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劉勃勃求援
ps:第三更送上。
十一月中旬,河西天氣凜冽無比,旌旗在風中嘩嘩作響,寒風掠過臉龐,像被柳條抽打一般隱隱作疼。
鎮西將軍府此時已被侍衛圍得水泄不通,衛朔與一干文武重臣正在商議軍情。
參軍司主事段業正在給眾人介紹劉衛辰與拓跋珪之戰詳細經過。
「十月初,鐵弗部首領劉衛辰煽動柔然騎兵南下。」
「十月中旬,劉衛辰於朔方誓師出征征,試圖以南北夾擊之勢覆滅北魏。」
「面對危局拓跋珪沉著迎戰,依張兗、長孫嵩之計,留燕鳳、拓跋儀鎮守盛樂,其親率主力兼程北上,趁柔然立足不穩一舉大破之。」
「反倒是劉衛辰低估了盛樂城防,也低估了北魏抵抗之決心。」
「當劉衛辰麾下兵力、物資毫無意義地消耗在盛樂時,拓跋珪卻成功擊退了柔然。」
「解決後顧之憂,中途不耽擱,拓跋珪立即率精銳鐵騎回援。」
「十一月中旬,盛樂城下,傷痕纍纍又疲憊不堪的劉衛辰部,普一被襲擊,立馬崩潰。」
「數萬鐵弗部精銳一戰盡沒,除了劉衛辰隻身逃走外,其餘不是被俘就是被殺,包括其兒子劉直力鞮。」
「盛樂之敗傳至朔方后,原本臣服於鐵弗部的羌胡、鮮卑諸部蠢蠢欲動。」
「最終釀成一場驚天內訌,羌胡、鮮卑諸部聯軍趁夜突襲代來城,殺死了劉衛辰。」
旁邊崔浩突然插言道:「劉衛辰死了最好,更有利於將來河西統治朔方,不知他幾個兒子怎樣啦?現在何處?是否有生還者?」
「回長史,劉衛辰死於部落內訌,陪他一同遇難者,還有長子劉右代地。」
「而他次子劉直力鞮早在盛樂之戰時已被被魏軍俘虜,至於是否遇害,尚不得而知。」
「如今鐵弗部劉衛辰一家,只剩下三子劉勃勃以及幾個年幼孩子。」
「劉勃勃如今正在河西為質,也不知他收到朔方有變的消息沒?」
……
在河西上下緊張關注朔方變局時,劉勃勃同樣接到了父親、兄長相繼遇害之噩耗。
前來報信者,正是劉勃勃好兄弟叱干阿利。
叱干阿利一向視劉勃勃為兄弟,他不顧叔父再三阻攔,親自跑到河西來報信。
得知父兄三人相繼遇難,其餘家人生死不知,劉勃勃突然感覺天都塌了。
他瞪著一雙血紅的眼睛,發出如野獸一般嚎叫聲:「拓、跋、珪……啊!」
看著痛哭流涕的兄弟,叱干阿利同樣不好受,他伸出手拍拍劉勃勃肩膀,又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到劉勃勃眼前。
「這是大單于遇難前,派人送到我手中的,讓我一定要親手交給你。」
劉勃勃用力擦了擦眼淚,顫抖著手將信件撕開,快速瀏覽起來。
這是一封求援信,原來劉衛辰一回到代來城就意識到鐵弗部危險啦,其環顧四周,結果發現唯一有能力拯救朔方者,只有河西一家。
只可惜這封信還不等發出,內訌驟然爆發。
劉衛辰擔心此信送不到河西,只好派心腹將信送到叱幹部,交到叱干阿利手上。
期望叱干阿利看在與劉勃勃交情上,將信送交河西。
哪怕劉勃勃清楚,即便沒有這封信,日後他仍然有可能向河西求援。
但正是這封信,讓他意識到叱干阿利對他的情誼。
在所有人都忙著與劉衛辰父子撇清關係,爭先恐後向拓跋珪跪舔時,只有叱干阿利這位兄長不顧叔父阻攔,毅然決然地將信件送來。
看罷信件,劉勃勃抬起頭,重重地向叱干阿利點下頭,發誓道:「我劉勃勃以冒頓單于之名起誓,定要殺盡拓跋珪一家,為父親兄長報仇雪恨。」
「還有兄長情誼,小弟記下來。將來若有機會,勃勃定當報今日之恩。」
