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502章 黑雲摧城

第502章 黑雲摧城

  p

  一片青藍色天空中,幾片桔紅色的朝霞稀稀疏疏地分佈在遠方天際。


  慢慢地,朝霞的範圍擴大,悄然將東天空染地通紅。


  在晨曦中,王鎮惡率領步兵主力浩浩蕩蕩地開到了滏口關下。


  滏口關,乃滏口陘東邊隘口,與壺關一東一西屏護滏口陘要道。


  此時,滏口關城門大開,河西眾將悉數入關休整。


  剛一抵達滏口,王鎮惡立即將守軍都尉召來,詢問軍情。


  「襄國、邯鄲情況如何?毛校尉可曾派人求援?」


  「稟都督,毛校尉已於數日前帶三千人,搶在魏軍之前進駐邯鄲。」


  「而魏軍在襄國城有兩萬餘人,由魏將拓跋烈統帥。」


  「雖然眼下魏軍尚未侵犯邯鄲之意,可若是鄴城局勢危急,拓跋烈部勢必將南下。」


  「如此一來,邯鄲豈不要首當其衝?毛校尉能否擋得住敵軍?」王鎮惡皺眉道。


  為了爭奪鄴城,魏王拓跋珪明暗共布置了三手。


  其一是先期潛入鄴城的叔孫建;其二則是由趙郡南下、佔據了襄國的拓跋烈。


  而最後一步殺招自是由信都秘密南下,直插鄴城的於栗磾。


  這三路魏軍相互配合,分工各不相同。


  據王鎮惡推測,拓跋烈南下既為吸引河西注意,又是鄴城會戰的後備兵力。


  萬一鄴城局勢惡化,拓跋烈定會率領麾下騎兵援救鄴城。


  只是讓魏國措手不及的是,河西軍搶先佔了邯鄲,為日後魏軍南下蒙上一層陰影。


  作為本次會戰的主帥,王鎮惡認為聚殲鄴城、信都魏軍已屬不易。


  因此,他絕不希望拓跋烈南下參戰,故邯鄲防務就變得尤為重要。


  「這個……」滏口都尉猶豫不定道。


  「怎麼?你認為毛校尉守不住邯鄲?」王鎮噁心下一沉道。


  「都督有所不知,當初我軍攻打邯鄲時,不小心將城牆轟塌了。」都尉摸摸鼻子,頗為懊惱道。


  「當時守軍死也不讓我軍進城,校尉大人他沒辦法,就用投石機轟了幾下。」


  「殊料,邯鄲城牆年久失修,竟一下坍塌了。」


  「雖然成功將守軍嚇跑,但也給我軍守城帶來不小麻煩。」


  「好在敵人沒有馬上進犯,給了我軍修復城牆機會。」


  「想必都督也清楚,剛修復的城牆肯定不太牢靠。」


  「即便魏軍沒有大型攻城器械,也足以對邯鄲構成威脅。」


  王鎮惡斟酌了一下問:「唔……毛校尉那邊怎麼說?」


  「校尉大人倒是信心十足,表示一定不讓魏軍越過邯鄲南下。」


  「既然這樣,那就讓毛校尉負責邯鄲一切防務。」王鎮惡當機立斷道。


  王鎮惡敢把邯鄲交給新人毛德祖,自不是盲目自大,而是深知毛德祖底細。


  此人一加入河西就受到大都護極大褒揚,稱其為當世第一擅守大將。


  雖然毛德祖本人連連謙虛,其餘眾將也多有疑慮,但王鎮惡卻深信不疑。


  這麼多年來,大都護看人識人從未出過差錯。


  多少曾默默不聞的人才,是經大都護簡拔而得以名傳天下。


  王鎮惡並未在滏口過多停留,稍事休整后,即刻趕赴六十裡外的鄴城。


  倒不是他不想繼續待下去,而是擔心魏軍懷疑。


  畢竟,按正常邏輯推算,河西軍自是該急著接收鄴城才對。


  ……


  與此同時,魏冠軍將軍於栗磾率領三萬魏軍鐵騎已悄然離開信都,南下進入司州境內。


  於栗磾,代郡鮮卑人,擅使一桿黑矛,武藝超群。


  其在馬上可以左右開弓,有萬夫不當之勇,與拓跋虔並稱為魏國兩大猛將。


  歷史上,於栗磾歷仕道武、明元、太武三朝,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


  劉裕北伐後秦時,也曾對駐紮在黃河邊上的於栗磾很忌憚。


