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林總又來裝逼了
1995年2月中旬,在京過完了春節期間。
林棋夫妻兩人,自是成為國家高層的編外智囊,受到各種會議、演講之類的邀請。
蒙欣出席的都是中科院和一些科研單位的講座,跟那些真正的科技大佬,用學霸的方式交流。
相對而言,林棋更多是務虛,參加是交流活動,受邀請參加的多半是給官員們開小灶演講的活動。
這也是江總,希望林棋這樣的企業家,對給官員講點經濟發展經驗。而林棋,也是覺得,未來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些彎路和錯誤,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演講中就夾帶了一些私貨。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今天受邀請,讓我來講幾點經濟方面的。
我不是經濟方面的專家,也沒做什麼準備,希望講的東西,能對各位領導有所啟發。
我這個人不是非黑即白,從來不認為,有單純的市場經濟或是計劃經濟。也不認為,洋和尚一定更會念經,如果洋和尚更會念經的話,我們新創業系大部分員工和管理層都是中國大陸培養出來的土鱉的不能再土鱉的自己人,為什麼,我們卻比同一個時期,所有的可比對象發展的都更快更成功?
我是不相信,洋和尚更會念經,當然,有些老同志思想僵化,動不動懷古,我也是覺得是不對的。人應該用發展來看問題,現在的人類的GDP和知識技術的總量比去年多,所以,今年一定比去年進步,同理,90年代的生產力經濟一定比80年代和之前更好,所以,我們現在比以前是好的,一直是在發展的,沒必要開倒車,應該一直向前看,一年比一年發展的好,就是好的。
經濟其實是物質生產、消費和服務,無論你是市場的還是計劃的,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客觀規律就是人要衣食住行,要學習要工作要養老要醫療,不會因為你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就不一樣了。實際上,人都是一樣的,各種制度,不過都是人類組織生產、分配消費和服務的一種方式,採取的措施不同,客觀上其實沒多少差別。
90年代以來,國家經濟迅速的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計劃、市場雙軌機制,到現在逐漸是以市場為主,雖然,我們國家經濟不少的經濟指標在高速增長,但是很多企業在虧損,尤其是國營企業,整體都在虧。一年甚至虧數百億元,有人說這是國營經濟體系不行,全部用私營企業和市場經濟就能包治百病,其實,這是錯的,這僅僅是國營體系的一些企業管理團隊沒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則,有些適應了市場經濟的企業,是國營企業,但發展的卻是非常快的。比如,長虹、海爾、格力,還有跟新創芯平起平坐是晶元巨頭驪山半導體,也是國營企業團隊,只不過,驪山半導體是國企,卻是從一開始就是跟新創芯良性競爭,誰的產品更有競爭力,就能多拿到市場訂單。這樣互相有競爭,都要做的更好,所以一直互相促進!
驪山半導體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說明國企也可以做到效率很高的,只要這個國企的管理層牛逼。驪山半導體的管理層,一堆的科學家,甚至是院士,研發為核心,專利方面不遜色新創芯,在科技創新為王的半導體產業,驪山半導體的團隊是非常專業和有效率的。
本質上,公司效率高不高,不在於你的體制,而是在於你的團隊。
你團隊不行,你技術落後,你的產品沒競爭力,該虧損還是虧損,並不是因為,你換了一個管理層和制度,從國企變私營、合資,就一定能變好,甚至,有可能會變壞、變死。
比如,有領導想要把經營比較好的國營企業,引進外資來合資,似乎引進了資本就更好。其實,我看未必。原本是比較好的國營企業,其領導團隊和員工,未必就熱衷於被外資參股或控股,基本上,都是領導為了整機,強行的說服企業被合資。而合資之後,小概率會變更好,更大概率從原本有競爭力變成沒有競爭力。為什麼,因為很多人迷信的外資,大部分都是市場經濟體系裡面,不那麼成功的投機者,原本,這些人不怎麼成功,想要到中國來投資碰運氣,你怎麼敢把希望綁定在這些不成功也不懂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人身上?所以,靚女不要先嫁,靚女先嫁,不要合資,要在國內上市融資,讓中國的投資者買優秀企業的股票,分享優秀企業的成長分紅回報,而不是把原本就不需要改,不需要學所謂國際經驗,自己就在一點一滴成長進步的團隊,強行去跟國際接軌。接軌要跟成功的接軌,而,相當多的國際資本,並不成果,是市場上失敗無能的可憐蟲,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產品和創新經驗,也沒有多大的市場渠道,不會對國內企業起到多大幫助,反而會打斷國內一些有進取心的團隊的進取精神。
