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鐵板木匠> 第108章 殺意漸濃

第108章 殺意漸濃

  在時空另外一個介面的項羽,自以為已經掃清了魯小魚這個障礙,高興地坐著馬車回了荊州城。


  他本以為吳越王隨後就會趕到,沒想到吳越王一等到他離開了錢塘就聯合魏王熊戊、趙王熊遂、濟南王熊辟光、淄川王熊賢、膠西王熊昂、膠東王熊雄渠等熊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吳越王把所有能夠動用的軍隊全部調動起來,準備匯合其他諸侯的軍隊合攻荊州。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吳越王山區有一支軍隊卻拒絕聽從命令,那就是魯小魚掌管的飛虎軍,現在魯小魚人不在,兵符在他手中,誰也不能調動這支軍隊包括吳越王在內。吳越王幾次急件催促他們行動都無動於衷,最後為了不影響行軍速度也就先作罷了。


  項羽到了荊州城才聽到風聲,說七個熊姓王爺都以清君側之名叛亂了,這時他才慌張起來。自己是童忠賢派去請吳越王來荊州城的,現在人沒到,反倒讓他造反了。童忠賢勢必會認為是項羽暗中告訴了吳越王這其中的陰謀,才會讓他有所察覺,自己這次算是栽了,一定要想個萬全之策,不然得來不易的身份和地位又將化為烏有。


  皇宮內宣和皇帝本來等著到時候削去王爺們藩王的身份,結果等來的確實七個王爺齊刷刷造反的消息,嚇得差點從龍椅上摔下來。童忠賢更是火冒三丈,心中暗罵這項羽是怎麼辦事的,枉我如此器重他,讓他去請吳越王來,一定是他攀附吳越王的權勢出賣了自己。童忠賢越想越生氣,先安撫好受驚的熊傑,氣沖沖地回到自己府上等項羽回來要他好看。


  正巧到大門口時與項羽回來的馬車碰面,項羽一下車還沒有來得及給童忠賢行禮,就被他劈頭蓋臉一頓打。項羽躲閃不及時,被連呼了三下後腦勺,打得眼冒金星。


  「義父莫要再打了,孩兒知錯了。」項羽雖然心中仇恨童忠賢當眾如此羞辱他,但是表面上仍抱頭求饒道。


  「來,你告訴我你何錯之有?」童忠賢氣得直接揪起項羽的一隻耳朵就往屋裡走。


  「你給我跪下,我問你,我讓你去請吳越王,現在人呢?他怎麼還安然無恙地造起反來了。」童忠賢氣急敗壞地坐在椅子上,邊喝茶邊教訓項羽。


  項羽實在是比竇娥還冤,自己明明是按照他的意思請的吳越王,中間也沒有受到他的蠱惑,他也同意自己來荊州城了,也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才改變了想法。


  項羽把自己去錢塘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了童忠賢,並讓人搬出幾大箱的金銀珠寶,「義父這些都是吳越王孝敬給你的,孩兒沒有私藏半分。」這時可不能再惹童忠賢生氣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緊,項羽把吳越王送給自己的那份也一併說成是給童忠賢的,以顯示自己的忠心。


  這財寶不拿出來還好,一拿出來童忠賢更加生氣,「真是個蠢貨,目光如此短淺,這區區三箱黃金有什麼用。我要的是整個吳越的財富。你就因為吳越王送了這三箱財寶就被收買了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童忠賢還是不解氣,拿起箱子里的一根玉如意就往項羽身上打,項羽也不閃躲,硬生生地打到玉如意斷成兩半才罷休。


  項羽渾身留著鮮血,強忍著咬緊牙關攥緊拳頭,樣子十分恐怖。這一刻,他對童忠賢產生的殺意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童忠賢打完之後還不忘給顆甜棗,「羽兒,你不要義父對你下狠手,只是希望你能長記性,免得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個斷掉的玉如意就送給你以示警戒。」童忠賢自己眉開眼笑地私吞了三大箱財寶。


  「謝義父賞賜,孩兒一定謹記在心,下次不會再犯了。」項羽看著童忠賢貪婪的表情,心中想著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對我的羞辱十倍百倍地還給你。


  南楚宣和帝三年正月,吳越王熊輝起兵錢塘,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魏兵會合,並派遣間諜和游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吳魏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熊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契丹和西夏的一些雇傭兵團侵犯南楚。由於熊輝早有預謀,所以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


  宣和帝聞知消息,急得想熱鍋上的螞蟻,馬上找來童忠賢商量出兵事宜。童忠賢建議宣和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宣和皇帝有了上次金水堡之變的陰影再也不敢御駕親征。


  他一口回絕了童忠賢的建議,派童忠賢親自督戰。童忠賢只好帶兵打仗,好在身邊的項羽是個將才,勉強與吳越王率領的叛軍成膠著的態勢。宣和帝眼見叛軍如潮湧一般進攻荊州,最後實在無奈之下,他只好救助於此時還被關在天牢里的李密丞相併且派人去同盟國契丹找天皇請求援助。


  李丞相被帶來見皇上時,已經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嚴刑拷打,渾身都是沒有癒合的傷口,炎炎夏日還流著膿發出陣陣惡臭。披著一頭散亂的頭髮,他的雙眼也在牢中被弄瞎了,雖然有人扶著走,走路還是一拐一拐的。眾大臣看到李大人三朝老臣淪落到這樣的地步無不唏噓搖頭。


  「李丞相,你受苦啦,之前是我錯怪你了。現在皇兄帶著其他六個王爺叛亂,荊州城岌岌可危,你一定要想辦法幫幫南楚,現在如何是好啊。」宣和帝抓住李密顫抖的雙手哭哭啼啼地說道。


  「皇上,你還能再信任老臣,老臣受這些折磨也就值得了。我雖然人在天牢但心在朝中。我聽聞吳越王起兵造反,都是因為那奸臣童忠賢利令智昏想削去藩王們的勢力所以才逼著那些王爺們造反的。只有誅殺了童忠賢,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才能換取他們退兵。


  宣和帝考慮再三,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也只好犧牲掉自己寵幸的童忠賢了,採納了李密之計,封李密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越。


  宣和帝正準備下旨召回童忠賢要賜他腰斬的死罪時,只見殿外一將軍提著一個血淋淋的包袱覲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