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母女相見
何況,楚紫嫣後來嫁給蘇誌遠後,太傅府的人也常常照顧她,逢年過節時候的年禮都很厚。這讓她在平遠侯府裏的日子,也稍微好過了一些。
顧老太太和幺女顧長青敘了半天舊,然後看著楚紫嫣,說道:“這是嫣兒吧,都長這麽大了。記得你那陣子因為春花抬姨娘的事情生氣,動了胎氣,差點就保不住了。
當時你娘生你生得艱難,你剛出生時,弱得跟小貓兒似的,兩隻手從頭到腳都能托住。比一般的孩子都小,才四斤多一點。連哭都不會,還是我老太婆求了雲海法師才……”
“娘,嫣兒都這麽大了,您還說這些做什麽啊。”顧長青說道:“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還提來做什麽啊。”
“不提了,不提了,你說這人老了,就愛回想過去的事情,也愛嘮叨了。”顧老太太拿起身邊的零嘴盒子遞給楚紫嫣,道:“嫣兒,別客氣,就拿這裏當自己家裏,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別拘束了。”
“哎,謝謝外婆。”
顧老太太聽了楚紫嫣的話,摸了一下她的腦袋說道:“真乖。”然後她又看向大兒媳婦王氏,也就是楚紫嫣的大舅媽,說道:“讓元苗那丫頭也過來吧,和嫣兒玩一會啊。”
楚紫嫣趕在王氏之前說道:“外婆,我想去表姐的院子裏轉轉,您讓我過去玩會吧。”
“好好好,”顧老太太看著王氏,說道:“那你帶著嫣兒去元苗的院子裏,讓她們姐倆玩一會啊。”
“是的,母親。”
王氏行完禮之後,就牽著楚紫嫣的手往出走了,屋裏就剩下了顧長青和顧老太太兩個主子。
她們剛走,顧老太太就招手讓下人們都下去,隻留她們娘倆說話。
“你們這次回來,還走嗎?”
“這個不知道,要看朝廷的安排了,如果還要外放的話,那就要離開了。”顧長青接著說道:“女兒在外麵呆得習慣了,乍一回到京城還有些不適應呢。”
“外放不是長久之計,衛和所是訓練軍戶的地方,軍屯是軍戶們種地的。楚衍這十幾年了,做的也就是這兩件事情。管理和訓練軍戶,隨時準備打仗。”顧老太太接著說道:“這次回來,我聽說好像是徐家使的勁兒,想讓他回來。”
“徐家?”顧長青想了想,道:“就是相公的舅家?自從親事鬧掰還有春花姨娘的事情之後,兩家幾乎已經隻是麵子上過得去了。這次怎麽會使勁讓相公回來。”
“自然是朝中有事情了。”顧老太太說道:“你爹爹現在還在京郊的行宮裏和欽天監不知道在做些什麽了。已經有半個來月沒有他的消息了,隻是每天遞出來平安的字條,還有一些需要的東西,其他什麽也沒有。”
“生什麽事情,能讓朝廷這麽重視,讓爹爹都過去了?”
“你爹隻傳出了異星兩個字,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顧老太太歎了一口氣道:“這每個朝代,隻要出來這兩個字,這代表的可不是什麽好事情啊。相隔不到五天,劉春霖和周世傑都死了。這兩個朝廷大員,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們可都是皇帝定下來的主副考官啊。”
“為什麽要殺他們呢?找到凶手了沒有?”
顧老太太搖搖頭,道:“沒有,哪裏能那麽容易啊。他們兩個都是在內宮之內值夜的時候,被人殺害的,沒有人聽到動靜。凶手是一刀斃命,幹淨利索。第二天,來上朝的官員們現他們屍體的時候,都已經僵了。
這個事情皇上很是震驚,隔著不遠就是他住的地方了。凶手這麽神出鬼沒,要是哪天想要他的命了,怎麽辦。所以,這幾日,金吾衛還有錦衣衛都特別的忙。”
“娘,這和軍隊有什麽關係呢?”
“你聰明腦瓜,看來是隻適合學那些琴棋書畫啊。”顧老太太歎了一口氣,道:“征銀代徭役的意思是,軍戶如果不想再從軍了,隻要給朝廷繳納一定的銀兩,就可以撤銷這個職務。如果這個實行下去的話,對大烽的軍事實力會有很大的影響。
第一是軍隊人數會急劇減少。這麽久沒有打仗,人們休養生息得不錯,手裏都有些閑錢。漸漸地人們就不太想去訓練,不想再去過那種刀口舔血,今日去了,明天還不知道有名有命在的日子。估計會有一大批人交這個錢的。
第二,軍隊人數少了,將領和這些後備訓練的人,需要的也不是很多了。可能會給你安排到別的地方當差。可是,從武這麽多年,你真的能和那群科舉出身的舉子們打嘴仗嗎?打不過他們的,而且他們現在都是各自都有自己的派係。不融入受排擠,想融入難。怎麽做都不對。
第三,大烽周邊的國家,日漸強盛,已經不是以前咱們能出別國很多的時候了。別國如果攻打大烽怎麽辦?主戰還是主和?
主戰,人數不夠,訓練不足,打不過人家。主和的話,需要付出一大批的金銀珠寶,那可能會比征銀代徭役那會征的銀子更多。
所以,這個主張並不好。可是,朝廷中大多數人卻很讚成這個提議。被殺的這兩人是不主張征銀代徭役的。”
“難道就是因為這個,他們才被殺的嗎?”
“不清楚,也有可能是因為科舉的事情。有人嫌他們礙眼了,所以想挪開了。”顧老太太說道:“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是小事。科舉是國家大事,前朝就有落地秀才考了幾次不中,居然起義了。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卻也可以讓一個大國,快毀滅。”(曆史上的黃巢起義就是如此)
“不是說秀才起兵三年不成嗎?鬧了便是鬧了,也沒有什麽啊,大唐不是因為安史之亂才由盛至衰的嗎?”
“你既然說起來大唐的盛衰,那咱們就掰扯一下吧。大唐由盛至衰是從唐朝建國一百三十多年的天寶中期開始的吧。當朝皇帝已經失去了年輕時候的勵精圖治,才導致後來的結果。
當時的皇帝做錯了這麽幾件事情,第一他貪色亂政,第二他無用奸佞,第三他放任藩鎮的坐大。乃至於,安史之亂產生之後,他連收拾的能力都沒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