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532章 桓玄南來

第532章 桓玄南來

  p

  在一片紛紛擾擾當中,吐谷渾首領視羆兒子樹洛干、柔然可汗郁久閭社侖兒子車鹿會、康居、大宛等藩屬使節陸陸續續抵達長安。


  與此同時,南郡公桓玄亦帶著數名心腹進入關中。


  馬車在寬闊又筆直的水泥路不斷前行,桓玄透過車窗,望著道路兩側成片的麥田,彷彿來到了另一番天地。


  「衛直元果真不凡,收復關中距今不過才兩三月,各地就已有了翻天覆地般大變。」


  「主公有所不知,如今河西獨霸絲綢之路,每年光是對外貿易,便可白得百萬貫暴利。」


  「像琉璃、棉布、炒茶、瓷器等這些暢銷天下的奢侈品、日用品,全都出自河西。」


  「有了錢,想辦什麼事自然容易許多。」


  「就拿腳下這條從武關直達長安的直道來說,沒錢怎麼建得起來?」


  看著殷仲文滿臉艷羨之色,桓玄眼底閃過一絲陰鬱。


  別看桓玄與衛朔之間交情不薄,但涉及到天下霸權之爭,攀什麼交情都白扯。


  河西實力越是強大,桓玄心中越是忌憚,越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次他執意輕車北上,明著是向衛朔賀喜,實則想探探衛朔口風,最好能說服對方在荊揚之爭中保持中立。


  殷仲文見桓玄臉上露出一絲憂慮,忙笑著安慰道:「主公也無需過於擔憂,哪怕最終不能說服雍王保持中立,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為何?」


  「因為目前河西也不具備插手江東的實力。」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如果吃得太快、太多,就會容易噎著、撐著。」


  「河西在短短數月內,雍王滅了後秦、趕走了慕容德、戰敗了拓跋珪,佔了整個雍州和大半個司州。」


  「而這恰恰正如一個人吃飯吃撐了一樣。」


  「眼下河西最需要什麼?不是急著去擴張,而是停下來好好消化一下那些新地盤。」


  「不然,雍王為何不趁著鄴城大捷直接揮兵河北?」


  「所以主公大可放輕鬆下來,不要讓河西看出您有求於人,以免被人家窺破而獅子大開口。」


  桓玄沉默半晌,最後嘆息一聲道:「本公儘力而為吧。」


  ……


  皇宮內,新任尚書右僕射崔浩快步走到偏殿外,向守在外面的康龍問:「大王在嗎?」


  「在!」康龍點點頭道:「大王早有吩咐,讓僕射來了直接進去。」


  崔浩微微頷首,信步走了進去。


  偏殿內,衛朔正跟宋繇、張湛等人商議婚禮細節。


  隨著各方賓客陸續抵達,長安城內喜慶氣氛日益濃厚。


  而凡事又是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官府必須做好提前安排。


  正當眾人討論得興起時,崔浩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參見大王。」


  「伯淵來了,請坐。」衛朔笑著請崔浩坐下,並吩咐侍衛上茶。


  「剛剛孤與體業、仲玄等人商議了一下婚事細節。」


  「哎呀!這才發現婚事好麻煩,真是讓孤痛並快樂著。」


  「哈哈哈!」眾人聞言一陣爆笑。


  待玩笑過後,崔浩向衛朔微微欠了欠身。


  「主公,臣剛剛接到急報,稱桓玄已過武關,預計明日上午將抵達長安。」


  「桓玄南來說明荊州起事在即,不過這正是我們所期盼的。」


  衛朔默默點頭,崔浩說得極對,桓玄作亂對河西最為有利。


  惟其如此,河西才有機會去打益州、打中原主意。


  如今桓玄親自北上,顯然是要爭取河西支持,最不濟也得讓河西保持中立。


  旁邊張湛亦笑道:「殿下,這是好事啊!」


  衛朔負手在殿內來回踱步,他不僅要考慮自身,還要考慮正在東南平叛的劉裕。


  在他的影響下,劉裕提前登上了歷史舞台,擁有的實力遠比歷史上強大的多。


  在殿內轉了幾圈,衛朔又一屁股坐下,看向崔浩問:「伯淵認為劉裕會有何反應?」


  崔浩捏著下巴笑道:「殿下有沒有想過,劉裕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平定東南叛亂?」