另外,我們有些領導熱衷於,把能賺錢的企業捆綁一些虧損的企業,之後,在國內發行股票上市融資,讓股票市場來給國營企業解困。這也是錯誤的,虧損的資產不應該拿出來坑人,不利於打造優質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並不是開玩笑的,如果經營得好,會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器,且,擁有包括股權激勵在內,更多的激勵體制,來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另外,上市更有利於對企業的監督,國家應該鼓勵更多好企業上市,上市后,既給更多的融資政策鼓勵,又要監督企業的財務透明度。各種壞企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變成吞噬財富的黑洞,但是長期能帶來回報的好企業,最起碼的共同特徵是企業比較誠信。欺騙一時爽,但不能永遠爽,誠信一直被信任,是成長為上億乃至10億百億千億萬億的基礎,各種長期能獲勝的企業,而誠信是需要輿論、政府和投資者多重角度的監督。當投資者質疑上市公司的財務有問題,存在造假,有理有據的情況下,政府就應該站在質疑者這邊,不應該幫不誠信的企業擦屁股,因為,幫的了一時,幫不了一世,養成不好習慣,就算短期受益,長期會積累更多的火藥,一旦爆炸,會對投資者、市場和社會帶來更多的損害。所以,政府對上市公司,不要哄著供著,當寶貝疙瘩,也不要將其不當回事。而是應該,幫助上市公司做的更好,至少,納稅方面,上市公司就要比普通公司更規範,少偷稅漏稅。
對於國營和私營企業,政府其實可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就可以了。一碗水端平的基礎上,國營企業其實已經佔了不少便宜了。因為,國營企業具體的控股股東會是誰?一定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或是其他國營企業。這樣,由於政府和更多兄弟單位的信用背書和擔保,雇傭企業融資方面來看,就比私營企業占更多的優勢的。要知道,對於很多企業家而言,找到錢才能賺錢的,但是一開始沒錢,是很難有信用借到錢。所以,私營企業,既有靈活性的優勢的,但又有大量的資源劣勢。所以,政府應該寬容的看待私營企業,尤其是,合法納稅,各方面的口碑都比較好的私營企業,這種誠信靠譜的企業,無論是國營還是私營,對社會都是正能量的,而不是負能量!
目前國家遇到的很多問題,比如國營企業大面積虧損,以及政府財政問題。我覺得,其實都是可以通過發展來解決問題。
比如,政府怕加槓桿,讓社會出現通脹。其實……加槓桿的錢,變成生產力、創新和消費,那麼,通脹就不會很嚴重。只有創新不夠,消費者只有有限的產品可選,不能消費更多種類產品擁有更高等級的消費需求,才會通脹。生產力搞上去,大量產品供應過剩,大家都爭相殺價,價格都猛跌,怎麼可能會通脹?槓桿加上去會去槓桿是,去槓桿之後,會通縮。通縮比通脹要可怕,因為,通縮是蕭條、大蕭條的特徵。比較殘酷的大蕭條,如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都餓死很多人。現在和不遠的未來,我們應該會看到日本,會長期通縮,經濟逐漸停滯不前,當然了,由於現代經濟學家和政府都吸取30年代大蕭條的教訓,所以,會採取一些經濟刺激措施,避免大蕭條對社會的破壞,但是,這些措施相當於是嗎啡,降低了痛苦,但並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真正的經濟見頂之後遇到的衰退停滯,除非遇到科技大爆炸,否則,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只能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減少社會的痛苦……所以,未來日本就不會有通脹,只會有通縮,且經濟長期停滯甚至倒退。我們國家還有大量的發展空間,別將短期的通脹太當回事,這是增長過快,導致的短期消化不良,實際上,只要經濟持續在增長,消化掉這些通脹還是很容易的。可與預見的未來,國內通脹率會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