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太子領軍
p
太元二十年,即公元395年,八月,燕軍在慕容垂指揮下,輕鬆突襲平城。
消息傳出,天下為之震驚。
徐豫一線晉軍,更是迫於慕容垂盛名,不敢輕舉妄動。
拿下平城不久,慕容垂親率大軍經軍都陘、蒲陰陘兩路回師幽州。
八月中旬,六萬燕軍將薊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隨著勸降失敗,慕容垂下達了攻城命令。
剎那間,戰場上萬箭齊發,刺耳的破空聲突兀而來,嚇得城內守軍一陣騷動。
趁著守軍驚慌不定時,燕軍吹響了全員進攻的號角聲。
在弓箭手掩護下,燕軍步卒舉著盾牌,順著雲梯殺向城牆。
城內城外喊殺聲震天,魏燕兩國為了爭奪薊城展開了激烈廝殺。
面對燕軍強大攻勢,守城魏軍不僅士氣低落,竟又爆發了內訌。
原來,當初拓跋珪安排鎮守幽州人選時,先任命奚斤為幽州刺史,后又派安排舅舅賀賴盧擔任奚斤副手。
賀賴盧仗著自己是拓跋珪舅舅,不怎麼聽奚斤調度指揮,還與幽州別駕王輔有矛盾。
奚斤在時,還能憑藉自身威望壓制賀賴盧。
如今奚斤兵敗代地,孤身逃回盛樂,導致賀賴盧沒人能壓制,遂不將王輔放在眼裡。
與此同時,慕容垂又重金收買了王輔幕僚丁建,讓其挑撥王輔和賀賴盧二人關係。
在圍城戰進行到第六天,賀賴盧軍營忽然出現火光。
丁建馬上對王輔說:「賀賴盧肯定是因為守不住薊城,在焚燒營地準備撤退。」
王輔一聽勃然大怒道:「他既不仁,休怪我不義,打開城門向燕皇投降。」
賀賴盧得知王輔暗中打開了城門,不由破口大罵,但情勢危急,只好趕快突圍。
於是,在慕容垂一系列算計下,燕軍僅僅付出很小代價便拿下了薊城。
經過這場大勝,燕軍士氣達於巔峰,全軍上下叫囂著出兵盛樂、滅亡北魏。
唯慕容垂還保持著清晰頭腦,知道魏軍主力尚在,滅亡北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他下令在薊城立下大營,將除了慕容農以外燕將召集起來,商議下一步進軍方略。
以前,因為易水慘敗之故,慕容寶對拓跋珪是畏敵如虎。
而如今,他見形勢一片大好,加上收復了幽州,不由志得意滿,竟又視敵如蟲。
在軍事會議上,他先是怒斥拓跋珪忘恩負義,隨後又向慕容垂請命率軍出擊盛樂,以徹底覆滅北魏。
儘管在討魏大戰中,慕容寶表現尚可,但慕容垂依然不敢輕易下定決心。
他環顧四周,看了一眼慕容德問:「范陽王以為如何?」
「陛下,據斥候探查,拓跋珪正率核心部眾撤往漠南,眼下盛樂幾成一座空城。」
「即使佔據盛樂,意義不大。反倒因戰線拉長,會讓大軍後勤補給困難。」
「王叔此言差矣,盛樂乃魏國王城,一旦被大燕佔據,將沉重打擊魏國軍民士氣。」
「怎麼能說意義不大呢?」
慕容寶慷慨陳詞道:「拓跋珪狼子野心,豈會甘心束手就擒?」
「他定會在漠南積蓄力量,等時機成熟再率軍南下。」
「若不趁眼前機會將其斬草除根,難保其不會死灰復燃,再度為禍北方。」
「嗯,太子言之有理!」
出乎眾人預料,竟是一向與慕容寶不對付的趙王先贊同太子之意。
不理會眾人異樣的目光,慕容麟起身朗聲道:「父皇,兒臣曾多次領兵深入草原,熟知草原地理、氣候。」
「若太子領兵北上,兒臣願從旁協助兄長,將拓跋珪擒住,並獻於父皇座前。」
雖然其他人對趙王迥異於平常的行為驚疑不定,不過慕容垂反而欣慰不已。
他認為太子與趙王在大戰關鍵時刻放棄爭端,並攜手合作,對後燕而言大大有利。
慕容垂頗為欣慰地點點頭道:「趙王有此雄心,朕心甚慰。」
可惜呀,知人知面不知心!
