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高昌會師
p
哈密城下,敵我近五萬餘騎兵,展開了殊死大拼殺。
激戰一日,柔然部族在死傷兩萬餘,及大汗被俘之後,終於倉皇東逃。
王買德當即下令,讓叱干阿利率六千鐵騎窮追柔然。
接下來河西鐵騎將連續追擊十幾日,大小接戰十餘次,柔然每戰必敗,唯有望風而逃。
當大戰結束時,叱干阿利已率軍深入大漠茫茫的北海,南距河西已數千里之遙。
一戰平定了柔然,給西域諸國帶來巨大震撼,為接下來全取西域奠定了基礎。
……
大戰之後,哈密城內城外一片狼藉。
當見到李恂等殘存守軍身上血跡斑斑,王買德不由慶幸不已。
哪怕大軍再晚到一刻鐘,哈密恐將不保。
「李都尉辛苦了,過後本都督將親自為爾等請功。」
「卑職多謝都督!」
李恂剛謝過王買德,誰料一扭頭,正好看見被綁旁邊的郁久閭社侖。
再一想起戰死的部下,登時胸中燃起熊熊怒火。
倉朗朗!他一把抽出橫刀,舉步上前便要斬殺柔然可汗。
沮渠男成眼疾手快,挺身而出及時攔下了李恂。
「李都尉,你好大膽,竟敢私下斬殺俘虜?!」
「若非念你剛立下殊功,本都督定饒你不得。」
王買德面色難堪,氣得渾身直哆嗦。
俘虜柔然可汗是大都護再三交代的任務,竟差點兒被李恂攪和,如何不讓他氣憤。
不料,李恂脖子一梗,不僅不認罪,反倒振振有詞道:「柔然胡主害得城內數百兄弟慘死,老子非殺了他,為弟兄們報仇不可。」
聞聽此言,王買德暗自嘆息,面容一緩,忙出言安慰對方。
「哈密守軍傷亡慘重,本都督深感痛惜!」
「等日後回到姑臧,買德必親自稟明大都護,對戰死者給予厚葬與撫恤。」
「不過,柔然可汗生死事關今後大計,在未得大都護指示前,誰也不能擅自處置他。」
「禿髮傉檀。」
「末將在。」
「你即刻帶上一千騎兵,將柔然可汗押送至玉門關,交給段都督負責。」
「轉告段都督,務必將柔然可汗安全送抵姑臧。」
「末將領命。」
王買德擔心夜長夢多,當即下令將柔然可汗送往河西。
而李恂眼睜睜看著『仇人』離開,不由氣得暴跳如雷。
王買德知道李恂出身隴西李氏,看在朔州都督李暠面上,他也懶得跟對方計較。
將哈密防務安置妥當后,王買德又馬不停蹄啟程趕往高昌。
……
十一月中旬,王買德與杜進兩支大軍成功會師於高昌。
「哈哈哈,買德,老夫恭候多時啦。」
看著頭髮花白的杜進,王買德不敢怠慢。
杜進,作為大都護衛朔恩師,十年來任勞任怨。
其先鎮涼州,再守沙州,可謂是勞苦功高。
連大都護本人都不曾將杜進當下屬看待,其他眾將誰敢怠慢?
