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434章 兄弟內訌

第434章 兄弟內訌

  p

  對後燕而言,慕容垂之死,無異於泰山崩塌,棟樑巨柱轟然倒地。


  也讓這個由不斷軍事勝利支撐起來的帝國,漸漸走向滅亡。


  之前已投降後燕的魏國部落聽聞慕容垂已死,竟再度轉投北魏。


  這些人棄燕歸魏不僅讓後燕形勢雪上加霜,還把慕容垂死亡消息傳回了盛樂。


  得知慕容垂已死,拓跋珪大喜過望,立即整合三軍,向南攻取中原。


  參合陂之勝雖讓北魏看到入主中原希望,可因忌憚慕容垂,始終遲遲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慕容垂終於死了,擋在魏國前面的絆腳石已不復存在。


  盛樂城,北魏王宮中,拓跋珪興緻勃勃地與鮮卑和漢大臣們商議南征事宜。


  漢族文臣、各部大人和鮮卑將領們皆興奮異常,紛紛建議即刻起兵南征。


  拓跋烈興奮地大叫道:「王兄既是草原大漠至高無上的主人,也必將是中原的主人!」


  拓跋珪微微頷首,手捶案幾,對群臣道:「寡人向著巍巍大鮮卑山起誓,一定帶領大家征服天下。」


  「等我拓跋鮮卑鐵蹄踏上中原土地之時,就是我拓跋族人君臨天下之刻。」


  現場拓跋部各個首領在拓跋珪煽動下,爭先恐後地大聲嚷道:「南征!南征!」


  ……


  公元395年十一月,拓跋珪來不及撫慰戰爭留下來的創傷,親率大軍十餘萬南下。


  由於并州已屬河西,拓跋珪不能再像歷史上那樣,從代地南入并州。


  於是,他只能像慕容垂學習,率軍沿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突襲幽州。


  十一月底,魏軍浩浩蕩蕩地進發,挾著遮天蔽日的征塵鼓行而進。


  十餘萬魏軍兵分三路,一路上旌旗招展,迤邐數百里。


  左將軍李栗率五萬騎兵為前鋒,兵鋒直指薊城。


  當魏軍兵臨幽州時,此時慕容垂之死帶來的惡果顯露無疑,各地守將、世家紛紛投降。


  以至於,大戰一開始,魏軍勢如破竹,後燕守軍或棄城逃跑,或望風而降。


  北魏再次奪取幽州,已不像第一次進入傳統農耕區域那樣不知所措。


  年青的魏王拓跋珪成熟得讓人吃驚,他舉止得體,應付自如,行事象模象樣。


  在張兗、許謙、燕鳳等漢族人才輔佐之下,拓跋珪拋棄以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時燒殺擄掠之傳統。


