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544章 請旨平叛

第544章 請旨平叛

  p

  隆安元年,金秋十月,桂花如期迸放,秋天的腳步正悄然來臨。


  秋風吹過渭水兩岸、關中平原,田野中留下一片金黃色,又到了收穫的季節。


  在洛水岸邊,數百名侍衛精騎分散開來,團團守護著一頂碩大帳篷。


  在帳篷內,雍王衛朔正聽崔宏、韋道福等人彙報各地秋收事宜。


  春種秋收歷來為農桑大事,備受歷代統治者重視。


  婚禮過後,衛朔立即將重心放在指導秋收上。


  為了顯示他重視農桑之意,他還帶著崔宏、韋道福、胡藩、康龍等人四處視察。


  有時夜幕降臨,錯過了城池鄉鎮,他不得不在野外露宿。


  像眼前一樣,隨便找塊空地,紮起帳篷,布置成一個簡單的營地。


  大帳內,衛朔揉揉太陽穴,看著面前送來的又一疊公文,不由苦惱地嘆了一口氣。


  別看內閣已承擔了大部分政務,但仍有快馬將各種公文絡驛不絕地送到他手上。


  每天崔宏、韋道福帶著胡藩、鄭燁等秘書郎們,將文件一一分門別類,按輕重緩急依次送交雍王處理。


  最後眾人還要將衛朔處理好的文件,再轉交給等候信使,由其負責送達各方。


  地盤大了,勢力大了,雖然風光了,但肩上擔子也更重了。


  衛朔強打精神,將注意力集中放在公務上。


  一時之間,整個大帳內寂靜無聲,只有沙沙翻動紙張的聲音。


  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帳簾掀起,康龍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進來。


  「大王,歇息一下,先吃點兒東西再批閱文件。」


  衛朔扭動幾下酸疼的脖子,鼻頭聳動頓時聞到一股烤肉香味兒,不由感到飢腸轆轆。


  他合上公文,看著托盤中的幾碟小菜與一大塊烤肉,不由笑道:「還挺豐盛嘛,這烤羊肉是你去打來的?」


  「嗯,末將帶著幾個侍衛搜遍了方圓數里山林田間。」


  「其他人都有嗎?」


  「有,都有!人人有份。」


  「嗯,如此最好!」


  「出去后告訴大家再堅持一下,等秋收結束,我等便可回長安好好歇息一下。」


  說完衛朔便不再廢話,說實話他確實也餓極了,當下拿起烤肉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功夫,他就消滅了一大塊兒烤肉,忍不住打了個飽嗝兒。


  正當衛朔想飯後小憩一二,不料一抬頭卻見崔宏快步闖入大帳。


  他手上舉著一份急報,滿頭大汗道:「大王出大事了,蜀地亂了!」


  「真的?!」


  剛填飽肚子的衛朔一躍而起,一把搶過急報,展開快速瀏覽起來。


  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喃喃自語:「時機終於成熟了……?」


  「主公,今蜀中各方已打成一鍋粥,河西南下機會來了!」崔宏目光灼灼道。


  「以玄伯公之見,接下來河西該當如何?」


  「最好先肯定要徵得朝廷同意,如此殿下才能名正言順地調兵南下。」


  「當然了,黑線不能被動等朝廷旨意。」


  「反正之前大王已秘密在秦嶺一線布置了兵力,如今可以讓眾將開始行動了。」


  「嗯,玄伯公所言甚和我意!」


  「你即刻替孤擬一道奏摺,向天子請旨平叛。」


  「另外,再給穆之去一道密信,讓他去找王謐,務必讓王謐說動桓玄。」


  ……


  當河西使者急速趕往建康時,益州局勢正一步步惡化。


  毛璩得知譙縱發動兵變殺害了毛瑾,忙調兵遣將,準備平定叛亂。


  他先派參軍王瓊領三千兵為前鋒,又派兄弟毛瑗領四千兵為後應。


  然出乎毛璩預料的是,兩路官軍竟中了譙縱奸計,遭遇叛軍伏擊。


  大戰過後,七千兵馬折損大半,只剩下兩千多人退入成都。


  與此同時,侯暉、譙明子等叛軍將領已率大軍進抵成都近郊,包圍了城池。


  不得不說,大晉這些年在蜀地還真不怎麼得人心。


  除了少數人心向晉室外,大部分僚人、氐人,甚至晉人都站到了叛軍一邊。


  如此內憂外患之下,官軍怎麼可能守得住成都?

