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408章 桓玄算計

第408章 桓玄算計

  p

  永嘉之亂爆發,晉室南遷,北方淪喪於胡人之手。


  雖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有志之士卻每每以北伐中原為己任。


  整個東晉一朝,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人組織、參與北伐。


  不過,東晉雖曾屢屢興師北伐,但卻始終未能恢復中原、完成一統。


  而北伐屢屢失敗之直接原因,便是內部爭權奪利所致。


  當年,桓溫北伐收復了洛陽,便虛聲要求朝廷遷都,以達到控制朝廷目的。


  而等朝廷順勢答應襲來,並授權讓他經營洛陽,要解除他交廣職務時。


  他立馬變了嘴臉,拒絕待在洛陽,只留下毛穆之兩千人守洛陽,自行南撤。


  再後來,桓溫多次與殷浩爭權,坐視前線失利,擁兵不救。


  除此之外,北伐還是世家大族滿足野心的最佳舞台。


  大多數人都是打著北伐幌子,用以擴充個人勢力。


  但不管怎麼說,北伐一直是南朝建功立業的載體,也是凝聚人心的旗幟。


  凡有野心、志向的雄傑之士,無不想通過北伐建功立業、牟取利益。


  因此,朝廷剛有北伐風聲傳出,頓時引來各方關注。


  連南郡公桓玄也是蠢蠢欲動,因為他從中看到了桓氏再起機會。


  ……


  南郡公府上,香煙裊裊,酒香撲鼻。


  桓玄正與卞范之、殷仲文、皇甫敷、馮該、索元等一眾心腹商議對策。


  「諸位,朝廷將起兵北伐,本公也想介入,只是不知該從何入手。」


  「南郡公,您萬萬不能參入此事!」


  「哦?仲文何出此言?」桓玄頗為不滿道。


  「當今桓氏深為天子忌憚,南郡公冒然自請北伐,不僅不會得到重用,反倒會讓天子以為您別有用心。」


  「更何況朝廷北伐屢屢失利,插手其中未必能落到什麼好處。」


  「以在下之見,不如置之不理,以靜觀其變。」


  殷仲文所言,讓原本興奮的桓玄一下子冷靜下來。


  他想參與北伐,除了認為北伐有助於擺脫天子壓制外,也有追慕父親桓溫之意。


  別管桓溫生前死後受過多少非議,但南朝上下誰也不能否認其功績。


  首先,是桓溫北伐才一掃南朝羸弱印象。


  又是桓溫西征蜀地,為國家開疆拓土。


  桓溫東晉一朝名副其實的中興名臣,即便這個中興名臣『臭名昭著』。


  一想到父親曾統帥十萬大軍北伐關中,桓玄除了仰慕外,只剩下滿腔不甘。


  卞范之身為桓玄首席謀主,既善於揣測桓玄心思,又足智多謀。


  他輕捋頜下三縷長須,略一沉吟,拱拱手道:「主公,臣不贊同殷參軍之意。」


  「哦?不知敬祖有何高見?」桓玄急道。


  「殷參軍有一點說得極對,主公確實不宜公開介入北伐,以免引起天子忌憚。」


  「而殷刺史乃天子心腹,又手握兵權,乃北伐之不二人選。」


  「不如藉機蠱惑殷仲堪北伐,而南郡公您則趁機奪下荊州大權。」


  聞言,桓玄眼前一亮。他暗暗琢磨了一下,果然是好計策。


  「只是殷刺史一向膽小怕事,該如何說服他出兵北伐呢?」


  「呵呵,在下自有妙計!不過,此事還需麻煩一下殷參軍。」


  ……


  當日密議后,殷仲文領了桓玄密令,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來到兄長殷顗府上。


  殷顗乃殷仲文親哥哥,目前在堂弟殷仲堪手下任南蠻校尉一職,與楊佺期共掌荊州軍事大權。


  晚上,殷顗正準備休息,忽然接到門房稟報,稱弟弟殷仲文來訪。


  按說親弟弟來訪,殷顗不說親自出來迎接,也該歡欣鼓舞才是。


  然此時殷顗卻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恨不得讓人將弟弟轟走。


  倒不是殷顗與殷仲文有什麼深仇大恨,而是兩人分屬不同陣營,他不想節外生枝。


  他弟弟殷仲文不僅是荊州土霸王桓玄心腹之一,還跟桓玄結著親,乃桓玄親姐夫。


  殷顗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決定見上一見。


  畢竟不管咋說,殷仲文都是他親弟弟,總是避而不見,於禮不合。


  「哎呀,小弟想見兄長一面真不容易啊。」


  殷顗不理兄弟暗諷,直言道:「咳咳,不知兄弟深夜求見為兄,所為何事?」


  「今日小弟來訪,專為送一場富貴與兄長。」


  「富貴?呵呵呵,免了。」


