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佛門與道家
歷經多次變故后,原本在河西興盛一時的佛門,如今卻已凋零不少。
除了鳩摩羅什等少數高僧、大師還留在河西外,其餘不少高僧早已前往關中等地。
鳩摩羅什選擇留下,除了年紀大了,不願再奔波外,他也想看看衛朔如何處置佛教。
好在河西雖主張限佛,卻不會真的滅佛,讓他多少感到些許安心。
後來衛朔又主動提出跟佛門合作,要求佛門出面安撫部分胡族首領、貴族。
這一度讓鳩摩羅什看到佛門復興希望,誰知近來發生的一切,卻讓佛門挨了當頭一棒。
成公興、寇謙之師徒在河西不是什麼機密,佛門稍稍打聽一下,就了解個七七八八。
這下整個佛門不幹了,認為大都護太過偏心,不能臟活、累活全讓佛門干,最後卻讓道家摘了果子。
以鳩摩羅什之威望亦壓制不住內部激烈地反對聲,不得已他只好出面求見衛朔。
對於鳩摩羅什來訪,衛朔早有預料,並且也想好了應對之策。
「貧僧拜見大都護。」
「免禮,說起來朔得感謝一下大師,若非您調教得當,恐怕劉勃勃不會那麼老實。」
聽了衛朔之言,鳩摩羅什忍不住暗自腹議:「既然你也明白佛門付出不少,為何最終卻只讓道教去朔方傳教,卻獨獨不允佛門東進。」
不過,這話他可不敢當著衛朔面講出,只能委婉道:「聽說大都護有意派道家人士前往朔方傳教,不知可否也讓佛門前去?」
「唉,大師非是朔不待見佛門,實在是你們太讓我失望啦。」
「額?大都護何出此言?」
「大師可知朔為何支持道家前往朔方傳教?」
「不知,願聞其詳。」
「那是因為成公興道長已全盤接受朔提議,決定按照朔之意圖改造道家。相反爾等佛門幾次三番拒絕吾好意,如今竟還有臉提出去朔方?!」
「放你們去朔方?哼,用不了幾年朔方百姓會變得跟西域國民一般溫順無血氣。」
「除非你們佛教也願意接受改革,不然註定只能成為偏支,不會是主流。」
衛朔這一番話,聽在鳩摩羅什耳中,如同五雷轟頂一般,整個人被炸蒙了。
「原來大都護讓貧僧吸收劉勃勃、沮渠曲粥、沮渠男成等胡族將領、首領為信徒,是為了消磨眾人心志。」
「貧僧還……還以……以為大都護欲重用佛門。」
重用佛門?嘁,除非衛朔腦子秀逗了,否則佛門必將會被打壓下去。
鳩摩羅什不甘心地問:「難不成佛門沒有其他出路了?」
見時機差不多啦,衛朔這才笑著道:「也不能那麼說,若佛門狠下心來,按照在下意圖改革教義,朔自當甘願做佛門護法。」
「除非只是小修、小補,不然貧僧很難說服其他人。」
「那佛門在河西恐怕永無出頭之日,除非有朝一日河西敗亡,恰好又有一個支持佛門的勢力強勢崛起,佛門才會重新興旺起來。」
「這,這……唉。」鳩摩羅什頹然不語。
「不過,看在大師為河西辛苦奔波的份上,朔願給佛門再指一條名路。」
原本已絕望的鳩摩羅什大師,忽聽此言登時激動起來,連連催問不已。
「大師莫急,且聽朔慢慢道來。」
「其實這個世界很大,不提西方,單說東方就有大大小小百十個勢力。哪怕日後河西統一了華夏,也不可能將其一一納入華夏體系。」
「比如近在咫尺的吐谷渾,以及遠在漠北的柔然、敕勒,即便河西一統天下,這些附屬勢力依舊會單獨存在。」
「既然河西沒了佛門發展空間,你們為何不將視線投到吐谷渾、柔然等其他勢力上?」
沒錯!衛朔打得就是讓佛門去禍害其他人的主意,在他的宗教布局中,經過改良后的道教將主要在華夏流傳,期間配以弱者佛門,如此構成華夏宗教格局。
至於一向有消磨心志作用的佛教,則被他遠遠打發到雪域高原、漠北草原上,讓列位佛門大師發揮忽悠人本事,將胡虜心志全都消磨掉。
中間再穿插經濟、政治等手段,衛朔有信心徹底根除為禍數百年的胡患。
畢竟這是已被歷史證明過,十分有效的手段。
聽了衛朔建議,鳩摩羅什不由失望萬分。
他本以為大都護會有什麼好想法,沒想到不過是把佛門『流放』域外罷了。
既如此百年來,佛門一力東傳佛教還有什麼意義?
