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入主姑臧
姑臧之戰,因得姜飛暗助,高昌軍損失甚少。
前後加起來,總共才數百人傷亡,成功奪取河西第一雄城——姑臧。
除了部分呂氏宗親以及世家外,其餘如楊穎、郭抱、董方、賈虔、竇苟等文武要員被一網成擒。
天明時分,高昌軍平息了城內混亂,俘虜業已被分開關押。
在沮渠蒙遜、康龍、許昭、沮渠男成等將陪同下,衛朔順利抵達時,大局已定。
他站在姑臧城下,望著眾人不由感慨萬千。
想當初,他孤身一人來到古代,曾為日後如何生存而惶惶不已。
沒想到時間過去四年,他不但再不用為生存擔憂,還擁有了一塊根基之地。
河西為漢胡交界之地,向來民風剽悍,自古有西涼出精騎之說
,史書上更是記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而姑臧作為河西要衝與重鎮,歷來為各方重視。
姑臧城因呈龍形,故又名卧龍城,乃武威郡、涼州治所。
歷史上曾是前涼、後涼、北涼、南涼、大涼首都,又被稱為五涼古都。
漢時為古代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軍政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
因地理位置優越,乃絲綢之路上的黃金節點。
「末將恭迎主公。」
「玄盛、姜飛將軍,不必多禮。」
衛朔走到眾人面前,先扶起李暠,拍拍其肩膀,以示誇獎。
隨後他又扭頭打量了幾眼姜飛,才慨然笑道:「姜將軍,別來無恙啊!」
面對衛朔熱情,姜飛則十分恭敬地施禮,回道:「飛,拜見大都護。」
「將軍不用客氣,爾與杜師為生死至交,朔在您面前算是晚輩。」
「臨來前,杜師再三叮囑,說當年西征的老兄弟,只剩下您和他兩人,定要朔保護將軍無恙。」
「杜兄高義,飛無以為報。」
當著眾人面,姜飛姿態放地很低。
一方面固然是在向衛朔表明,他不會持功自傲。
另一方面也是給舊部做榜樣,希望眾人不要仗著與杜進有關係,以功臣舊部自居。
據他所知,杜進這個徒弟可不是一般人,姜飛可不想部下們稀里糊塗丟了性命。
姜飛的低姿態,讓衛朔既意外又欣慰。
在投過來的西征軍舊部中,有不少曾是杜進心腹,一個處置不好,會讓杜進不痛快。
現在好了,連姜飛都沒搞特殊,其他人自然不好意思提要求,讓衛朔省了不少心思。
想到這兒,衛朔看向姜飛的目光愈發親切。
隨後在眾將陪同下,衛朔步入姑臧。
……
戰亂剛剛平息,街上人煙稀少,昔日繁華早已不見一絲蹤跡。
來到王宮,衛朔屏退閑雜人,只將沮渠蒙遜、李暠、許昭、姜飛留下商議要事。
「諸位,當下最緊迫之事,當屬整編俘虜。」
「玄盛,此戰我軍共俘獲多少呂軍士卒?」
「回主公,此戰我軍共俘獲呂軍將士一萬五千餘人,只是……」
「只是什麼?」
「俘虜中大部分為世家部曲,而世家又向來敵視高昌,末將擔心有人借整編之機,煽動士卒鬧事。」
「都到了這地步,世家還敢鬧事?」
「主公有所不知,呂光已死,世家自知再無人可壓制高昌,難免有人破罐破摔。」
「前夜就發生了世家鼓動士卒鬧事一事,幸好被末將及時察覺,這才沒有釀成大禍。」
「哼,看來世家真要狗急跳牆了。」衛朔冷哼道。
臨來前,宋繇曾警告過他,須謹防世家鬧事,如今果真被其言中。
姑臧為河西最繁華、最富庶之城,不但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城內還有大量世家。
自漢以來,世家在這片土地上,已生活了數百年,其勢力盤根錯節,遍及方方面面。
從來只有世家騎他人頭上作威作福,什麼時候輪到衛朔一寒門豎子,對世家發號施令?