「賢弟客氣啦,你我之間這麼生分幹嘛?為兄怎能眼睜睜看著賢弟落難而不顧?」
攔住正要大禮下跪的劉勃勃,叱干阿利憂慮重重地問:「接下來賢弟打算怎麼辦?如今朔方肯定不能回去啦,不然定會遭到那些人暗算。」
「哼!我沒那麼傻,不會主動自投羅網。」
彷彿一夜之間長大的劉勃勃,眼中寒光一閃道:「早晚我劉勃勃會以百倍痛苦,還給那些背叛鐵弗部的人。」
「可……可如今北魏勢大,僅憑咱倆怎樣才能完成復仇?」
「想要復仇肯定得藉助外力,我決定按父親叮囑向河西求援。」
「河西?她有這個實力嗎?」
叱干阿利不看好河西,不認為河西有與北魏對抗之實力。
「兄長沒來過河西,不曉得河西虛實。小弟已在河西待了快一年,對其了解甚深。」
「大都護衛朔平易近人,麾下河西軍乃世間少有之敢戰之士。」
「可……可,為兄還是覺得去後秦找姚萇幫忙,較為妥當。」
「不,小弟心意已決,就向大都護求援。」
……
會議開始后,衛朔目光就一直盯著後世鄂爾多斯高原一帶。
前漢曾在這裡設置朔方刺史部,下轄朔方、北地、五原、上郡、西河等郡國,領土幾乎全位於黃河幾字灣內。
且朔方一帶水草豐富,土地肥沃,一旦開發得當,未來富庶當不下中原、關中。
更別說朔方河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南下直取關中,是關中北面門戶。
會議最後,衛朔起身總結道:「諸位,此戰事關今後南下關中戰略,只能勝不許敗。」
「此戰首要目標,在於將拓跋珪攆回黃河以東,然後依託黃河、烏拉山將拓拔部魏困死在前套平原以及代地。」
話音剛落,卻見崔浩起身笑道:「主公,您這是打算讓拓跋珪一夜間回到數年前啊!」
眾將聞言一下鬨笑起來,由此可見眾人對此戰信心滿滿,對朔方勢在必得。
待現場安靜下來,衛朔才接著道:「大家有信心是好事,但也不可有輕視之心。」
「魏王拓跋珪雄武不下其祖父拓跋什翼犍,麾下張兗、燕鳳、許謙皆智謀之士,又有奚斤、拓跋儀、長孫嵩等名將相輔,實力不容小覷。」
「此戰我軍將兵分兩路,一路由左司馬王鎮惡親自統領,以李暠為前鋒,沿賀蘭山東側北上取西套、后套平原,收復前漢五原、朔方等郡。」
「屬下遵命!」
得知自己為一路主將,王鎮惡激動不已。雖然之前他曾靠謀划坐穩了左司馬之位,但終究缺少戰功打底,讓他始終覺得底氣稍顯不足。
今日有幸獨領一軍,王鎮惡不由在心中暗暗發誓,首戰千萬不能失利。
「鎮惡,北上收復河套便是大功一件!」
「請主公放心,屬下定不會辜負主公期望。」
「嗯,你辦事我放心!」
叮囑完王鎮惡,衛朔又看向杜進、姜飛道:「杜師與姜將軍鎮守河西,謹防偷襲。」
「哈哈哈,請直元放心,河西交給某與姜老弟啦。」
「我倆年紀大了,不去朔方啦,留在河西看門。」
「河西乃我等根基,萬萬不能有絲毫閃失,非杜師與姜將軍這等軍中宿將留守,不能讓朔放心。」
原本姜飛還不太樂意留下來,可聽了杜進、衛朔一番話,才漸漸釋然。
衛朔不著痕迹地看了一眼杜進,對其微微頷首以示謝意。
他很清楚,不管誰留下,都會感到不舒服。
畢竟作為將軍,征戰沙場才有軍功,老留守地方啥時候才能升級?
「其餘眾將隨朔東渡黃河,大伙兒一起去會會北魏拓跋人。」
「末將等領命!」眾將轟然應答。
正在此時,忽然一侍衛進來稟報:「大都護,劉勃勃求見!」
「啊哈,我要的東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