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國文娛> 第518章 害怕失敗,就不敢跟挑戰嗎?

第518章 害怕失敗,就不敢跟挑戰嗎?

  「怎麼了,還有什麼疑問?」看著發愣的小於,林琪有些好笑,這小子還算努力,就是沒見過什麼風浪。


  香港歸根結底,是資本說話的,別說是現在,就是回歸以後,50年不變,意味著資本無論如何都是穩坐釣魚台。


  影視行業示威抗議,只敢跟政府、幫會抗議,真正要跟資本抗議,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妥協、出賣。畢竟,香港左派早在60年代,已經被鎮壓了,現在沒有真左派,只存在一些小清新的小資,表面上喊著口含,實際上,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稍微分化,就自己瓦解了。


  「林總,我有些搞不懂,香港的電影確實是以小成本為主,10部爛片中,有1部能看的電影,我們只需要挑選能看的電影,何必要強迫市場提升質量呢?您這樣做,不就是一記七傷拳嗎,雖然對於華語電影的整體質量是有好處的,但對於邵氏電影院線,卻是有百害無一利。」


  小於一臉真誠,這其中的玄機他看不懂,黃錫照登門了幾次,辦公室那幫人也是蠢蠢欲動,但都被林棋打發了。


  只能說,林總很驕傲,懶得向別人解釋太多。現在,為了推廣電影行業新戰略和格局,他已經解釋太多了。


  「小於,你覺得以後電影發展的方向在哪裡?」林棋曲指敲了敲桌子,問道。


  「當然是技術推動創作理念的變化,電影放映的解析度、流明、色彩飽和度,特效上提高,還有就是導演、演員、劇組的專業水平。」小於語氣中也很不肯定,說到底他僅僅是一名工作不到一年的畢業生,並不是影視行業的老將,學的專業也跟影視無關,而是工商管理,「電影院線而言,就是上座率的穩定。我們集團格局超過電影院線,應該是自家的電影院線的體驗超過其他同行,吸引通過採用我們的技術,獲得利益最大化。」


  林棋點了點頭,補充道:「你只是說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實更關鍵的還是電影作品。拍攝、放映系統的新技術,本質上都是為了拍出更好的電影。但如果電影圈子的風氣不正,純屬搞跟風項目騙錢混日子,那麼,投入再多的資金,也只能獲得口碑爛票房也不咋樣的爛片。無助於提升整體的質量,而這樣大砍大殺,本質上是排除那些不行的作品和人,將資源更多給能做出誠意作品的人和作品。與此同時,過去香港電影行業,也沒有那個人能整合圈內的力量,而我們這麼做,實際上是甄別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順著我們的方向前進,自然就是朋友。不跟著我們走,那麼就會在爛片的泥潭中沉淪!我要做的就是,經過我們篩選過的項目和作品,能夠具備好萊塢級的口碑。新創業影視集團出品的電影,而不是香港電影!」


  小於終於聽出了一點味道,試探著問道:「林總您的意思是,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能跟好萊塢競爭的品牌?」


  「不錯,好萊塢的電影每年本土票房規模已經超過80億美元,而全球的電影票房規模,大約有250多億美元,並且,維持一個增長的態勢。然而,全球70%的電影票房收入都是被好萊塢捲走了!」林棋說道,「而香港電影在60~80年代,雖然經歷了一個高速成長,但是總結一下,現在除了我們新創業系之外,其他的影視同行,海外票房已經飽和,華語電影全球市場規模,除了我們新創業系之外,不到4億美元總和!我們新創業系一部《阿瓦隆之庭》就席捲了5億多美元。現在的《FATE》雖然可能低於預期,但是,3億美元應該是沒問題的!假設,我們每年能推出一部旗艦作品5億美元這樣程度,5部1億美元級的作品。那麼,即使不能跟好萊塢整體抗衡,但也是絕對能做到,僅次於好萊塢的程度!如果,我們不去這麼做,那麼,將來好萊塢進一步席捲天下,香港本地觀眾,也看好萊塢電影,內地的觀眾將來肯定也是好萊塢大片為主,華語電影生存空間將會壓縮到很小的空間。所以,必須要做精品,每年有10~20部電影,全球市場跟好萊塢爭鋒。每個月都有華語電影全球發行,這樣才行!而垃圾片,不值得那麼做,只有我們認可的精品,才有全球發行推廣的價值!」


