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467章 河北變局

第467章 河北變局

  一  p

  公元396年,三月下旬,此時魏燕聯軍已經圍困中山達半月之久。


  面對近二十大軍圍城,城內人心惶惶。


  除了慕容鮮卑外,其他胡虜並不想再繼續頑抗下去。


  於是,西河公庫縟官驥欲本部三千人暗通拓跋珪,卻不幸被慕容麟察覺。


  雖然慕容麟最終誅殺了庫縟官驥,盡滅庫縟官家族,平息了叛亂。


  可庫縟官氏乃烏桓大姓,庫縟官驥更是烏桓人代表。


  慕容麟此舉無疑將烏桓人徹底推到了自己對立面,進一步削弱了手中力量。


  另外,庫縟官驥之死,讓漢氐兩族感受到威脅,遂不得不相互結盟,以為自保。


  與此同時,城外拓跋珪加大了對中山內各方勢力的招撫力度。


  為了顯示他絕無屠殺俘虜之意,拓跋珪還故意再釋放掉數百被俘後燕士卒。


  後來拓跋珪發現,在聯軍不斷緊逼下,慕容麟看守嚴密,城內軍民即使想投降,也沒有辦法。


  於是,他決定再度撤圍中山,以讓城內慕容麟放鬆警惕。


  與此同時,他又秘密派人潛入城中,開始引誘城內軍民投降。


  四月初七,魏王拓跋珪下令魏軍騎兵於城外示威一番后,消失在守軍視野當中。


  撤離中山後,拓跋珪率軍再度回到魯口,並督促東燕慕容盛提供糧草。


  拓跋珪離去之後,給了慕容麟一個錯覺,讓他以為魏軍已無力攻下中山。


  自以為外敵不足為慮,他開始將精力放在了整頓內部上,以防再發生叛亂。


  隨後慕容麟以庫縟官驥同黨名義,前後誅殺了數百各族首領、貴族、將領。


  其中還包括了鮮卑人可足渾潭,可足渾氏不僅是前燕舊族,還是鮮卑大姓。


  如此一來,慕容麟不光得罪了漢氐烏桓等族人,又惹得部分鮮卑人不滿。


  這時,隨著常山被困日久,城內糧食日益緊張起來,守城漸漸變得不現實。


  為了籌集糧食,慕容麟不得不派人四面出擊,以劫掠鄉間糧食。


  拓跋珪雖然遠在魯口,卻一直在關注中山消息,即派遣長孫肥率七千騎兵奔襲中山。


  雖然長孫肥一度攻入了中山城外城,可最終因長孫肥被流箭射成重傷,不得不撤退。


  四月中旬,已斷糧多日的慕容麟親率兩萬多人出奔中山,南下進攻新市(今正定縣)。


  當慕容麟一出中山,拓跋珪就接到了斥候密報,他立即率軍西進。


  魯口在新市以東兩百裡外,要比中山到新市稍微遠一些。


  不過,由於拓跋珪所部全是騎兵,結果他比慕容麟搶先抵達新市。


  拓跋珪率軍進駐新市,慕容麟則不得不退守泒水,並依託漸茹澤防守。


  四月十七,拓跋珪親率魏軍直抵燕軍大營,與燕軍在義台(河北省新樂縣西南)決戰。


  最終,魏軍大破燕軍,斬殺了九千多級。


  慌亂之中,慕容麟只能帶著妻兒家小狼狽逃往西山,並輾轉南下投奔鄴城慕容德。


  義台之戰之後,城內再無可用之兵,中山城就象一顆熟透的果實一樣,順利落入到拓跋珪囊中。


  大戰後不久,魏軍順利攻克中山。


  其中後燕公卿、尚書、將吏、士兵投降者,共計數千人。


  拓跋珪採取了寬大的政策,一律赦免其罪,不予追究。


  佔領中山之後,拓跋珪即讓拓跋烈率三萬騎兵南下,準備南下進攻鄴城。


  正在這時,原本與魏國親密無間的東燕,開始頻頻越過邊境,派兵襲擊魏國新占郡縣。


  在此次滅亡後燕行動中,由於慕容盛刻意懈怠,最終後燕只得了高陽一地。


  其他諸如常山、中山、巨鹿、博陵四郡皆落入魏國手上。


  分贓不均加上雙方原本就有讎隙,在沒了慕容麟這個共同敵人後,東燕與北魏關係漸漸緊張起來。


  只不過,眼下拓跋珪尚未騰出手來對付慕容盛罷了。


  慕容盛自然不甘步慕容麟後塵,於是開始暗中整頓兵馬,計劃與魏反目。