即便眾世家處境不利,可出於自身驕傲,仍然不屑向衛朔低頭,甚至在用這種方式,向他示威。
「不管遇到什麼麻煩,必須儘快完成軍隊整編。」
「接下來,朔讓姜飛、許昭兩人協助你。」
「先淘汰老弱,后選其精銳,再與軍中悍勇之輩打散混編。」
「整編中,若有人違反軍令,爾等須以軍法處之。」
「另外,再傳本都護將令:軍中,再敢有蠱惑、生事者,立殺無赦。」
當衛朔殺氣騰騰般宣布完將令,在場眾人紛紛凜然。
沮渠蒙遜、姜飛等新投靠過來人才,尚不清楚其中深意。
李暠、許昭這兩位原高昌軍部將,卻明白其中關鍵。
以往在高昌軍中,很少有士卒因軍紀而被斬殺,大多時候是被關禁閉。
而今天,為了整編俘虜,衛朔不惜授予李暠、許昭生殺予奪大權,可見其心中已惱怒之極。
「高昌軍初入姑臧,威名不顯,難免被愚蠢之人小覷。」
「今朔授予爾等生殺予奪之權,不是讓你們肆意殘殺士卒,而是藉機樹我軍威。」
「屬下明白,絕不敢敗壞高昌軍名聲。」
直到李暠、許昭再三向其保證,不會隨意斬殺士卒,才讓衛朔放下心來。
「諸位,眼下呂氏餘孽南逃,已不足為慮。」
「接下來當儘快安撫各地、善待百姓,以收河西軍心、民心。」
「臣等遵令,願助大都護稱霸河西。」
「哈哈哈,好,朔有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在衛朔躊躇滿志忙著接收河西時,此時部分世家已是惶惶不可終日。
有些家主將責任推到已逃跑的索承明、陰訓頭上,宣稱都因兩人之故,才讓世家與衛朔之間關係緊張。
尹家家主尹文坐在客廳上,一邊不斷咒罵呂纂、索承明、陰訓等人,一邊苦思冥想思索脫困辦法。
衛朔入主姑臧太過突然,突然地讓尹文來不及做任何準備。
尤其當他得知率領高昌軍先鋒騎的竟是李暠時,他更是感到深深絕望。
當初李暠向尹家求親,尹文也曾答應下來,但一切都因尹娥逃婚,而讓兩家關係尷尬。
眼下李暠衣錦歸來,也證明了當初尹文的確『眼光不凡』,誰知人家會不會藉機報復。
想到李暠,尹文不由自主地想起來女兒尹娥,如果不是女兒胡鬧,說不定李暠早已是他女婿,哪有什麼可擔心?
可惜尹文卻不知,若尹娥不逃婚,李暠未必會去高昌,也可能不會有今日之衣錦歸鄉。
「哎呀,該怎麼辦才好,真是愁煞老夫也!」
「夫君,您這是怎麼啦?」
正當尹文唉聲嘆氣時,尹夫人忽然現身了。
尹文循聲望去,沒好氣地回道:「怎麼啦?!還不是被你那個寶貝閨女氣的?」
「閨女?怎麼?你有閨女消息啦?她在哪裡?你快告訴妾身。」
「你激動個什麼?!我啥時候說閨女有消息啦?」
聽了尹文呵斥,原本還激動不已的尹夫人,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忍不住垂泣起來。
見老妻這幅可憐樣,尹文心下不忍,出言安慰道:「夫人莫擔心,娥兒從小比別人聰慧,定能照顧好自己。」
「女兒再聰明也是個女兒家,更何況眼下外面兵荒馬亂,她一個女孩兒出門在外,我怎能不擔心?」
可惜尹文夫婦完全不知道,他們日夜擔心又煩惱無比的女兒,眼下正在來姑臧途中。
與尹娥一道同行的還有宋繇、張湛、宗敞、史暠、闞駰等都護府各曹主事。
除了留下楊翰老大人繼續坐鎮高昌外,其餘大半文武紛紛啟程前往姑臧。
眾人皆知,當下衛朔入主河西已成定局,高昌已完成歷史使命,今後政治中心當不可避免地移至姑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