、銀元也漸漸流通各地,成為硬通貨。


  臨來前,雍王可是給了他一大筆錢,專門讓崔宏用來上下打點。


  別看眼前小吏官職卑微,但其能任通傳之責,背景肯定也簡單不到哪兒去。


  確如崔宏所料,眼前小吏乃殷仲文族人,不然他也不會對崔宏客客氣氣。


  在眼前小吏引領下,崔宏進了南郡公府,並來到廂房等候。


  殊料,他剛踏入廂房,就聽到隔壁傳來激烈地爭吵聲。


  原來此間廂房與隔壁朝會所在地,僅僅是一牆之隔。


  崔宏隨便找了位子坐下,開始閉目養神。


  連日來,奔波不斷,可算是累壞了他。


  讓他不得不抓緊時間養養神,以好應對接下來桓玄責難。


  此時,隔壁為了與河西開不開戰已吵翻了天,雙方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


  桓玄坐在上首,面色陰沉,其心思早已不在朝會上,而轉移到了崔宏身上。


  說實話,雖然這一次桓玄對河西插手南陽很是不滿。


  但事後衛朔第一時間派崔宏來姑孰請罪,多少讓桓玄心中好受幾分,覺得小老弟衛朔還是挺看重他這個老大哥。


  或許是看出桓玄神思不屬,大家吵了半天便漸漸住了嘴。


  而隔壁崔宏,剛開始他還用心聽了幾句,後來實在是太辛苦,竟坐在那兒昏昏欲睡。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被人輕輕搖醒,睜眼一瞧竟是殷仲文,原來朝會已結束,桓玄召他進去問話。


  崔宏不敢怠慢,跟著殷仲文快步向隔壁走去。


  途中,殷仲文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提醒道:「太尉態度似有緩和,接下來便看你的啦。」


  「只要河西誠懇認錯,讓太尉挽回面子,則心愿可成。」


  「哦,多謝殷大人提醒。」


  來到朝臣們商議軍國大事之地,崔宏發現現場坐了不少人。


  除了桓玄之外,王謐、羊孚、桓謙等幾位朝廷重臣也悉數在場。


  崔宏不敢怠慢,忙上前躬身行禮道:「參見太尉。」


  或許是被近來政事攪擾,讓桓玄看上去精神上有些倦怠。


  他擺擺手,示意崔宏站到一邊。


  此時大廳內氣氛肅穆,所有人都盯著崔宏。


  桓玄先定定地看了一眼崔宏,扭頭對殷仲文吩咐道:「你來問話!」


  殷仲文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桓玄姐夫,負責代桓玄問話。


  殷仲文輕咳一聲,緩緩對崔宏道:「崔大人,河西一向與江東交好,雍王與南郡公之間更是交情莫逆。」


  「這次你們為何執意跟朝廷作對,肆意插手南陽紛爭?」


  「殷大人此言差矣!」


  「河西無意跟朝廷對抗,更不願跟南郡公刀兵相向。」


  「此次出兵南陽,實在是迫不得已。」


  「莫非你們有苦衷?」殷仲文很配合地問道。


  「然也!」


  「雍王接到密報,得知若河西不出兵南陽,庾仄等人將轉投南燕慕容德。」


  「雍王擔心胡虜插手,讓局勢變得複雜。」


  「遂來不及與南郡公溝通,便急忙遣兵南下。」


  「誰料前線主將禿髮傉檀原是胡虜出身,不了解雍王與南郡公之間情誼。」


  「冒然與荊州軍發生了衝突,致使荊州軍折損千餘人。」


  「當雍王知道時,事情已經發生,根本來不及阻止。」


  「不得已,雍王只好派在下親來向南郡公請罪。」


  崔宏此言一出,現場一片寂靜。


  大部分人雖然都知道對方在胡扯,卻沒人敢站出來戳穿。


  大家反倒都希望桓玄能接受這番說辭,儘快與河西達成和解。


  這時崔宏又沖懷中掏出一份請罪書,雙手呈給桓玄。


  「雍王職責所在,暫時不便離開,這是他親手所書請罪奏摺,還請太尉一覽。」


  桓玄接過來,默默打開,卻見信中衛朔痛斥己身,並再三向他表示歉意。


  不管信中所言是真是假,起碼讓桓玄看到了衛朔認錯態度良好,心中滿腔怒意又消減了幾分。


  雖然不準備跟河西繼續死磕,但桓玄也得考慮如何消除不利影響。


  不能讓外界以為他桓玄怕了河西,這不利於將來他維持己身聲望,更無助於將來謀划大業。


  於是,桓玄忽然俯下身子,盯著崔宏問:「本公可以不再追究宛城衝突責任,但不知直元打算怎麼讓我挽回聲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