  這時,北燕使者乘坐河西水師戰船,繞過幽州,在冀州東部上岸,輾轉來到信都。


  慕容盛向使者打聽遼東消息,北燕使者告訴東燕上下,稱慕容會已率軍南下幽州。


  得知遼東燕軍已奪取了漁陽城,打開了南下幽州通道,慕容盛不由大喜過望。


  他當即決定向北聯合慕容會、向南結盟慕容德,以跟拓跋珪爭奪河北。


  而也就是此時,慕容麟成功逃到了鄴城。


  為了讓慕容德收留自己,他不得不自行去皇帝號,改稱趙王。


  看到慕容麟淪落到今天這地步,慕容德心情十分複雜,既解恨又唏噓不已。


  想當年,趙王慕容麟也曾叱吒一方,在後燕建國之初立下赫赫戰功。


  不然,就憑當年其所做作為,何以得封趙王?位在諸王之上,僅次於太子慕容寶。


  只可惜此人雖然有才,卻心術不正,先告父,又害兄,最後更是犯下謀逆大罪。


  而慕容麟自知身家性命皆繫於慕容德一念之間,於是他刻意伏低做小。


  同時得知慕容德為日後出路擔憂,他還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鄴城排憂解難。


  總算看在對方還算有用的份上,慕容德強忍內心殺機,暫時收留了慕容麟。


  ……


  去年冬,慕容德採納了別駕韓卓建議,採取放棄中山、固守鄴城、西聯河西之策,成功在鄴城站穩腳跟。


  然中山陷落後,鄴城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近來,為了尋找日後出路,慕容德愁得頭髮都白了。


  哪怕他效仿兄長慕容垂舊例,自稱燕王,也沒讓他高興多久。


  正當慕容德仿徨無計時,北燕使者離開信都后,來到了鄴城,並帶來了遼東消息。


  從使者口中,慕容德得知東燕、北燕欲聯合起來共抗魏國,並邀請他也參加聯盟。


  慕容德先將使者打發下去休息,他則立即將屬下召來商議對策。


  「剛剛遼東派來使者,想跟鄴城結盟,以共抗魏國,大家都說說各自看法。」


  「遼東使者?真的假的?幽州不是已被魏國佔據,他是如何來到鄴城的?」


  「這個……據他自己說,是做船過來的。」慕容德三言兩語解釋了一下使者來歷。


  參軍劉藻說:「大王,眼下魏軍已經攻克了中山,不久必將乘勝進攻鄴城。」


  「而鄴城城內雖有大量糧草,然而城池龐大,難以固守。」


  「況且人心浮動,河西又無暇他顧,若僅靠我們自己,肯定難以守下去。」


  「不如與遼東、信都結盟,以互為援應。」


  對於結盟之議,慕容德不置可否,面無表情道:「那兩家靠得住么?」


  「慕容會、慕容盛全是毛頭小子,懂什麼行軍打仗?!」


  「萬一再像先帝那樣遭逢大敗,屆時豈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坐在角落裡的慕容麟一聽此言,立即猜到慕容德沒有與信都、遼東聯手之意。


  他眼珠子一轉道:「王叔,小侄兒以為當下我們應趁著魏軍尚未到來,棄守鄴城,並尋機南下齊地。」


  「南下青齊?」慕容德眼前一亮,忙道:「如何南下?請趙王細細道來。」


  慕容麟精神一震道:「王叔,如今隨著南朝皇帝病逝,江東即將陷入動亂。」


  「而一旦江東大亂,北方晉軍勢必將南下平叛,屆時王叔可趁機率軍渡河南下。」


  「若僥倖割據齊地,王叔就可據黃河之險抵禦魏國,如此不比滯留鄴城安全?」


  「那遼東、信都那邊該如何回復?要不要拒絕他們?」


  「不!王叔還要答應與他們結盟,只有這樣才能蠱惑信都、遼東出兵。」


  「這樣一來,魏軍勢必暫時無暇南顧,將為鄴城南下爭取更多時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