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科技綜合體
「林總,即使是麒麟1代虧損,我們也能保證,今年新創業通訊公司的利潤,超過15億元以上。現階段,我們以基站業務盈利,就可以養活終端業務。」新創業通訊公司總經理王大友表示,「堅決支持,集團公司的全盤整體利益……」
「得了吧!」林棋笑道,「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以後麒麟1代是能賺錢的。成本半年以內,應該是能砍到1999元出貨價以下,一年內,1500元,我看沒問題。」
「這不是我們自己決定,是集團公司其他的兄弟單位的硬體價格。以及產業鏈其他的單位的供貨價決定的。」王大友說道,「當然了,新創業通訊是上市公司,不能虧的太狠,整體利潤要增長的。」
「恩!」林棋點了點頭,「現在的趨勢,就是電信通訊設備閉著眼睛賺錢,國內國外都是電信設備行業的旺季。但是……電信設備市場最終是有極限的,更加上,設備的賣給運營商,運營商大部分將來都是天然壟斷的寡頭,議價權方面,設備廠商未來天然居於弱勢。所以,毛利率不會太高,也無法搞軟體生態。賣手機終端給消費者,操作系統、瀏覽器,甚至,以後還有軟體下載商城、支付錢包,都是可以產生巨大的效益的。現階段,手機是這樣,未來進化速度會比電腦更大的多。電腦現在僅僅是硬體越來越先進,功能上,我看不會有大變化了。但手機,未來還會不斷有變化,市場也會越來越大,你們可要抓住歷史性的機遇!」
「當然了!」王大友說道,「老闆,明年真的量產了,我們單位帶頭,員工一人買一部麒麟1代!」
「……」實際上,不是新創業通訊公司的員工不買麒麟1代,而是目前為了供應給市場,內部員工想要買是不被批准的。等到真正量產之後,會擠出產能,提供內部特供的通道,省的員工也得跟普通消費者那樣不斷被耍猴,搶不到手機,心態都崩了。
對於林棋而言,別說麒麟1代手機現在虧本,就是一直不盈利,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因為,麒麟手機不僅僅是布局移動互聯網的生態,更關鍵的是,硬體方面,CPU是自家的、運行內存顆粒是自家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是自家的,不久后,GSM開始的通訊基帶晶元,也將會是自家生產的。
僅僅是帶動自家的硬體的產能,就是莫大的貢獻。就如,通訊基帶而言,不僅僅是可以賣給自己,還可以賣給其他做手機的公司。後世,高通、聯發科、三星都是賣通訊基帶捆綁銷售CPU的。
當然了,由於高通在通訊基帶方面的專利更全面,賣的全家桶比其他幾家更划算。所以,在手機SOC市場,基本上是高通一家獨大。
三星的SOC基板雖然外銷一般,但由於三星是一家自產自銷的公司,僅僅靠著內部消化,就讓三星的COC的出貨量不低。
基本上,三星賣手機、內存條、固態硬碟等等產品,本質上,都是為了帶動自家半導體工廠的晶元的出貨量。多管齊下,讓三星的半導體晶元產業,後世是做到市場份額世界第一。即使是英特爾,其半導體業務的市場份額,甚至低於三星半導體板塊的業務。
作為以出貨量和市場份額決定生死的半導體市場而言,有時候市場份額的多寡,真的決定生死存亡。就像是了三星的DDR4 8G內存條,剛剛上市時,最低價甚至砸到20美元一條,國內最低價甚至一度到150元人民幣一條DDR4 8G內存。
這種新產品上市,虧本價傾銷,並不是三星第一次這麼做。三星做內存顆粒,最困難的時期,甚至是10美元的產品3美元以下去銷售,別說毛利率了,凈虧損70%!賣10塊錢的產品虧7塊錢,換做別的商家,恐怕是慌了,根本不能這麼做下去。但是,三星卻是逆勢去做,不僅僅要大虧,還要產能搞上去,繼續虧更大。這種逆周期的投資,虧本來搶佔市場,比拼的是內功,把對手都熬死之後,利潤立馬就暴增。
DARM內存顆粒市場,三星從開始投資之後,至少虧損了十多年時間。一直到90年代,才算是實現了盈利。內存顆粒市場盈利,並且成為霸主之後。三星繼續把逆勢投資,虧本的狀況下擴大產能搶佔市場的攻略,用在液晶面板產業。日本和韓國同行紛紛的猶豫不前,三星在90年代末金融危機時逆勢的投資液晶面板,越虧越是擴大產能,之後,面板、電視等等市場的第一,也被其奪走。
等到市場佔領過來之後,尤其是最基礎的硬體產能,被其掌握之後,自然是為所欲為。經常搞出一些操縱液晶面板價格,操縱內存顆粒價格之類的事情。
後來DDR4內存,逐漸被市場接受,成為主流之後。三星自然就開始為所欲為,良心被利潤吃掉了。內存顆粒出廠價反摩爾定律暴漲,因為……壟斷真的可以為所欲為!於是,市場上的DDR4 8G內存條,一根也從150元最低價,暴漲到最高1000元以上。即使是後來,內存條降低到500元左右,也依然是跟一開始上市期間,虧本傾銷砸開銷量的150元一條DDR4有著巨大的差距。
所以,最做基礎的半導體硬體,最大成本其實是一開始的投入,最大的虧損,不是10美元的產品3美元低價賣,而是……產品沒市場,巨額投資的工廠和設備,荒廢了。這個損失,遠遠超過虧本價賣產品。因為,即使是虧本價格賣產品,也是產生現金流。甚至,虧本僅僅是財務上的虧本,把機器設備折舊投入算進產品成本中。實際上,不算機器折舊之類的成本,生產本身和銷售本身,實際上是賺錢的。
如果機器不能開工的話,巨額投資的產能不能釋放出去,那種虧損,才是林棋這樣的資本家,也會覺得肉疼的事情。
也正是涉足到產業鏈的各個方面,不像是後世小米、OV之類的廠家,硬體全部都是採購的,所以,根本做不到,也沒必要把產品賣到比硬體成本更低。畢竟,硬體是別人家的,這種組裝為主的手機廠商,本質上,也僅僅是跟超市進貨賣貨差不多,並不能算是真正涉及到核心技術的產業。
只有像林棋這樣,涉及到了核心的產業,終端出貨量,帶動自家的晶元出貨量。晶元工廠的產能和出貨量拉動光刻機和其他半導體製造設備、原料的訂單。自己跟自己做生意,都能形成一個閉環……
當然了,最終還是需要外部的訂單來刺激,消費者的訂單。相當於是新創業系內部的緊密的產業鏈不斷自我完善、循環、發展的燃料和動力。而消費市場的訂單,則是在內部上下游產業鏈一層層的傳遞,絕大部分的利益和效益,大部分都留在了新創業龐大的體系,變成了整個體系壯大成長的養分,下游一層層的把利益向產業鏈更上游更核心輸送。甚至可以說,比後世的三星帝國,涉足到的產業鏈更為龐大更為複雜。
對此,林棋這個創始人,也不禁感慨,不知不覺中,打造了一個空前龐大的科技綜合體。其現在的體量,應該就比IBM、微軟、英特爾、三星加起來都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