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46章 未雨綢繆

第46章 未雨綢繆

  當衛朔親率步卒主力抵達淤賴城時,戰事已接近尾聲,只剩下城內東部首領大人與部分心腹在負隅頑抗。


  見此情景,衛朔也不廢話,一揚手中鐵棍,大吼一聲:「殺,殺進去,殺光敵人!」


  頓時以衛朔為首,九千精銳步卒,勇往直前地向城中衝去,他們揮舞著長矛、橫刀帶著無比凌厲的寒風,呼嘯而去。


  一路上衛朔的鐵棍不知砸翻多少人,飛濺而來的血水幾乎快迷糊了他的眼睛。


  這是他第一次親歷戰火,若非不想讓外人瞧不起他,才強壓下胃中不適,恐怕早已吐成一團。


  此時城內牧民聽著滿城喊殺聲,心中驚慌不安,隔著門縫惶恐而又無助地看著一隊隊呼嘯而過的高昌士卒。


  在一聲聲如霹靂雷鳴般的怒吼聲中,無數身穿紙甲、手持橫刀的高昌士卒,象一群從地獄中釋放出來的厲鬼,帶著駭人的殺氣,將一切試圖頑抗的烏孫人砍翻在地。


  當衛朔等援軍勢不可擋地殺入城內后,整個淤賴城頓時陷入一片喊殺聲中。


  無數的怒吼和慘叫在寂靜的黑夜中顯得無比的清晰,到處都是「棄械、降者不殺!」的喊聲。


  堅持抵抗的守軍越來越少,高昌士卒越殺越勇。


  終於夜空下響起一聲驚天動地的慘叫,讓所有的人都心中一顫。


  只見一個血人行走在大街上,一手拎著根尚滴著血的狼牙棒,一手舉著顆血肉模糊的頭顱,口中不斷怒吼著。


  「東部大人已死,器械降者免死!」


  這一聲怒吼就像是黑夜中的閃電一樣,穿過夜幕向淤賴城城四周傳去。


  隨即無數歡呼聲驟然響起,無數橫刀在火光下舞動著,而成千上百的守軍終於垂頭喪氣地丟下兵器,萎然跪倒在地。


  天色將明時,淤賴城全部落入高昌人手中,兩萬守軍或死或降,只有少數人趁亂逃走。


  至此,高昌新軍成立以來第一次軍事行動,終於取得初步勝利,付出的傷亡還不到千人。


  ……


  「敢問都尉,而今大軍已順利奪下淤賴城,讓我軍在天山北麓有了立足之地,接下來大軍當何去何從?」


  「拿下淤賴城,等於打開通向烏孫國東部草原的大門,這是一片面積廣袤、水草豐美的草原。」


  說到這兒,衛朔起身指著地圖上後世准格爾盆地,滿臉興奮道:「接下來重點是將這片草原徹底據為己有,將生活在這裡的烏孫人全都歸化為華夏人,讓他們變成高昌的牧民,為高昌提供戰馬、牲畜、羊毛等。」


  「都尉大人,難道我軍不插手北面悅般與烏孫王的決戰嗎?」


  看了一眼還有些稚嫩的許昭,衛朔笑道:「盟友?呵呵呵,不過是暫時盟友罷了,待解決烏孫之後,高昌與悅般之間再無可能和平相處。」


  「怎麼?大人有意戰後出兵悅般,獨霸烏孫?」


  許昭一聲驚呼,引得眾將頻頻矚目。除了少數如康龍一般腦袋少根筋的好戰分子外,大多數將領面露憂色,似乎生怕衛朔頭腦發熱,繼續打下去。


  說實話雖說新軍初戰勝得輕鬆,損失極小,但這並不代表著,戰後高昌還有能力在與悅般掰腕子。不管怎麼說,大軍長途奔襲數百里,不但將士睏乏,如今糧草業已周轉不上,若非繳獲豐富,大軍說不定都得喝西北風。


