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愛卡電子的轉型
「梁總,明年的四驅車大賽冠名權已經出售了嗎?」一名香港本地的酒店熱情的詢問。
「還沒。」梁飛搖頭說道。
「我出百萬元,能不能……」
「不能,具體價格需要公開競拍。」梁飛說到,「具體多少錢,我現在沒法承諾。但先是評價其商譽資質,商譽不佳的品牌,直接被排除在外,剩下的就是價高者得。本屆比賽結束之後,7月份競拍,10月之前需要預付款。之後,開始明年的比賽活動策劃……」
「這樣啊!」
新電杯迷你四驅車大賽,一開始並未受到香港各界重視。但隨著每年舉辦比賽期間,至少吸引數以萬計的新增旅客。
保守估計,這一波至少帶動兩億元以上的消費,而且,還是全球共同參與的活動,能夠跟活動沾邊,即使在其中沒有直接賺到利潤,對於自身品牌影響力,也是有益處的。
所以,各界人士踏破門檻,尋求跟新電公司展開各種合作。
香港本地的國泰航空公司,就對四驅車大賽贊助了百萬元的代金券。其他的酒店、商場,很多也跟大賽的主辦方進行合作,派發各種的代金券、優惠券作為獎品。
這些代金券和獎券,本質上不過是引入客流量的手段,不過,有些讓利是真的便宜了不少,所以,新電公司也樂意跟一些口碑不錯的企業展開合作。
……
「今年的冠軍是——香港光之子隊!」
比賽最後一天,來自日本的豐田隊惜敗,香港的本地職業競技團光之子成功的奪冠。
這也是幾年以來,香港本地的職業隊首次的奪冠。雖然,比賽的主辦方的香港企業,但是香港在以往幾屆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躋身四強,隨著參賽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有時候香港本地在隊伍連16強都未必能進。
而本屆的第一,實乃爆冷門。
因為,奪冠的熱門人選主要是中國隊、日本隊、美國隊等等,中國的團隊發揮比較好,因為國家體育總局將其納入了體制,國內的梯隊賽事比較完善,並且,豐厚的獎金也可以歸個人所有,刺激了很多參賽選手苦學各種物理、材料等等方面的知識,並且,還可以得到一些高校的專業人士指點,所以,真實的賽車國內技術底子比較薄弱,但迷你四驅車方面,絕對不弱。
日、美等國的團隊強大,因為其國家經濟比較富裕,參賽選手自身經濟條件好,可以做各種高配的賽車。並且,日美的汽車公司,也會投入資金贊助。比如,日本隊的冠名權被豐田公司拿下,美國那邊則是福特公司拿下了冠名權。這些乘用車巨頭,隨便在比賽中刷一刷存在感,獲得的廣告價值,就遠遠超過區區幾十萬美元的冠名權贊助費。
香港的優勢僅僅是東道主優勢,但這個優勢在往屆並沒有發揮出來。
這一屆香港隊奪冠,純屬是爆冷門。因為,比賽到了後期,每一輛車都很穩,很難在比賽過程成飛出跑道或者是故障停車。
最終決勝的關鍵,居然是考驗電池的容量和迷你四驅車的耗電量等等指標。誰的電池容量更大,誰就能靠著這一點贏得冠軍。
而且,由於今年比賽規定,必須要使用可充電電池,這進一步強化了電池性能的作用。
香港光之子隊自然也是有贊助商,這個贊助商是香港愛卡電子公司。愛卡不僅僅提供了資金,而且,還贊助了充電電池,正是因為愛卡電子提供的電池,讓光之子隊成功的奪冠。
愛卡電子公司長期給新創業電子代工,除了賺點辛苦錢之外,更關鍵的近水樓台先得月,除了訂單之外,還能獲得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技術授權。
隨著大陸的合資代工廠新愛電子的崛起,愛卡在靠著廉價勞動力擠出利潤的組裝業務方面,不再佔據優勢,所以,逐漸的就放棄了這種低端的代工業,而是開始轉型成為各種新技術的加工企業。再說愛卡電子持有新愛電子公司24%的股權,子公司每年創造數億元的利潤,並且,帶給愛卡公司5000多萬元的分紅,靠著股權紅利,回報率已經非常高了,也沒必要跟參股公司競爭。
所以,目前愛卡電子和新愛電子都是新創業體系重要的代工企業,這些企業以遠遠低於新創業電子公司員工的薪酬,給新創業電子公司做一些笨重的重複勞動。
這些笨重的生產工作,當然也必須要有,而且,扶持自家嫡系的加工企業,也有利於控制成本和保證質量。但是,讓這些製造部分的員工,也享受新創業電子公司研發部門的待遇,那公司的產品生產成本就不再具備競爭優勢了。
正是因此,為了保持公司的產品具備價格優勢,所以,代工和研發業務進行了切割。
驚人的回報來吸引高端人才加盟新創業電子公司,與此同時,故意裝作看不見對於參股和關聯的代工企業的殘酷剝削。這些剝削,正是第一桶金的重要來源,沒有這種對於國內的廉價勞動力的剝削,新創業電子公司的競爭力就要削弱大半。
愛卡電子原本新創業電子之間,也沒有股權關聯性,但是容健卻是考慮到加強跟林棋之間的資本關係。所以,林棋私人出資2億元入股,獲得了愛卡電子20%的股權。
這當然了容健讓利了,實質上,光是愛卡電子公司持有的新愛電子24%的股權,所佔據的權益,已經不止這麼多。更何況,愛卡電子也是在推進上市計劃。不過,愛卡的沖著實質60億元以上的目標去的,低於60億港元市值,沒必要IPO。
要知道,香港最大市值的企業滙豐銀行,其市值也不過是150億,其盈利規模超過20億元。並且,幾乎每年其盈利規模都在增長。
77年的時候,滙豐年盈利才6億港元,到了84年已經破20億元,可以說,香港的經濟牛市和熊市都穿過,年年利潤都在漲。到了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時間跨度15年,滙豐的盈利相對於84年更的又增長了20多倍,達到了425億港元。
滙豐那樣的瞎子都能看明白的好企業,也因為此時滙豐跟香港經濟捆綁,所以,被很多人看衰。
愛卡自然要等到市場轉暖,才會進行IPO上市。但無論如何,通過拉林棋入股之後,愛卡電子跟最大的客戶與金主之間的關係比以前要牢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