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193章 決策南征

第193章 決策南征

  正當河西上下忙著穩定略陽,窺視天水時,忽然南邊傳來後涼內亂消息。


  接到此消息后,衛朔馬上請來左長史宋繇、左司馬王鎮惡等商議對策。


  眾人一進來,他一眼就瞧見杜進臉色難看,不明所以,遂關心地問:「老師您沒事吧?」


  不料,面對徒弟關心,杜進只是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沒事,就一語不發坐在了旁邊。


  這時一同進來的宋繇來到衛朔身邊,悄聲說了一句:呂光!


  瞬間,讓他恍然大悟,原來杜進是在替呂光難過。


  他沒想到大都督呂光一生威名赫赫,所生孩子竟一個比一個不堪大用。


  對此,衛朔也不知該如何安慰杜進,畢竟他跟呂光沒什麼交情,自然不會感同身受。


  「唉,老夫算是想明白了,怪不得直元一再重視後輩子弟培養。」


  「甚至不惜強行定下規矩,凡拿不到學堂畢業證者,不管是不是嫡子出身,都不能繼承父輩爵位。」


  「如此一來,即便無法保證全都成材,起碼也能讓咱們後輩,不會像呂纂兄弟那樣禍國殃民。」


  諸呂亂國,讓杜進感觸很深,同時也讓眾人對之前政策有了更深刻理解。


  聽了杜進感慨,眾人也紛紛表示大都護有先見之明,早早提出了預防措施。


  旁邊康龍更是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還大聲叫道:「大都護英明。」


  衛朔素來低調,不喜被人奉承,忙出言制止眾人。


  「好了,好了,此事到此為止,接下來正事要緊。」


  ……


  說實話,後涼之亂出乎了眾人預料,之前誰也沒想到,呂纂會說死就死。


  呂纂此人還算有幾分本事,在呂光死後,難得地穩定了後涼政局。


  雖說近年來行為日漸荒誕,但外人皆清楚,只要他還活著,後涼暫時不會有傾覆之危。


  而這也是當初禿髮烏孤圍困西平時,河西包括西秦全都無動於衷的原因。


  衛朔以及乞伏乾歸都明白,就算禿髮烏孤不死,南涼想拿下後涼也不容易。


  可眼下呂纂一死,後涼國力進一步衰弱,假若有人乘虛而入,其勢必抵擋不住。


  「蒙遜,你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諾,此次事變源於呂纂一次酒後失言。」


  「原本只是無心之言,不料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竟讓呂超起了殺心。」


  「殺了呂纂后,呂超立其兄呂隆為王。」


  「呂隆因呂超有擁立之功,將國中大權盡皆賦予呂超,並追謚呂纂為靈皇帝。」


  「呂隆即位後為樹立個人威望,大肆屠戮朝臣,以至於連楊桓都被逼逃亡南涼。」


  「尚書僕射楊桓逃到南涼后,極力鼓動禿髮利鹿孤發兵後涼。」


  「然而此議遭到禿髮傉檀反對,如今有關出兵一事,南涼上下仍未達成一致。」


  沮渠蒙遜話音剛落,旁邊崔宏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以臣之見,南涼十有八九會出兵。」