  「在下素無大志,只想做個太平官吏,平日喝喝茶、談談玄,對榮華富貴沒興趣。」


  殷顗自小見識不凡,只一聽兄弟所言,便將其所謀猜了個七七八八。


  肯定又是桓玄那邊鬧什麼幺蛾子,讓殷仲文過來『蠱惑生事』。


  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每回殷顗都予以拒絕。


  眼見兄長又要拒絕,殷仲文急忙道:「兄長莫急,且聽小弟把話說完。」


  「不知兄長近日可曾聽說什麼傳聞?」


  「什麼傳聞?」


  「哎呀,我的兄長,您不會光顧著修道讀書,連朝廷將北伐這樣的大事都沒聽說?」


  「聽說了又能怎樣?這是朝堂諸公與天子該操心的事,與你我何干?」


  「兄長此言差矣,北伐雖不涉你我兄弟,但卻跟殷刺史息息相關。」


  「仲堪?不能吧,他雖高居荊州刺史,卻跟河北相距甚遠,怎麼著也輪不到他頭上。」


  「兄長有所不知,當下天子正跟相王爭奪北伐主導權。」


  「相王有意讓譙王司馬尚之擔任大軍統帥,而天子則屬意王恭。」


  「據說,雙方為了此事正鬧得不可開交……」


  「你什麼意思?難不成你想讓殷刺史去爭大軍統帥一職?」


  「這怎麼可能?!別說相王不同意,恐怕連天子也不會答應。」


  殷顗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自家兄弟,撇撇嘴道:「呵呵,桓玄是不是覺得這樣便能將仲堪騙走?那為兄勸你還是不要再白費口舌了。」


  面對殷顗嘲笑,殷仲文不加理會,繼續攪動三寸不爛之舌。


  「小弟沒打算讓殷刺史去爭河北那一路主將之職,而是想讓他向天子建議,可以分設兩路大軍。」


  「一路按原計劃北伐河北,另一路則兵鋒直指後秦。」


  「如此一來,相王與天子各得一路,朝野分歧可立馬得到解決。」


  「分兵討伐後秦?」


  殷顗不由心中一動,他雖不贊同殷仲堪遠赴河北,卻對近在咫尺的後秦頗感興趣。


  說白來,還是北伐獲利太吸引人。


  一旦獲得成功,不管是大軍主將,還是從屬將官,幾乎都人人會升官發財。


  除此之外,殷顗之所以心動,也跟目前後秦實力衰弱有極大關係。


  甚至在他眼中,後秦比後燕還好對付(事實上也是如此)。


  咦?不對!桓玄會有這麼好心?難不成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陰謀?


  想到這兒,殷顗剛剛湧上頭的熱血又回到了原點。


  他直視殷仲文問:「桓玄派你來見為兄,肯定還有其他叮囑,你先說來聽聽。」


  嘿嘿!殷仲文嘿嘿一笑道:「兄長果然睿智,南郡公的確有所求。」


  「南郡公覺得此次北伐對荊州上下是個機會,只要能抓住,大家都會跟著受益。」


  「至此關鍵時刻,你我雙方當摒棄前嫌,協同合作。」


  「怎麼個合作法?」


  「南郡公願意全力支持殷刺史北伐關中,以建功立業。」


  「事成之後,殷刺史必須以北伐有功為由,向朝廷舉薦南郡公為江州刺史。」


  「江州刺史?」殷顗若有所思道。


  假若桓玄真去了江州,別管天子有什麼反應,起碼他堂弟殷仲堪會舉雙手贊同。


  畢竟桓玄一離開江陵,那殷仲堪面臨的壓力將大為減弱。


  只是桓玄會捨得離開荊州老巢嗎?殷顗對此表示深深地懷疑。


  見殷顗依舊猶豫不決,殷仲文不由焦急起來,有些話不經大腦,一下子脫口而出。


  「難不成兄長不願雪殷氏之恥了么?」


  殷仲文此言一出,殷顗臉色大變,隱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一下子湧上心頭。


  在前些年,殷氏曾經出了一位大名士殷浩。


  殷浩早年曾隱居十年,后受會稽王司馬昱徵召而入朝做官。


  因桓溫已坐大,為和桓溫抗衡,司馬昱開始有意栽培殷浩。


  當時桓溫已滅掉了成漢,正圖謀北伐,再建殊勛。


  而朝廷擔心桓溫北伐成功再難控制,便推殷浩主持北伐。


  永和九年(353年)冬天,殷浩以姚襄為前驅,率領七萬大軍大舉北伐。


  然而誰也沒想到,被朝野上下矚目的北伐遭到慘敗,輜重糧草盡失,士卒死傷、叛變者不計其數。


  這一敗不僅讓朝廷盤算落空,給了桓溫雄起機會,還給殷氏帶來滅頂之災。


  除了殷浩一支被桓溫滅族外,其餘族人也被禁錮不得為官,直到桓溫死後才出仕。


  而且這一敗,徹底將殷氏釘在了恥辱柱上,而殷浩也成為了當代趙括。


  自此,殷氏後人無不希望重振家族聲望,洗刷殷浩帶來的恥辱。9146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