  於栗磾雖然勇猛強悍,但並不莽撞,反而臨事善決斷,而這也是拓跋珪將率軍進襲交他負責的重要原因。


  眼看天色已晚,又一個白天將過去,於栗磾站在大帳前,焦急地望著西南方。


  算上今天,他已隱蔽待命了五天,卻一直沒有接到鄴城方面絲毫訊息。


  為了避免被河西發現,於栗磾不敢距離鄴城太近,只能跑到百裡外的列人(今肥鄉)。


  不知怎的,他最近總是感到一陣心驚肉跳,對鄴城會戰隱隱有一種不妙預感。


  忽然間,有一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


  於栗磾不等來人到跟前,急忙上前一把拉住對方問:「可是鄴城來消息了?」


  來人點點頭道:「小的奉叔孫將軍命令,特來通知將軍,河西軍已出滏口陘,還請將軍即刻南下鄴城。」


  於栗磾再不猶豫,將心中那絲隱憂壓下,翻身上馬喝令道:「大軍出發!」


  由於魏軍早嚴陣以待多時,結果一盞茶功夫大軍已收拾妥當。


  隨著於栗磾一聲令下,三萬魏軍鐵騎離開了列人,浩浩蕩蕩向百裡外的鄴城進發。


  鄴城,由於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更曾做過後趙都城,故城牆修建得十分高大堅固,可謂是易守難攻。


  於栗磾相信,只要叔孫建守住鄴城,他就有把握擊破城外河西軍,以雪朔方慘敗之恥。


  ……


  羊腸坂道乃白徑一部分,是從東南出晉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坂道穿行於崇山峻岭懸崖峭壁之間,曲折蜿蜒,盤旋迴環,好似羊腸一般,故得名為羊腸坂道。


  羊腸坂道之險要不言而喻,道路寬處可通車馬,道路狹隘之處,僅能容一人一騎通過。


  漢末,魏武曹操平定高幹,由於坂道路途艱險,觸景生情下,無比感慨地寫下了著名的《苦寒行》。


  檀道濟率騎兵進入白陘后,並未南下共縣,再經汲縣、朝歌、盪陰,前往鄴城。


  而是中途經羊腸坂道轉而向東越過太行山,進入後世林州盆地,即林慮縣。


  他這樣做自是為了隱蔽行藏,若是河西軍大搖大擺出現在黃河北岸汲郡,很有可能會被燕軍獲悉行蹤。


  而魏燕又已暗中勾結,燕軍知道了,就等於魏軍差不多也知道了。


  檀道濟率騎兵一路疾馳,用了數日才順利翻越太行山,殺到林慮城下。


  林慮(今林縣)是一座古老城池,戰國時稱中牟,曾做過趙國都城,漢時改稱林慮。


  檀道濟勒住戰馬,遠遠打量著林慮縣城,但見城門緊閉,城牆上豎著燕國大旗。


  幸好眼下燕軍主力已大舉南下,城內守軍並不多。


  不然,對沒有任何攻城器械的騎兵而言,恐怕也有些麻煩。


  且經過觀察,檀道濟還發現,城內守軍並未想到河西軍會兵臨城下。


  他猛地一揚馬鞭,下令道:「大軍圍殺上去!記住,不得放走一個敵人。」


  一聲令下,數萬騎兵一起動手,頓時將林慮縣包圍地水泄不通。


  在漫天喊殺聲中,守軍眼睜睜看著河西軍將數百守軍迅速給吞沒。


  一炷香后,喊殺聲漸漸平息下來,檀道濟率軍悄無聲息地進駐到林慮城內。


  沒有人大聲喧嘩,連戰馬似乎也受到影響,比往日更沉默了一些。


  假若不是沿途看到一些鮮卑人屍體,恐怕誰也不會想到,這裡剛剛結束一場廝殺。


  拿下林慮后,檀道濟即刻向鄴城方向派出遊騎斥候,查探大戰進展情況。


  當晚,他接到斥候彙報,左司馬王鎮惡親率三萬步兵即將抵達鄴城。


  也就是說,一場事關鄴城歸屬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而敵我雙方近十萬大軍雲集鄴城,大戰一觸即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