  「玄伯此言何意?」


  這時,王鎮惡不待崔宏回答,搶先回道:「無他,此乃南涼唯一出路也!」


  「然也,左司馬與臣想法一般無二,南涼東、南、北皆有強鄰,只能向西擴張。」


  「眼下後涼內亂,即便明知危險重重,禿髮利鹿孤依舊還會出兵。」


  「主公,河西機會來了。」王鎮惡語氣莫名,臉上充滿了興奮之色。


  「機會?什麼機會?全取河湟谷地么?」


  「不,不止是河湟谷地,甚至有望連隴右秦州一起拿下。」


  「什麼?左司馬之意是連西秦、南涼、後涼一起消滅?這……這可能嗎?」


  衛朔不太敢相信王鎮惡判斷,須知近來為了收復隴右,他可是布置了好幾手暗招。


  不成想今日王鎮惡卻告訴他,不用那些暗招一樣能收復隴右。


  若是別人這樣對他說,他一定認為此人乃狂妄之徒,或許連聽都不會聽。


  但眼前說這話的是大名鼎鼎的王鎮惡,由不得衛朔不相信。


  「主公誤會臣了,臣之所以敢大言不慚收復隴右,主要還是因主公事先有了布置。」


  「請左司馬細言之,朔洗耳恭聽。」


  「為了收復隴右,主公一共布下兩處暗手。」


  「其一為多蘭部沒弈干;其二為固守略陽的王買德。」


  「假若趁後涼大亂之際,河西趁勢吞併南涼、後涼。」


  「如此一來,河西將從四面八方把西秦團團包圍。」


  「即便乞伏乾歸有翻天本事,也絕對逃不出河西手心。」


  「左司馬之意是借後涼內訌契機,先南下掃滅二涼,進而再一舉收復隴右?」


  「沒錯!眼下後涼爆發內亂,嶺南形勢大變,原先計劃不得不做出改變。」


  「主公,左司馬所言甚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還請主公速速發兵。」


  宋繇、王鎮惡、崔宏等幕僚紛紛建議衛朔南下嶺南,而衛朔稍一思索迅速拿定主意。


  他環視眾人一眼,起身朗聲道:「好,就依眾人之計,朔即刻舉兵南下,先橫掃南涼、後涼,再與略陽軍、朔方軍一道合圍西秦,最後一舉收復整個隴右秦州,諸位以為如何?」


  眾將聽了這話忍不住精神一振,紛紛叫道:「如此最好,末將早就等不及了!」


  不理會眾將鼓噪,衛朔扭頭望向王鎮惡,向其投出探詢目光。


  王鎮惡不負眾望,遂起身朗聲道:「眼下時機很不錯,只要進展順利,消滅二涼、拿下隴右不成問題。」


  「只是深入河湟谷地后,需提防西秦西渡大河,與南涼夾擊我軍。」


  「如此一來南下兵力肯定不能少,不然定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以鎮惡之見,此戰需抽調多少兵馬合適?」


  前年朔方大戰結束后,鎮西將軍府又在朔州建了八座折衝府,共招募了一萬府兵。


  且這一萬人全是騎卒,加上涼沙二州境內折衝府,府兵總兵力已高達五萬人。


  至於職業廂軍,整編后,總兵力達四萬五千人,其中步兵八廂、騎兵七廂。


  看起來府兵廂軍加在一起足足有近十萬人,須知眼下衛朔名下有涼、沙、朔三州共十六郡之地,沒有足夠多兵力,根本無法保證境內安全。


  東徵結束之後,河西軍全面轉入休整,除在朔方徵募了一萬府兵外,廂軍數量並未增加,只是補充了戰前損失。


  「經臣與將軍府各司商議,除了必要之留守府兵外,包括朔方駐軍在內,全部廂軍再抽調三萬府兵共七萬五千人,全部投入南征大戰,爭取一戰定乾坤。」


  聽了軍方意見后,宋繇提出了異議,「這樣做是不是太冒險?驟然減少朔方駐軍,會不會引來北魏偷襲?」


  「不會,其實與北魏和解后,拓跋珪巴不得咱們減少河套駐軍,好讓他全身心投入北伐。」


  王鎮惡滿臉堅定,語氣肯定道:「當前北魏與河西維持和平,對雙方皆有利。」


  「適當減少河套駐軍,是善意舉動,拓跋珪定然不會冒然破壞來之不易的局面,以免影響北伐大業。」


  「嗯,言之有理。」衛朔微微頷首,贊同王鎮惡判斷,又出言問道:「具體進軍方略是什麼?」


  「參軍司將此戰分為西南、東線、東北三大戰場,其中西南大軍由主公親自統領,負責經略河湟谷地。」


  「而東面戰場王買德、姜飛指揮,其中王買德為主將,負責經略略陽、天水。」


  「至於東北戰場由李暠指揮,李部以騎兵為主,隨時準備突襲金城。」


  「三路大軍協同合作,這一次定將西秦、南涼、後涼等割據勢力一掃而光。」


  「好!體業你留守姑臧,負責保障物資供應,有仲玄、德廣、叔祖等協助。」


  「朔將親率大軍主力南下,鎮惡、玄伯與我參贊軍機,其餘眾將一同出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