  不僅對各地百姓實施安撫,且還不拘一格提拔漢族人才。


  只要有才幹,不管年齡大小都可以做官,大量漢族讀書人開始充任魏國官吏。


  漢人出任各郡太守,或招撫離散,或勸課農桑。


  短短時間之內,幽州由是大安。


  結果未殺一人,未燒一房,北魏順利拿下幽州,進入中原取得近乎完美的開局。


  然奪得幽州之後,拓跋珪沒有急於再南下河北。


  因為此時他獲知了晉軍北伐消息,為了不讓晉軍坐收漁利,他只能按捺住內心衝動

  結果誰也沒想到,在魏晉兩國互相牽制下,河北竟難得地維持了一個平衡局勢。


  ……


  魏軍暫停南下,給了燕國一個喘息機會。


  然而這並未讓後燕上下團結一致抗敵,反倒給了野心家實施陰謀的機會。


  魏軍唾手得幽州,讓慕容寶大為震驚,立即召集臣下商議對策。


  面對魏軍咄咄逼人之勢,後燕滿朝文武紛紛獻策固守,竟無一人提議主動出擊。


  這也不難理解,參合陂之戰後,後燕軍事實力已遠遠不如北魏。


  唯中山尹苻謨主張主動迎擊,他認為魏軍人數眾多,且是騎兵,乘勝而進,銳不可當。


  如果放魏軍進入平原,後燕恐怕更沒有辦法抵擋,不如集重兵拒敵於國門之外。


  中書令眭邃則力主避免與魏軍交戰,主張堅壁清野。


  「魏軍以騎兵為多,奔來馳往剽悍迅速,但他們攜帶的糧草不多。」


  「陛下應該效仿之前魏國策略,高築壁壘,使拓跋鮮卑在野外找不到糧草補給。」


  「如此一來,最多不過一個月,敵人便會因糧食不濟而自行退去。」


  趙王慕容麟也同意眭邃意見,反對苻謨提出的與敵交手之提議。


  「現在魏軍有十數萬人馬,且全是戰鬥力強悍的騎兵。」


  「我軍即使有城池為依託,也沒有信心擊敗魏軍。」


  「魏軍乘勝而來,氣勢旺盛,正面鋒芒無論如何也擋不住。」


  「孤以為眼下當全面地據守中山、鄴城等城,等魏軍出現失誤時,再尋機反擊。」


  很快後燕上下形成了兩種拒敵方案,一種是主動出擊,拒敵於國門之外;另一種是堅壁清野,打持久戰。


  最後慕容寶採納了第二種建議,下令堅守大城,修城積粟,堅壁清野,和魏軍打持久戰。


  且由於慕容德、慕容農已分別鎮守鄴城、遼東,他只好將軍權交給知兵的慕容麟、慕容隆、慕容盛等人。


  應該說,趙王慕容麟提出的方案是目前最適合燕國的,與士氣旺盛的北魏軍硬碰硬必然要失敗。


  以目前燕國態勢,除非慕容垂復活過來,不然只能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


  假若幽州沒有丟失,燕國或可利用太行天險與各地要塞憑險據守,禦敵於國境之外。


  可惜現在幽州已失,冀州門戶洞開,若再冒然出擊,很有可能被魏軍騎兵突襲、全殲。


  並且魏軍尚屬於草原游牧民族,不善攻堅城,慕容麟的固守中山、堅壁清野實是上策。


  不過,慕容寶將大權盡付與慕容麟,也為接下來兵變埋下了隱患。


  當初慕容寶即位時,做了三件愚蠢的事,加劇了後燕內部紛爭。


  其一,慕容垂屍骨未寒,慕容寶便指使慕容麟殺害了庶母段元妃。


  其二,受長樂公慕容盛和趙王慕容麟挑唆,違背慕容垂遺願,放棄「多材藝、有雄略」的庶次子慕容會,改立「美姿貌,而蠢弱不慧」的嫡子慕容策為太子。


  其三,為應對北魏進攻,解決因參合陂之戰造成的兵源緊缺,慕容寶以『遁行先帝政策』為由,繼續「定士族舊籍,分辨清濁,校閱戶口,罷軍營封蔭之戶。」


  殺母、改變慕容垂生前指定的太子人選,激發了慕容鮮卑皇族內部矛盾。


  而「辨清濁、罷封蔭」的政策則遭到漢人豪強、鮮卑貴族強烈抵觸。


  如此一來,剛剛上位的慕容寶頓時站到了大多數人對立面。


  趙王慕容麟提出堅壁清野之策,固然是出於對付魏軍所需,然也有其私心在其中。


  他看得十分清楚,想要實現堅壁清野之戰略設想,必然要向各地選派重臣、大將。


  慕容麟藉機向慕容寶建議,派慕容隆、慕容盛、慕容詳等宗室鎮守彰武、渤海等郡。


  當慕容隆、慕容盛等人帶著人馬離開后,整個中山只剩下慕容麟嫡系人馬。


  這時,慕容麟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徹底撕下偽裝,赤膊上陣。


  他先派兵劫持禁衛軍將領慕容精,讓他率禁軍殺掉慕容寶,慕容精當場拒絕。


  慕容麟大怒,殺死慕容精,率親信慕輿皓出馬,闖宮弒殺了慕容寶,除掉了這位剛剛即位不到兩月的後燕新君。


  慕容寶一死,意味著後燕統治徹底崩潰,為今後後燕滅亡敲響了喪鐘。


  大敵當前,後燕上下不思禦敵,反而內亂迭生。


  公元395年冬,趙王慕容麟陰謀殺害新君慕容寶,自立為帝。


  此舉遭到後燕上下激烈反對,而慕容麟也自知不得人心,遂以殺戮統治中山,前後共有數百宗室官員被殺。


  面對慕容麟地恐怖統治,所有後燕人都希望迎回范陽王慕容德或者高陽王慕容隆、長樂公慕容盛。


  然目前慕容德、慕容隆、慕容盛分別鎮守鄴城、信都、南皮等地,一時半會兒回不去。


  沒過多久,慕容寶被害、趙王謀逆等消息傳遍了河北各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