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功虧一簣 下
吃過午飯後,營長易瑾命令各連長開始集結部隊!這時,羅宇聽見虹口區附近東江灣路附近的槍炮聲開始密集起來,看來是528團已經開始發動進攻了!
預定的攻擊時間已經到達,營長易瑾命令2連開始沿著花園路開始進攻,由於此前的幾次戰鬥中1連是營里3個連隊減員最多的,現在戰鬥力最弱,便被放在了3連的身後,擔任預備隊!
因為聽說日軍國內的增援部隊正在趕來的路上,因此今天部隊進攻的時候,沒有再向前幾天一樣的逐屋破牆式清掃性進攻,而是直接沿著街道前進,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包圍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
但這無疑為進攻的國軍部隊帶來了嚴重的傷亡,日軍僅僅在各個街角設置了工事,而且還在臨近工事的房屋頂部布設有輕重機槍,形成了交叉火力。
自從1營從下午1點整開始進攻,2、3連不停的交替進攻,不久就來到了西江灣路與花園路的交叉口,由於日軍街壘設置在花園上,且身後幾百米處便是日軍位於虹口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沿著街道全是聯排的房屋,並無巷道可以迂迴日軍側后!
營長易瑾幾經思慮后,最終決定從日軍正面進攻。雖然東江灣路上的528團猛烈的進攻,將日軍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的支援炮火,牢牢地吸引住;但從正面強襲的2連並不能突破日軍的交叉火力網,營里的支援掩護火力有限,並不能為進攻提供很好的火力掩護,很快2連就因為慘重的傷亡不得不潰退下來!
十分鐘后,營長易瑾見東江灣路的附近的槍聲漸漸微弱,日軍的支援炮聲不再炸響,萬一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的炮火支援花園路上的街壘,那麼本就艱難的攻堅戰,將變得更加雪上加霜!思慮再三后,營長易瑾決定,不再進行添油戰術,頂著日軍的交叉火網,動用全營所有的兵力,進行正面的強襲作戰!
雖然羅宇是副連長,但是作為1連僅剩的唯二軍官,卻必須帶領國軍的士兵衝鋒!
很快,羅宇就帶著1連和3連的部分士兵突進到了日軍街壘前100米左右,但此時再往前,就將不在可以得到房屋邊沿的掩護,直面日軍從兩側房頂的交叉火網!
再加上日軍正面猛烈的火力,羅宇不得不帶領士兵們卧倒在地,與日軍的街壘對射起來!
儘管與日軍街壘的距離只有短短的100米,國軍的射擊並沒有給街壘后的日軍帶來多大的壓力,而日軍步槍手的射擊卻不斷的擊中1連和3連的士兵!
看到這裡羅宇不得不感慨了一聲:「國軍的單兵素養終究不如日軍」
其實別看日本陸軍在二戰中被美國爸爸教做人,不看武器裝備單看單兵素質其實可以算是二戰最強的(單指射擊和肉搏)!當然這是指二戰前期日軍的二十個常備師團!(即第一師團至第二十師團)
由於日本身為島國,資源有限而因為島國的特性又要求其保持一支強大的海軍,這就限制了日本陸軍裝備的發展,使得日軍不似美軍奉行的火力至上;而是追求陸軍士兵的單兵素質,比如日本在二戰的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步槍與德軍使用的毛瑟1898K的大威力、步槍不同,追求的是高精度的殺傷),就是這種思想下的產物!
在坦克出現后歐洲的軍方注意到配合坦克進攻的步兵的最佳射擊距離為400米內,而非傳統的六百至八百米,由此先開了新的步槍設計理念,各國紛紛將制式步槍進行改造並將步槍縮短,成為短步槍,使其縮短射程。列如毛瑟公司將毛瑟1898式步槍從1.24米調整為1.1米,蘇聯將莫辛納干步槍從1.3米改為1.2米,而受德國影響較大的民國政府也將漢陽造步槍和後來的中正式步槍從原型的1.25米改為1米。
就在全世界將步槍長度改短時,只有日本對此趨勢不感興趣。一戰勝利后,作為戰勝國的日本將法國作為陸軍軍事學習的對象,加以模仿。儘管法國也將步槍改短以適應配合坦克進行攻擊,但法國軍界仍認為坦克等機械化車輛只是輔助步兵作戰的武器,真正決定戰場進攻勝負的是類似馬奇諾的要塞塹壕火力支撐體系。(個人認為是一戰凡爾登戰役給法國人的印象過於深刻,以至於後來被元首的坦克機械化部隊用閃電戰吊打!)