  在譙縱、侯暉等人引誘下,城內一些將領見事不可為紛紛暗通叛軍。


  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城中內應悄悄打開了城門,將叛軍迎入成都。


  猝不及防之下,守城士卒很快被叛軍像切菜砍瓜似的統統殺死。


  毛璩、毛瑗等人來不及躲避,不幸都被叛軍殺害。


  幾天後,譙縱入城,自稱蜀王,在成都開始設置百官、稱孤道寡。


  他任命譙供為益州刺史,譙明子為巴州刺史,率部眾五千,以防江東。


  ……


  封疆大吏被害,朝廷上下格外震怒,但由於桓玄忙著搜捕會稽王餘黨,無暇顧及益州。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桓玄巴不得毛璩被殺,因為這樣一來便少了一個反對他的藩鎮。


  但桓玄心中也明白,對益州叛亂絕不能姑息,不然將有損他威望。


  不過,眼下桓玄根本無力應對益州之亂,只能眼睜睜看著譙縱割據蜀地。


  正當桓玄束手無策時,雍王請戰奏章進了建康,引起內外一片嘩然。


  桓玄拿不定主意,遂召集王謐、羊孚、殷仲文、卞范之等心腹商議對策。


  「雍王請旨南下平叛,對此爾等有何看法?」


  「這個……」卞范之凝眉道。


  「雍王乃當世梟雄也!」


  「其請旨南下,絕非僅僅是為了幫朝廷平定叛亂,臣覺得他十有八九看中了天府之國。」


  其他人紛紛附和卞范之,而桓玄聞言則不置可否。


  說實話桓玄才不關心益州歸屬,哪怕最終被叛軍或者河西佔去也行,總比落到毛璩手上用來反抗他好。


  但他能這樣想,卻不能這樣做。


  畢竟眼下他已入主建康,本身代表著朝廷,若對此不聞不問,絕對有損其威望。


  旁邊王謐看了一眼桓玄,又想起劉穆之曾交代過的話,他開始鼓動三寸不爛之舌。


  「譙縱、侯暉原本皆為朝廷官吏,今其舉兵造反,無疑是給南郡公您臉上抹黑。」


  「想當初,您為何起兵清君側?不正是因為會稽王父子無能,坐視東南大亂嗎?」


  「若是您也任由蜀地叛亂四起,那將來難保不會有人將南郡公您當成會稽王父子啊。」


  王謐此言一出,現場頓時陷入死寂,連卞范之也是皺眉不語。


  桓玄則凝眉細想,覺得王謐所言有理,不由暗暗思忖:「如今尚有劉裕這個勁敵在,萬一他以此為借口起兵,豈不壞了大事?」


  「但如果據此出兵平叛,成功了還好,若是不幸兵敗豈不自墜聲勢?」


  當桓玄左右為難之際,卻聽王謐又道:「如今南郡公初入京師,各方局勢尚且不穩,不宜冒然出兵伐蜀。」


  「不若順勢允了雍王所請,一來借河西之力平定叛亂。」


  「二來若是雍王接了聖旨,也正好藉機向外界表明,他是站在您這一邊。」


  「如此既免了大軍遠征之苦,又能借雍王虎威震懾宵小,不是一舉兩得么?!」


  「著啊!稚遠兄此言大善。」桓玄大喜道。


  「本公這就給直元下旨,讓他即刻南下平定叛亂。」


  見桓玄拿定了主意,其他人自是不敢有異議,紛紛表態支持。


  唯卞范之覺得不妥,但他又沒有更好辦法,只好暫時保持沉默。


  直到聖旨被擬定,王謐心中才長長鬆了口氣,總算不負劉穆之重託。


  朝廷旨意很快到了長安,至此衛朔已掃平了全部障礙,誰也無法阻止河西南下取蜀。


  河西兵馬紛紛雲集秦嶺一線,兵鋒直指漢中、蜀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