別看慕容麟一副乖寶寶模樣,其實內里心思歹毒著呢。
他看到後燕征魏以來接連大捷,拓跋珪行將滅亡,擔心太子立下殊勛,從而徹底失去登上皇位機會。
於是,他暗懷鬼胎,先是慫恿慕容垂放權給太子,接著又向慕容寶示好,以騙取信任。
慕容寶傻不愣登,還真以為慕容麟要向他低頭。
為了顯示自己胸襟寬廣,他大度地表示:「若得父皇信任,願以趙王為股肱。」
見狀,慕容垂微微頷首,十分高興兩個兒子和好。
然而,由於易水慘敗歷歷在目,讓慕容垂對太子領兵一事慎之又慎。
他決定先考考慕容寶,假若慕容寶應對妥當,再授其統兵大權。
「太子以為接下來魏軍去向如何?」
「回父皇,眼下拓跋珪北撤,除了避開我軍兵鋒外,也有集合漠南騎兵之意。」
「而漠南騎兵,應是拓跋珪手上最大仰仗。」
「拓跋珪很聰明,也非常了解魏燕雙方優劣之勢。」
「與燕軍多是步兵不同,魏軍則大部是騎兵,根本不善守城。」
「假若其龜縮盛樂死守,無異是以己之短攻我之長。」
「在我燕軍強大攻擊力面前,即使盛樂城內有再多魏軍,也免不了落個城破國亡之結局。」
聞言,慕容垂輕輕嘆了口氣道,「實際上,朕十分希望拓跋珪據城而守。」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鮮卑人蹤跡全無,即便拿下盛樂,依然無法根除威脅。」
「假若朕將大軍交給你指揮,你準備怎樣消滅拓跋珪?」
慕容寶精神一震,拍著胸脯道:「拓跋珪大踏步後撤,無非是想誘我軍深入腹地。」
「再利用草原之闊,拖垮、拖累我軍。」
說到這兒,他嘴角露閃過一絲冷笑,直接道:「既然拓跋珪想在草原上決戰,那孤便遂了他心意。」
「我倒要看看是拓跋騎兵厲害,還是我慕容鐵騎強。」
「只要各路大軍配合得當,不過是一群殘兵敗將,又能翻出多大浪花來?!」
「殿下豪勇,小弟願附驥尾,以效犬馬之勞。」這時,慕容麟又跳出來拍了一記馬屁。
「趙王,你也覺得太子之計可行?」
「回陛下,兒臣與太子想法一般無二,深入草原確有一定危險。」
「可只要小心謹慎,加上有熟悉嚮導帶路,便不慮中了魏軍圈套。」
「以你之見,拓跋珪會將主力隱藏在哪裡?」
「十有八九在陰山以北。」
「父皇,前套牧場乃陰山南麓水草最為豐美之地,也是魏國統治核心區域。」
「若兒臣所料不錯,拓跋珪是想以前套牧場為誘餌,引誘我燕軍北上。」
「而他在匯合漠南諸部騎兵后,在陰山以北以逸待勞。」
「等我軍長途跋涉至前套,他再憑藉騎兵快速突擊能力,繞過陰山直襲我軍。」
「父皇不如將計就計,以攻打盛樂之名,調集兵力北上前套,與拓跋珪決一死戰。」
「前套平原……那不是在河西眼皮底下?」慕容垂若有所思。
「確實如此,眼下整個河套平原被河西、北魏分佔,其中魏國僅佔了前套,后套、西套皆在河西手上。」
「九原城正好位於前套西部邊緣,是河西威懾北魏的邊防重鎮。」
「不過,父皇別忘了,眼下河西正爆發天災,根本無力插手魏燕大戰。」
「這倒也是!」
最終在慕容寶、慕容麟等人蠱惑下,慕容垂終於拿定主意。
他當即下旨,任命慕容寶為大軍統帥,以慕容德、慕容農、慕容隆、慕容麟為副,統步騎七萬大軍,拉開了滅亡北魏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