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鐵血女兒傳> 第三十二章 君臣交鋒

第三十二章 君臣交鋒

  大司空己虞已屆不惑之年,幼年時期,他曾拜其時已名滿天下的邊賢為師。到長大成人與老師同朝為官之後,心中對老師的敬重之情日漸深之。昨日,他從城外回到府中已是半夜,聽聞老師醒轉的消息后,今日天剛破曉就急急趕到太宰府探望。


  老邊賢今日更見精神,雖依舊無法下床走動,然坐起已無大礙。已虞在卧榻前落座之後,兩人自然說起韓淵鄭季分封之事。


  侍女推門進來低聲稟報:「大人,天子駕到。」


  兩人對望一眼,老邊賢又轉頭望了望窗外尚在爬升的紅日,說道:「看來王上心中甚急。」


  天子昨日從太醫令處得知老邊賢醒轉消息之後,心中大是輕快。這老邊賢以德、以功、以忠誠名滿天下,若就此去了,國人定會眾口一聲,說老邊賢是為護大安根基被逼死在朝堂之上,如此譴責他這天子也難以擔待,也就別再想以分封韓淵鄭季換取朝貢之事了。如今老邊賢既已醒轉,事情自然大不一樣,若老邊賢就此不再反對分封之事,他這天子既可落個敬老尊賢之名,又可得韓鄭二人所出朝貢之大利,可謂一舉兩得;若老邊賢依舊反對,也可先以理勸之,若終是不從,還可以生花妙筆昭告天下分封之理由,如此一來,在天下人眼中最多也就是君臣意見不合,或他這天子對老臣之言置若罔聞,國人議論譴責一陣也就過了。


  天子方踏進太宰府,就被告知大司空己虞也在府中。天子心想:如此正好,可一併說說分封韓淵鄭季之事。


  天子見到老邊賢之後,自然是一番殷殷關切,然後老太宰竟十分知趣,主動說起分封之事,天子心中一陣喜悅。


  天子離開太宰府時,手上握著一封太宰與大司空兩位重臣的聯名上書。這上書只有一重意思,韓淵鄭季若想獲封諸侯之位,當在五年內,每年再增五十萬斤精鐵作為朝貢,若不如此,兩人誓死不從。


  天子坐在車中,將老邊賢與己虞上書又細看了一遍,然後折起收在懷中,蹙著眉頭細思:若韓鄭二人應了這上書,自然可再得一筆大利,只是兩人祭出徐國后,鄭國國力已大減,若五年中,每年再出五十萬斤精鐵,實則可能直接淪落為二等諸侯,既如此,二人如何會答應?只是兩人若不應允,邊賢與己虞又如何會答應?想到此,天子眼前突然一亮:兩位老臣既然非在朝堂上當眾上書,實則是為自己留了轉圜之地,看來再榨出些精鐵實非不可能之事。


  既已想通要緊之處,回宮路上天子一路苦思,終想出解決之法。


  天子回到宮中已是正午,不及用午食,先急急喚來內侍,吩咐其傳召少宰愝梁午後進宮覲見。


  自當日朝堂事發之後,眾人只見天子終日流連後宮,實不知天子心中一直焦慮不安:其一自是擔憂老太宰性命安危,其二則是擔憂分封之事拖得太久,有諸侯趁亂出兵鄭國,到時也就無人再需他這天子的分封,那到手的大利只能眼看著灰飛煙滅了。如今老太宰既已醒轉,他自要趕緊推進分封之事,爭取早日將徐國納入王畿之地,將三倍朝貢納入府庫之中。


  午後的一絲熱風吹得王宮大書房外的荷塘泛起陣陣漣漪,連帶的周遭有了些許涼意。剛從炎炎烈日下走過來的少宰愝梁,迎面碰上這縷涼意,竟大有舒爽愜意之感。


  立在大書房門外的內侍見愝梁到來,也不通傳,徑直推開書房門將他讓了進去。


  大書房內置有碩大的銅製冰櫃,在這炎熱的夏日午後絲毫也無悶熱之感,天子正坐在書案前,手中拿著一卷竹簡,見愝梁走進來,一疊聲招呼他坐下。


  天子細思兩位老臣上書之後,已想明白:兩位老臣不在朝堂之上公議此事,反倒私下上書,實因兩人心裡清楚,韓鄭二人定然不會答應增貢五十萬斤精鐵之事,這封上書只是用於施壓韓鄭二人,最終只要兩人答應增納精鐵,就算不足五十萬斤,其量也定不可小覷,於王師終是一件大利之事。


  自韓淵鄭季願以豐厚納貢換取諸侯之位以來,愝梁一直力挺之,可謂正合天子心意,愝梁也因此與鄭國使臣走的近些。正因如此,天子想透兩位老臣用意之後,遂決定讓愝梁去說此事,也就急急將愝梁召進了宮。天子之意,愝梁先去將此事告知鄭國使臣,看韓鄭二人如何應對,再做下一步打算。