抗戰時期,日軍在中國大量建造炮樓碉堡就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要塞作戰體系下,長步槍的長射程具備的優勢不言而喻;日軍放棄了更適應機械化坦克集群推進的段不強而選擇了更適應要塞塹壕體系下利於肉搏的長步槍。由此,二戰中最長的步槍——三八式步槍誕生了。
可以想見,為了肉搏和遠距離射擊而誕生的三八式步槍絕不是拿來好看的,與其相匹配的必然是日軍高素質的單兵作戰素養!而且在抗戰時期,大部分的侵華日軍都經歷過嚴格且漫長的步兵訓練,在訓練中日軍步兵基本都經歷過百發以上的實彈射擊;反觀國軍,由於武器、彈藥大多不能自產(國內兵工廠產量有限,且質量真心不咋地),嚴重依賴進口,致使實彈訓練成本高昂,大多數士兵在走上戰場前基本不可能經歷過10發以上的實彈射擊!且由於國軍的武器不足,糧餉不到位,使得很多士兵要麼是上戰場時根本沒摸過槍,要麼就是長期吃不飽飯營養不良!
因此在抗戰時國軍的單兵素質不如日軍時肯定的,當然在抗日神劇中的中國軍隊的單兵素質是遠遠超越日軍的,已經是二戰第一了,日本在抗戰神劇中堅持了八年實屬不易!
再加上三八式步槍的子彈在400米以內有著平直的彈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緣尖彈,這種子彈在中等距離有著非常穩定的飛行狀態,可以再中等距離擊中目標。實戰中有三八式步槍在800米距離多次射殺集群目標敵軍的記錄,這個記錄並不遜色於以高精度著稱的毛瑟98K狙擊步槍!
營長易瑾眼見自己手下的士兵一個接一個的被日軍擊倒,而我軍的射擊往往集中街壘的沙袋,再這樣下去士兵將被這樣的單方面的屠殺,消耗完所有的士氣;於是命令吹響了衝鋒號,同時帶著全營剩下的所有能動的人,拿起槍就開始向前沖!
1連連長饒永海聽見身後的衝鋒號聲,看著趴在前面和日軍對射的1連,咬了咬牙!從街邊的一處掩體里出來,幾下就來到了羅宇的面前,伸手一把將羅宇抓了起來,一腳提在羅宇的屁股上:「龜兒子的,沒聽見後面的衝鋒號聲么?營長都要衝鋒了,你還趴在地上幹什麼,帶著人跟我上!」
喊完,就帶著一部分士兵以戰鬥隊形,每個人保持著三兩步的距離沖了上去,羅宇一看連長帶頭,身後的營長也在衝鋒,只好跟著向前沖。
這是,羅宇右前方的補充兵張文封的頭部突然爆裂噴出一團紅白色的物體,身形向後就是一倒,來不及細看就被減了一臉的羅宇,只好在心裡默念了一聲:「對不起!」
抓住倒來的張文封的屍體,擋在了身體前方,稍微喘了口氣,這時,日軍的機槍聲相較於剛才稍微,弱了一點。羅宇立即放下手中的屍體繼續向前沖;就這樣,羅宇跟著大部隊,終於衝上了日軍的陣地開始肉搏起來。
但是由於日軍設置在樓頂的機槍火力和海軍司令部大樓的火炮持續的封鎖街道,致使身後增援的264旅補充團根本就沖不上來增援1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好不容易衝上日軍陣地的國軍士兵,慢慢的淹沒在土黃色的日軍中……
等到,身邊只剩下了幾名國軍戰士,和慢慢圍攏過來的日軍士兵,殺紅了眼的羅宇才暮然發現,原來街壘上1個營的國軍官兵已經只剩下了他們這麼幾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