今河西上下將杜進與楊翰並稱為河西二老,紛紛以長輩尊之。
看到王買德親來迎接,王買德與眾將遠遠下馬,恭恭敬敬立在一旁。
杜進沒有倚老賣老,上前熱情地挽起王買德胳膊,兩人比肩向城內走去。
他深知王買德頗受徒弟信任、重用,雖然加入河西不算很早,卻多次獨領一軍,負責一方面之軍事。
在河西眾將之中,除了李暠、段業等元老級人物外,也唯有左司馬王鎮惡能與之相提並論。
「臨來之前,大都護特地叮囑在下,讓我向杜將軍道一聲辛苦啦!」
「大都護說,多年來您老不辭辛苦鎮守西域,保證了絲綢之路暢通,為河西強大與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哈哈哈,直元過譽啦!」
「老夫有甚功勞?全是仰仗大都護威名赫赫。」
「當年高昌一戰,直元殺得西域諸國國主膽顫心驚,數年不敢興兵犯境。」
「這一次若非柔然人舉兵西進,佛門又從中挑撥,西域諸國國未必敢舉兵叛亂。」
「然而哈密一戰,柔然全軍覆沒,西域形勢已大為改觀,龜茲、于闐等不足為慮。」
「敢問杜將軍,接下來我軍該如何統一西域,還請將軍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不過指教談不上,倒是有一點愚見,說出來大家姑且聽聽。」
別看杜進語氣謙虛,王買德卻不敢等閑視之。
他深知杜進鎮守西域多年,對周邊形勢瞭若指掌,比他這個初來乍到者強多了。
杜進輕捋鬍鬚,悠然道:「西域原有大小數十國,只不過經過多年兼并戰爭,如今已剩下不到十國,其中以龜茲、于闐、疏勒、悅般四國最強。」
「除了悅般位於天山以北外,其餘三大強國皆在天山以南。」
「據斥候探查,在得知柔然大軍全軍覆沒之後,龜茲、疏勒、于闐、悅般等國聯軍已撤離延城一線。」
「且兵馬各歸其國,聯盟顯然已名存實亡。」
「如此說來諸國不堪一擊,西域將唾手可得?」沮渠男成眼前一亮道。
「從軍事上來說,確實如此!」
「老夫相信,以河西軍之強大兵鋒,西域諸國根本擋不住。」
說到這兒,杜進深深看了王買德等將一眼,好意提醒道:「諸位,軍事佔領並不意味著徹底征服,西域諸國距今存在了數百年,文化底蘊絕非羌氐柔然之眾可比。」
「另外,西域佛教勢力十分龐大,不剷除佛教,河西永遠無法將西域納入治下。」
王買德聞言若有所思,其實大軍出征前,大都護已暗中叮囑過他,讓他小心佛門。
如今又得杜進再三提醒,可見西域佛門真的十分棘手。
「不知杜將軍對此可有對策?」
「以老夫之見,還得從長計議,先以軍事佔領為先。」
「而後請大都護下令,徵調新天師道諸天師、道長前來。」
「配以武力為後盾,強行改變西域人宗教信仰,如此方能一勞永逸。」
「嗯,言之有理。」
……
從高昌發出的八百里加急一路向東,給河西眾人帶來了西域最新軍情。
「哈哈哈,買德果然厲害,一戰便俘虜了柔然可汗。」
「是呀,哈密一戰打得漂亮,徹底扭轉了之前不利態勢。」
「主公,你打算怎麼處置這個柔然可汗?直接殺了對方嗎?」
「不,買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俘虜柔然可汗,怎麼能一刀殺了?留著他還有大用。」
崔浩福至心靈,一下子猜到了衛朔用意。
他心中一動,眼中放光道:「主公莫不是看上了漠北草原?」
「伯淵果然睿智,一猜即中!」
見崔浩一下子猜到了自己布局,衛朔也不得不感嘆,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牛人,名不虛傳啊。
「主公布局漠北,顯然在為日後與北魏爭奪北方霸權做準備。」
「只是眼下距離北方一統尚遙遙無期,大都護難得不擔心日後柔然人脫離控制?」
「朔原本也沒抱多大希望,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至於將來……」
「呵呵,將來事,將來再說!眼下還是先談談西域吧。」
「西域?還有啥好談的?」
「柔然大軍覆滅后,西域諸國已是秋後的螞蚱,是扁是圓還不是任由河西拿捏?」
「伯淵可不要小覷西域,西域號稱萬里佛國,那裡佛教勢力之大,遠朝你我想象。」
一提起佛教,眾人紛紛面色凜然。
西域佛教之興盛,始於公元前260年,阿育王曾派遣摩訶勒棄多、末闡提至此傳教。
其後佛教於西域迅速流布,至公元四世紀左右,西域諸國皆奉佛教為國教。
眼下可以說,正值西域佛教鼎盛期。
若無意外,西域佛教盛行,要一直持續到隋唐之際。
彼時穆罕默德創穆*斯*林*於大食,以武力行教,馬蹄所至,佛教盡為所滅。
「佛教遍及方方面面,不容小覷。」
「河西若想征服西域,則必須解決佛教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