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戰略智慧
1993年7月。
林棋出手干涉了《EVA》的聲優人選,其實也就留是把原班人馬給找到,比如,林原惠美、緒方惠美、宮村優子等人,之後,跟這批聲優簽訂長期合約,避免以內今後,聲優事業發展跟《EVA》後續作品的檔次有衝突,一直湊不齊人馬,導致《EVA》劇場版不斷的跳票耍猴,一年又一年,就是沒下文。
很多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因為作品不賺錢,沒人氣,而被迫腰斬。而是因為,這部作品紅了之後,給主創團隊成員帶來了成名的機會。一開始大家還會聚在一起,繼續創作後續作品。但時間長的,可能就越來越難將原班人馬聚齊了。畢竟,大家都在不同的事務所,不同的檔期,強行湊齊,時間越長難度越大。
所以,不如在作品一開始就把主要的聲優都簽下來,成立新創業系旗下的首家聲優事務所——新美創聲工作室。
未來這個工作室,將會成為新創業系御用的日語配音工作室。
由於對於聲優的情懷,以至於,林棋對宮村優子等人格外的和藹,甚至一度讓上島伢子誤會,林棋對聲優本人感興趣,甚至都做好了說服工作,讓宮村優子搞枕營業。但是,弄了半天,安全是誤會了,林棋僅僅是對明日香的配音感興趣,而不是對宮村優子感興。
這讓上島伢子鬧了老大的笑話,當然了,這個插曲之後,上島伢子不由敬佩林總,還是有幾分坐懷不亂的本事的。
比如,宮村優子不僅僅有聲優方面的天賦,而且,相貌上姿色也不俗。如果是比較好色的老闆,在對方小姑娘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估計已經管不住自己下半身了。
但林棋卻是很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並作為年長的人,對小姑娘進行了一些教誨。
……
進入七月中旬之後,林棋在日本這邊的事務,已經處理的差不多,在7月13日,即將準備離開。
在離開之前,林棋還是不放心日本地區分公司的戰略方向問題,所以,專門開會進行了討論。
當然了,對於林棋而言,東京就代表日本了,沒必要到東京以外的地方。
未來日本經濟趨勢,就是人口的經濟不斷集中到東京,其他蕭條的地方,是日本政府頭疼的問題,但不在林棋這樣的外國資本家考慮範疇內。
知道日本其他地區會持續蕭條和沒落,林棋則是只會把日本地區的精力集中在東京。對於日本市場而言,七成資源放在東京,三成資源布局東京以外,這就已經足夠了。因為,東京地區提供的利潤,可能不止七成。
因為,未來日本將近一半人口,會聚焦到東京都市圈。而且,基本上都是其他地區的年輕人成長之後,做出兩隻選擇,優秀或有野心的更多去了東京,不太優秀或缺乏自信的留在本地。
最終的結果是,東京地區人口越來越多,加上周邊都市圈,形成了近5000萬人口的超級大城市帶。
整體上而言,未來日本的兩極分化,東京在日本整體經濟下降過程中,因為人口集中,經濟規模反而更大。與此同時,日本未來失去三十年的經濟停滯,更多的東京以外的地區,基本上全部是在倒退。
至於,未來日本年輕人不敢消費,一方面是到東京的年輕人,由於生活成本,擠不出更多錢消費,所以只能精打細算。而留在老家發展的,也是因為缺乏增長機會,所以,不具備高消費能力。
這個大格局如果弄錯的話,未來在日本市場的布局,可能會出現戰略性的錯誤。
所以,林棋在離開日本之前,專門跟日本分部開了一個發展方向會議。
日本經濟雖然在走下行通道,但是很長一段時間,日本的市場對於新創業系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1億人口的發達國家市場,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也算上比較罕見的。歐洲一大票發達國家,比如,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等國家,都是沒有上億人口的。這些國家語言習俗不同,市場政策也不完全相同。就算是後世,搞出的歐盟市場,但也並不代表,搞定歐盟一個國家的市場,就搞定歐盟其他國家的市場。