  衛朔略一沉吟,似有所悟道:「難道不是因為天師道實力太強之故??」


  「這只是其一!」崔浩微微一笑道。


  「劉裕可不是暮年的劉牢之,其正值壯年,其精力、謀略乃至個人勇武都正在巔峰之態。」


  「他麾下新軍也不是腐化墮落的北府舊兵,兩者戰鬥力更不可同日而語。」


  「但如今將近一個多月過去了,劉裕除了奇襲餘姚成功外,竟再無其他動靜。」


  「當然了,這也可以說是天師孫泰過於狡猾,沒有給劉裕絲毫可乘之機。」


  「然屬下覺得,劉裕這樣慢騰騰平叛的真正原因卻並非如此,他好像在刻意等著什麼。」


  「主公一向睿智,不知可能猜到劉裕在等什麼?」


  殊料,不等衛朔開口,旁邊宋繇便脫口而出道:「他也在等桓玄舉兵。」


  ……


  翌日巳時,當桓玄看到衛朔親出長安五里迎接他,頓使其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他親熱地上前拉著衛朔,唏噓不已。


  「直元,別來無恙乎?」


  「時間過得可真快,當年江陵一別,眨眼之間已是四載過去。」


  「哈哈哈,南郡公卻是風采依舊啊。」


  長安城外,衛、桓兩人旁若無人般寒暄起來。


  忽然,桓玄湊到衛朔耳邊,低語道:「直元,某這一次可是專為求援來了,你可莫要推辭啊。」


  衛朔不動聲色道:「孤與南郡公相交莫逆,但有所求,儘管直言,我一定鼎力相助。」


  「哈哈哈,直元果然爽快!」說著桓玄轉身一指殷仲文、桓石康、胡藩等人。


  「他們三位皆是荊州才俊,此次跟隨本公一路北上,專為來見識見識直元風采。」


  殷仲文、桓石康、胡藩等人不敢怠慢,忙上前躬身施禮道:「在下等見過雍王殿下。」


  「站在中間那人是殷仲文,乃本公姐夫,目前在府上擔任證議參軍一職。」


  「殷參軍右邊那人乃本公堂兄桓石康,也是一員虎將。」


  「至於左邊那個年輕人,名叫胡藩,乃本公府上參軍。」


  「胡參軍出身關隴世家安定胡氏,他這一次來長安是想順便回故里掃墓,不知方便可否?」


  衛朔滿面笑容,目光從殷仲文、桓石康、胡藩諸人面上一一掃過。


  尤其掃過胡藩時,眼中頓時放出炙熱光芒,這位可是滿腹韜略的大才。


  「哈哈哈,歡迎諸位到長安來。」


  「請胡參軍放心,一切但憑個人喜好,來去自由。」


  衛朔爽朗一笑,大手一揮引著荊州諸人緩緩步入長安城。


  當天晚上,衛朔在皇宮設宴款待桓玄。


  整個宴席上只有桓玄、衛朔、殷仲文、崔宏等寥寥數人。


  雙方賓主坐定,衛朔舉起酒杯,笑道:「孤以薄酒一杯,聊表心意。」


  桓玄優雅地拿起酒杯,將酒水輕輕地喝入腹中,望著衛朔慨然道:「關中一戰,可謂天下皆聞直元英名。」


  衛朔微笑不語,沒有接桓玄的話,而是坦率地問:「說正事吧,不知此次南郡公親來所為何事?」


  桓玄一怔,沒想到衛朔這麼直接。


  他猶豫了一下,試探著問了一句。


  「直元,你認為當今朝廷如何?」


  「孤乃外藩諸侯,怎好評價當今朝廷?」衛朔為難道。


  眼看衛朔始終不輕易吐露內心真實想法,桓玄不由著急起來。


  旁邊殷仲文看到這一幕,便替桓玄問道:「今朝野內外皆言會稽王專權,難得殿下沒有聽說一點兒風聲?」


  衛朔眨了眨眼睛,不緊不慢道:「倒也聽說了一些傳聞,但具體如何卻還不得而知。」


  「假如南郡公起兵清君側,不知雍王準備站在哪一方?」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寂靜,桓玄、殷仲文等目光炯炯地盯著衛朔。


  眾目睽睽之下,衛朔不慌不忙夾起一塊魚肉放在嘴裡細細品嘗。


  等將口中美食咽下之後,他才字斟句酌道:「只要不推翻晉室江山,某便不聞不問。」


  「此乃直元真心話否?」桓玄激動道。


  「當然!孤與南郡公相交莫逆,還能說謊不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