  「怎麼可能穩定的維持發行渠道呢?除了好作品還不夠的,比如,全球的電影院,採購了我們的數字高清放映設備,那麼,將來我們談作品發行合作,就有更穩定的合作方,話語權也掌握在我們手中,不是求著別人來發行!」


  小於明白了,林總的野心,超乎了業界的想象。別人僅看來眼前的上座率和票房得失,林棋考慮的卻是全球電影市場的格局。


  他不明白的是,這個做法……實在是太蠢了,這樣的行為,等於是人和公牛角力,最終也只能嘗嘗牛角的滋味。


  新創業是一個團隊,林棋帶來了巨大的超乎眾人想象的東西,但這一次,小於感覺有點發矇,林總的這個藍圖,一下子鋪展的太巨大了。


  「我上次你調查的好萊塢電影《終結者2》的拍攝資料,怎麼樣了?」林棋忽然問道。


  「您稍等!」小於旋風一般出去了,片刻后又是回到了辦公室,另外一份資料擺在了桌子上。


  資料上關於《終結者2》的資料,上面詳細的包括了拍攝的成本。這部電影現在是在籌備階段,真正上映是1992年。


  這部電影將主演阿諾德·施瓦辛格推上巔峰,自此好萊塢進入「施瓦辛格時代」。


  與此同時,更是鞏固了詹姆斯·卡梅隆在好萊塢的地位,他後來的導演作品有《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阿凡達》。


  後面兩部自然不用說,可謂是商業片裡面最成功的典範,打破了全球電影票房的紀錄。由於票房上的成功,以至於很多電影獎項,也不得不低頭,將獎項頒獎給卡梅隆的神片。而不是那些,票房一般般的深度電影。


  「林總,我不太明白,這是好萊塢頂級的電影,我們沒必要把它作為對手!」


  小於話說了一半就打住了,這是好萊塢的導演,不是徐克,也不是邵逸夫,更不是周星馳。


  在國內拿不出這樣作品的情況下,過多的關注也沒有多少的意義。


  「害怕失敗,就不敢挑戰嗎?」林棋反問了一句,他之所以如此關注這部電影,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是卡梅隆的作品。


  而卡梅隆某種意義上,是未來世界電影行業的技術領跑者,他擅長於採用各種新技術,去給電影增加更好的體驗。而由於卡梅隆的成功,使得跟在他後面模仿的導演不計其數。可以說,只要卡梅隆用過的器材和設備,他拍完不用了之後,未來五年內,租借器材的劇組都會排滿!


  林棋大概的翻閱了一下,資料與他記憶中相差不大。


  終結者第一部投入640萬美元,第二部則是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這樣的投資成本,在國內市場是不能想象的。


  換做是其他以利潤率為主的投資人,斷然不會同意第一部僅用640萬美元的電影,第二部的預算暴增十多倍,達到1億美元的大關,成為最昂貴的電影。


  但是,卡梅隆卻是賭上了他的信譽和未來發展,全力打造了這樣昂貴的大片。回報率雖然可能不及2000萬美元或3000萬美元去完成這部續集。但是,站在戰略角度來看,這樣龐大的預算,不僅僅拍出了更好的效果,也燒錢實驗了更多新技術和方法。


  也正是因為這樣,卡梅隆未來幾十年來,一直作為商業大片之王!其電影的產量不高,但是,累計票房可以吊打全行業所有的導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