  衛朔將眾將的擔憂收在眼中,遂微微一笑安撫道:「出兵悅般?這怎麼可能?此戰我軍襲占淤賴城,奪得東部草原已屬僥倖。豈敢再有非分之想!」


  「然而我軍不動手,不代表悅般人忍得住。」說完衛朔嘴角露出一絲狡猾之意。


  「悅般人?他們敢嗎?此戰悅般獨戰烏孫主力,即便獲勝亦是慘勝,怎敢挑釁高昌?」


  「一般情況下,悅般人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可若是戰後悅般人發現,自己辛辛苦苦消滅了烏孫主力,然好處全讓高昌得了去,你說他們能忍得住嗎?」


  這時,一直沉默地李暠突然開口道:「大人有意派兵向西偷襲烏孫王城?」


  「哈哈哈,知我者玄盛也!如今烏孫主力北上與悅般決戰,王城防務必定空虛。趁著當前淤賴城陷落的消息還未傳播開來,我軍派出精騎連夜奔襲,定可一戰而得。而後將王城內烏孫國數百年來積累的財富統統搬回高昌去,你說悅般王知道了,還能不找我們拚命?」


  「若悅般人知道大人在背後如此算計他們,還不得氣吐血。」


  「悅般人吐不吐血與某無關,我只知道不能將一座完整的王城留給悅般,不然日後悅般定然勢大難制。」


  說到這兒,衛朔起身慷慨陳詞道:「諸位,烏孫被滅,並不意味著高昌從此可以高枕無憂。恰恰相反,隨著悅般佔據烏孫西部與高昌比鄰而居,其將成為高昌新的威脅。」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都需通盤謀划,從長遠考慮!」


  「高昌可以聯合悅般滅掉烏孫,但絕不允許出現一個強大的悅般。」


  「但是若大軍西進偷襲烏孫王城,豈不間接幫助了悅般人?」


  「這是沒辦法的事,天下間哪有那麼多兩全其美的辦法?只能兩害相較取其輕,大軍西進固然幫了悅般大忙,但也讓我們有機會獨得烏孫財富。而這些錢財一旦到了高昌,將極大地促進高昌發展,從長遠看,還是我軍得利最大。」


  「大人英明,我等拜服。」


  ……


  隨後衛朔將大軍一分為二,其中李暠率三千騎兵長途奔襲烏孫王城,剩餘步兵則交由其他人率領,兵分數路掃蕩東部草原。


  而他自己則坐鎮淤賴城處理戰後事宜,如今整個烏孫東部大概有民三十萬人,全等著他拿出具體措施來招撫。


  為了搶在悅般人進入烏孫前穩定東部,衛朔一邊制定安置措施;一邊向後方求援,要求太守府調宋繇前來協助。


  遠在高昌的楊翰、宋繇人得知大軍順利奪得淤賴城,又俘虜了三十多萬民眾,不由欣喜若狂。


  楊翰立即下令宋繇攜精幹吏員北上淤賴城,幫助衛朔儘管安撫烏孫東部。


  他心裡很清楚日後高昌能否崛起,全看今日一番成果。


  半個月之後,已經累得頭昏腦漲的衛朔終於等到了宋繇,至此他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體業,你總算來了,最近差點兒沒把我給累死。」


  「大人,現在情況怎麼樣了?」一見面宋繇顧不上喘口氣,就拉著衛朔問起來。


  「體業不要著急嗎,先坐下喘口氣,聽我慢慢給你介紹。」


  「哎呀,都尉大人,我怎能不著急?你是不知道,當淤賴城大捷傳回高昌時,楊太守高興地嚎啕大哭,若非高昌實在是離不開他坐鎮,老大人都要親自北上來瞧瞧。」


  「整體而言,目前局勢對高昌比較有利,眼下烏孫國大軍主力還在跟悅般人較勁,而我趁著烏孫主力孤懸在外,特地命李暠帶著三千騎兵長途奔襲其王城,估計再過一段時間應該有消息啦。」


  「以我之意,眼下應當趁著悅般人尚未殺入烏孫,應該儘快整頓好東部,這樣未來才有可能逼悅般不敢進犯。」


  「具體怎麼做?」


  「殺掉當地部落中的頭領、貴族,只留奴隸和普通牧民,然後將東部草原依照均田制將其均分給普通牧民。」


  「除此之外,高昌還應在此地設郡縣,興教化,爭取用數年時間將牧民歸化為華夏人,如此方能長久佔據此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