美國倒是一個人口3億以上的發達國家,堪稱是一塊風水寶地。但是……問題是壁壘,雖然,二戰之後全球進入了所謂自由貿易時代。但是……自由貿易僅僅是理想化,實際上,任何國家利益受到了外部競爭對手的威脅之後,都不想要自由,而是想要設置障礙。大家都是只想要拿好處,不想承擔自由貿易帶來的競爭代價。
美國單一國家單一市場,就已經非常龐大,甚至貨幣還具備全球化的購買力。貿易自由在過去,可能是美國核心利益,但隨著時間發展之後,美國認為關起門來,阻擋其他國家到美國賺錢,逆自由貿易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歐盟國家抱團,其實也是因為,各國的市場都比較小,聯盟之後打通歐洲其他國家的市場,形成一個整體。歸根結體,歐盟並不是為了全球化貿易,而是為了增強歐洲自己競爭力,如果歐洲成功的把一些產業做起來之後,那麼肯定會制定標準和門檻阻擋歐洲以外國家向歐洲銷售競爭產品。
所以,歐美市場政策法律的壁壘,是要比日本市場更加苛刻。
尤其是美國,壁壘其實比絕大部分國家都要高,一點都不是自由貿易。19世紀以來,美國提倡的自由貿易是讓別人對美國公司敞開市場自由貿易。但是反過來,美國卻是在本土市場,設置一堆的壁壘,來阻止海外的競爭對手,搶佔美國的市場。
相對而言,中日之間雖然因為近代歷史和政治軍事因素,導致民間和官方的關係時好時壞,但是總的來說,兩國之間經濟和產業互補性強,導致雙邊貿易總額一直是在增長。就如,後世華為的電信設備產品,在美國市場連准入門檻都達不到。
就算是小米,已經很舔美國市場了,並且用的核心技術,晶元基帶都是美國高通的,用的操作系統安卓也是美國的,專利費也繳了,卻一直不能把產品賣到美國,僅能賣充電寶、自拍桿之類的產品。
中興公司後來更是核心晶元只用美國的,即使有其他國家的替代,卻依然以美國技術為優先,都迎合到了這地步,好不容易把產品賣到美國市場,過了幾年之後,又被找碴制裁,趕出美國市場。
僅僅是因為,中興再如何迎合美國,卻還是一家中國公司,員工、生產和研發,大部分都在中國,換做是其他生產衣服帽子鞋子的就算了,反正美國自己也不生產,也懶得設置這種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壁壘。但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無一不是設置全球最高的壁壘,能不能進去,主要是看政治。
比如聯想就成功的把產品賣到美國,因為……聯想總部是在美國,主要納稅也是在美國。一家美國公司,自然能獲得美國市場的准入門檻。因為,任何美國法律,都沒有阻止一家美國公司在美國銷售產品。
現階段新創業電子科技公司的產品,能在美國市場銷售,但更多是因為美國的傲慢,還未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對手。等到美國重視中國之後,中國的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在美國的環境就將會越發惡劣。
相對而言,中國的科技公司的產品,基本上都能在日本市場銷售,遇到的政策壁壘相對是比較少的。所以,林棋需要通過強調日本市場的重要性,以及對日本的戰略和業務方向進行調整,來鞏固在這邊的市場份額。
後世的日本經濟蕭條時期,有兩個企業創造了增長神話,一個是軟銀,並不是靠日本市場,而是海外投資互聯網產業,投資中美賺到了錢。另外,一個具備代表性的則是優衣庫,日本經濟蕭條之後成為上市公司,之後,業績和市值一路飆升,讓柳井正跟孫正義平起平坐,成為日本最富的兩個人。
這兩個企業的老闆,輪流坐莊日本首富。軟銀市值漲了首富就是孫正義,優衣庫市值漲了首富又換成了柳井正。