  愝梁已知今日早上天子去探望老太宰之事,此時見天子神色輕鬆,心底不禁猜想:難道邊賢老兒已答應分封之事?如此最好,此事已拖得太久,韓鄭二人已有不滿之意。


  不待愝梁坐穩,天子已解了他心中疑問:「愝卿,老太宰與大司空今日上書,言我大安諸侯向來只封王族子弟及功勛之臣,然韓鄭二人既非王族子弟,也非大安功勛,若就此封之,實難讓天下人臣服。兩位大人又言,少宰卿曾言今日我大安財力拮据、王師疲弱,故無力出兵匡亂反正,現今韓鄭二人所出朝貢禮品實有充實大安府庫之功,然尚不足以獲封諸侯,若兩人在五年內,每年再增納五十萬斤精鐵,解我王師之憂,方勉有獲封諸侯之功勞。」


  愝梁與老邊賢在國事上向有不同見解,在分封韓鄭之事上,更是背道而馳。此時聽天子如此說,他頓如咽下一隻蒼蠅般,慣常掛在臉上的一絲篤厚恭謹的笑意不覺僵住了。


  天子睨了這位愛臣一眼,繼續說道:「今日召愛卿進宮,實則為商量此事。」


  眨眼的功夫,愝梁已神色如常,卻也不禁譏諷道:「老太宰大人重病之中,尚不忘憂心國事,實乃國之股肱。」


  天子卻不以為意,一笑答道:「國人皆知愛卿與太宰卿為國事鞠躬盡瘁,皆為我大安股肱之臣。」


  愝梁聞言趕緊起身,躬身一揖,應道:「我王謬讚,為國事盡心實乃臣下之職。」


  為分封之事,愝梁已收取韓鄭二人大量珍寶財貨,鄭國使臣還特為愝梁送上了一雙稚嫩美妾,甚得愝梁歡心。


  天子說完上書內容,愝梁已明白其中利害,心知韓鄭二人斷難答應,既如此,他自然不能附和天子,最好是徹底打消天子此念,以免分封之事又要拖下去。


  剛才兩句話之間,愝梁已想好應對之詞,於是繼續說道:「我王,臣以為兩位大人所言差矣,大安府庫空虛、王師疲弱實乃眾諸侯多年納貢不足所至,並非韓鄭二人之過。如今二人願納朝貢已位列眾諸侯之首,且遠超其他諸侯;再者,二人應承納貢實占我大安每年所收朝貢三成有餘,若如此功勛還不足以獲封諸侯,不知兩位大人以為何人可封侯?」


  天子本意是與愝梁好生商量此事,再加之他並非剛愎自用之人,朝堂之上也時有臣子與他相爭,然今日愝梁始終一副咄咄逼人之勢,天子心中不禁泛起一絲不悅,卻仍然笑道:「韓鄭二人應承納貢之財貨確可充盈府庫,然遠不足解大安今日財力之危,先鄭公曾跟隨我大安先祖出生入死、開疆擴土,實為我大安得以號令天下之大功臣,愛卿以為韓鄭二人所出些許財貨可與先鄭公功勛相比?」


  愝梁見天子依舊笑意盈盈,然話中卻已含惱意,心知已不宜硬駁,想了想,收起話中鋒芒,恭謹答道:「我王言之有理,然我朝素來寬厚,眾諸侯每年所出之財貨,向來是先用於守疆料民,其後才是納貢,這也是我朝歷來國強民富、天下擁戴之緣由。如今,鄭一年所出精鐵也不過五十萬斤,卻要如數納貢,此例一出,恐引天下諸侯恐慌,到時要如何收場?」


  天子微微一笑,點頭說道:「愛卿所言甚是,所以今日召愛卿進宮商量此事——只是鄭國若不出這精鐵,老太宰與大司空兩位大人必將誓死反對分封之事,愛卿也知,若兩位大人真因此事丟了性命,這分封之事只怕再無可能。」


  愝梁心中又是一陣膩味,卻也明白了天子之意,並非要韓鄭二人納足這五十萬斤精鐵,然二人想要一斤不出也是不能,心中不禁對此事的始作俑者老邊賢與己虞更加憤恨,只是面上依然篤厚恭謹,思忖有頃方躬身一揖,說道:「既然兩位大人要鄭以精鐵納貢是為解王師之憂,我王可否准許老臣先見過大司馬,合計出王師五年所需精鐵之量,再來商議此事,如此對鄭與天下諸侯也好交代,於兩位老大人處也說得過去。」


  至此,天子臉上終泛起一絲滿意笑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