可若不答應大都護提議,佛門就不會得到其一力支持。
即便河西不滅佛,將來佛門又有什麼前途?
怎麼辦?鳩摩羅什舉棋不定。
這會兒他倒是有些欽佩成公興了,敢邁出這一步的,不是瘋子就是天才。
成功了,成公興很有可能與衛朔一起青史留名,成為道門最偉大的改革家。
一旦失敗,成公興肯定會萬劫不復。
非大毅力、大勇氣者,不敢邁出這一步。
「此事事關重大,貧僧需好好考慮一下。」
「無妨,大師只管去考慮。」
「不過,朔要提醒一下,成道長馬上就要完成革新,下個月就將去朔方傳教。若佛門遲遲拿不出有效對策,恐未來堪憂啊。」
……
與佛門那邊愁雲慘淡不同,成公興師徒可謂是春風得意。
在衛朔一力支持下,短短數月間,憑藉著兩位紮實地理論知識,完成了對道家整頓。
為適應歷史潮流,兩人對天師道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豐富、發展並完善了道教的思想體系和齋醮儀式,使道教擺脫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淺薄的風貌
從此道教與河西相互配合,最終成為天下第一大教,成公興師徒也憑此成為一代宗師。
這日衛朔正與宋繇、張湛等商議事情,尤其婚期臨近,諸多雜事需處理,忽見成公興師徒捧著一沓紙張進來。
衛朔眼前一亮,忙停下討論,看向成公興問:「整理好啦?」
「幸不辱使命,貧道與徒弟謙之,歷時數月終於將道門理論整理出來,今日特地拿來請大都護一觀。」
有關宗教改革一事,衛朔曾私下裡詳細跟宋繇、崔浩、張湛等心腹重臣商議過,因此其他人看到這一幕並不吃驚。
對於利用道教歸化胡虜一事,宋繇、崔浩等雖不怎麼贊同,但因諸人也拿不出其他有效辦法,只得同意衛朔拿朔方一試。
反正統一天下非是一朝一夕可完成,而天下胡虜又何其多也!
因此拿朔方作為實驗,眾人倒也等得起。
「大都護請看,這是貧道重新整理后的天師道理論,為了與南方天師道區分,貧道將其命名為新天師道。」
衛朔接過後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混沌未開之際,元始天尊以無上法力,開天闢地,又以肉身化為世間萬物,而後大天尊元神回歸宇宙,居於混沌……」
新天師道主導勸人為善,宣揚好人有好報,並鼓勵世人以積極向上的態度生活,讚美一切通過勞動改變生活的人。
另外,新天師道摒棄了以往道教供奉多神傳統,規定元始天尊為信徒唯一主神。
這一點當然是衛朔提出來的,因為歷史已經證明,多神體系沒啥出路,唯單神才是真理。
「嗯,不錯,非常棒!」衛朔邊看邊頭,對成公興師徒整理出來的東西很滿意。
「我看可以開始推廣新教啦,先在河西、朔方試行,諸位覺得怎樣?」
成公興當然不會有意見,但推行新教絕不對離不開官府支持,因此他將目光投向宋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