優衣庫在中國市場或許僅僅是洋品牌,不算太貴但也不便宜。但是,日本市場而言,優衣庫的成功,更多是因為很便宜很便宜很便宜,消費降級讓消費者買不起傳統商場裡面的那些昂貴品牌服裝,於是,優衣庫靠著低價模式,贏得了市場。
「各位,明天我將會離開日本,在離開之前,我提幾點對於日本分公司的發展意見。總的來說,我們的團隊是比較年輕,充滿競爭力的。但是這一點還不夠,我們需要意識到經濟大環境對於企業經營的影響。」林棋在會議室中,說道,「未來……不,就是現在!全世界正在互聯網化,產業格局、生產方式、社交通訊、娛樂方式和財富格局,逐漸會被互聯網洗牌,即使是傳統的高科技公司,比如,目前的半導體產業和軟體行業,如果,沒有忽視了互聯網,那麼未來可能也會發展的很糟糕,甚至會走向毀滅,所以,我們新創業整個體系,都在積極的向互聯網方向去發展。至於,互聯網產業的燒錢,其實,主要不過是用戶規模還是比較小,很多模式用戶規模上來了,是可以盈利的。就如,雅虎網站模式,盈利模式很清晰,是可以收取廣告費。但是現在互聯網用戶數量比較少,以及商業公司對互聯網營銷的重視還不夠,所以,雅虎業務是虧損的,但是它盈利模式其實很清晰,現在的投入,是為了搶在對手之前獲得用戶和流量,用戶和流量圈佔下來,以後,靠著廣告或是自己向能盈利的業務輸送流量,都是很有前途的。收費模式,比如,起點網站,文字收費。盤古音樂,音樂收費。未來在線的動畫、影視劇,也一樣是可以收費,在網速越來越快的幾年後,這些模式是可以投入的方向。」
「日本市場而言,我們更多要抓住現在和未來的年輕人,而不是把目光瞄準現在積蓄更多的四十歲以上的人。這些人並不代表未來,並且會逐漸凋零,如果我們受到他們歡迎,被他們的消費理念左右,那麼,我們會失去年輕人。16歲的年輕人喜歡我們的產品,那麼可能伴隨一生,60年時間成為我們的粉絲和消費者。但是,如果我們的消費者,都是40歲以上,那麼,他們跟年輕人存在理念分歧,我們越是迎合他們,現在收入越穩定,越不能發展年輕人,以後,隨著這些年老的消費者越發凋零,我們的企業也將會隨之凋零……」
「對於日本市場而言,以後的年輕人,會比之前70年代和80年代工作的人,更加務實,更加的節約。所以,我們的產品,一定要的質量好,性價比高,並且,迎合年輕人,是讓他們感覺到有趣和酷的商品!」
「小說、動漫、影視、遊戲等等產業,更多的年輕人青睞,所以,我們投資這些,更多是布局年輕人……日本市場的年輕人,對於漫畫、動畫和遊戲的喜愛程度,可能要超過其他的地區。」
「另外,互聯網上的社交、購物、遊戲等等,任何跟互聯網相關的,都值得投資。如果,互聯網項目跟年輕人喜歡的二次元文化結合,那就是更好的項目了……」
「另外,日本雖然是發達經濟體,但是經濟去槓桿,導致就業困難和消費者對於未來越來越悲觀的預期。所以,消費回歸理性是必然,所以,我們未來的產品價格,必須要走高品質、微薄的毛利潤,不要搞奢侈品路線。如果走奢侈路線,定價越高,就越偏離主流的消費者。主流的消費者,並不是富人,或許我們會針對富人市場,推出極少數的奢侈品,但絕不能當做我們的主流業務方向。我們的業務方向,一定是產品賣給更多消費者。如果……消費者因為貴了而猶豫,那麼我的意見的即使虧本,也要把產品降低到更多消費者購買的地步。後續,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優化成本,將成本降到更低……」
「之前說到年輕人,以後年輕人會聚焦到東京。東京未來會是日本人口結構中最年輕的,所以,日本分公司的業務中心,七成要集中在東京都市圈。剩下三成,才是布局東京都市圈之外的市場。這樣做其實是為了迎合大勢,未來東京都市圈一枝獨秀,是很明顯的事情。日本其他地方,在去槓桿之後,很難得到新的機會。而東京聚焦了大部分日本的資源,人口也會不斷的聚焦。外國企業,也一定首選東京。最終的結果是,這個城市會越來越龐大……基於東京市場布局,基本上用最低成本和最高的效率,搞定了日本市場一半以上的業務。其他零散的市場,成本昂貴、人口分散,反而並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