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七雄爭霸
此時的小皇帝已經不知道該做什麼了,慌張而又顫抖,屈辱而又不甘地擠出一句「相國大人請坐。」
「哼,滾吧,沒種的軟蛋」說著便一腳將小皇帝踹了下去。
小皇帝被這一腳踹的福祿咕嚕滾下御階去,可能是在滾落過程中摔倒了脊柱或者是什麼致命要害,總之滾下御階之後便一聲不吭,沒了動靜。
「皇上」站在一邊的小太監一聲疾呼撲了過去,然而為時已晚。那小皇帝已經是氣息只出不進喪命當場。
「相國大人,皇上駕崩了」小太監哭喊著像司馬正陽報告了這一消息。
此時的大殿上,眾位大臣都如同獨根草挨了秋後的嚴霜,都低著頭,沒有絲毫生氣和響動,唯恐被相國大人盯上,下一個躺在大殿里的是自己。
司馬正陽緩緩的坐在了那把象徵至高權利的椅子上,用利劍一般的眼神掃視著大殿中的眾位官員。
「諸位同仁,我等為了這國家兢業奉獻,而我等獲得了什麼,你等再看看這地下躺著的,如此沒種軟蛋之人憑什麼能夠坐在這寶座上,他做過什麼,還不都是我等眾人忙忙碌碌,我等如何能為了這樣一個小兒嘔心瀝血,他配嗎?他不配,今天便由我司馬正陽取而代之。」
雄渾的聲音在大殿內環繞,不等聲音落下立刻便有一人自偏殿而出,手捧黃袍快步走到司馬正陽身邊將那黃袍披在了司馬正陽的身上,同時大聲喊道:「昏君已庇,我等恭迎新皇登基。」
不知殿內是誰先跪倒在地上,高呼萬歲,其他眾大臣也便跪倒在地一通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即日起,改國換號,名曰大晉,布詔令,凡不歸降我大晉之人殺,凡不歸降我大晉之城屠滅,待來日誅殺反叛逆賊事畢,便是我大晉主宰這中原大地的沉浮,哈哈哈哈。」這聲音在寬廣雄偉的大殿上飄蕩著,久久不能散去!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完整統一的大夏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群雄並起,漠北的武極、中州的司馬正陽、江州的劉梧州、交州的余承嗣、徐州的趙檢、青州的華恩銘,以及冀州的張統勛,歷史到了七雄爭霸的時刻,現在的大夏使他們七個人的舞台。
此時已是春日正濃,討厭的韓匡,以及煩人的司馬真都已經撤走,烏壘邊上的河水也已經化凍,潺潺水聲伴著清脆的絲竹之音,實在是難得的享受,而正在武極徜徉在這輕鬆而又美妙的音樂中時,一封御雕的奏報頓時讓武極有點亂了陣腳。
「拿地圖來,緊急會議!」武極就這樣風風火火的衝進了議事廳中。
「人都齊了,想必司馬正陽中州稱帝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吧!那麼接下來可就是亂世打擊可有做好準備?」武極打量著眾人問道。
「準備好了,原為主公效死。」眾人齊齊說道。
「我倒是想帶你們打下天下之後笑死,你們可都願意。」武極適當的開了個玩笑,這幫人平時除了秦政其他的都太嚴肅了!
「言歸正傳,現在司馬正陽突然把兵撤回去空出來了好些州郡,而距離我們較近的就只有涼州和益州,但是以我們目前的兵力只能要一個州,你們說說看要哪一個更加合適?」武極敲著地圖問道;
「當然是要涼州,涼州乃是兵家重地,況且在下的家族也在涼州,這樣對咱們大軍的補給也比較方便,大家說是不是!」呂松搶先說罷突然發現大家都在看著自己,不覺得有些慚愧便悄悄的坐到了一邊,沒想到他剛坐下大家便哄然大笑。
沈七更是打趣道:「我看呂先生你補給大軍是假,想要回家看看才是真的吧!」
「就是想回家看看,已經出來兩年了,想我那女兒也應該有八歲了.……」說到這裡呂松不覺的掉下了淚水。
「大家看呢?」武極見廳中氛圍變得有些古怪便連忙插話徵求眾人的意見。
「涼州城池堅固,百姓眾多,是邊關的一座大城,況且咱們距離涼州更近一些,而且涼州也是善戰尚武之地,想必精兵良將一定不少,到時候我們的力量就可以進一步壯大,所以我覺得選涼州更好。
至於益州,益州距離江州劉梧州」鐵鷹起身對眾人分析道。
確實鐵鷹是十分具有戰略眼光的,涼州是大漠和內地的溝通要道,是進出內地的咽喉所在,況且涼州境內多少數民族,戰鬥力頗為不俗,況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且涼州自古以來也是「人煙撲地桑柘稠」的富饒之地,「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西北商埠重鎮,著實是要優先選擇甚至是搶奪的好地方。
「諸位還有還有什麼別的意見么?沒有的話我就帶人去占涼州,到時候咱們也是有兩座大城池的勢力!」武極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啊,這次不知道司馬正陽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居然把部隊全部撤回,據探子的消息涼州城也就剩下一營大約五百人的守軍,這等兵力只要武極大軍一到,他們只能是棄城投降。
「主公這次就讓我跟你一起去吧,我知道涼州有一名將,這次去便向主公引薦」秦政一聽武極決定去涼州了,趕緊站起來說道。
「什麼名將,我呂松身為涼州人豈能不知,說出來我倒要聽聽誰能擔得起名將二字?」呂松一聽秦政說是名將想自己身為涼州人難道自己不知道?於是便站起來問道。
「不知呂先生可曾聽過衛家的老三,衛仁」
「莫非是那個被稱作「狂狼」的衛仁」呂松一聽這名字立馬站了起來,看來他對這個名字還是比較熟悉的。
「不然還有哪個人稱得上名將」秦政得意的笑著說道。
「要說名將這人肯定能稱得上,只是這人性格狂妄不羈,我怕主公請不來他」呂松有點擔憂的說道。
「我知此人頗愛寶刀,咱們到時候準備一把,我就不信請不來他」秦政說到這裡眉飛色舞高興的不行,武極聽到自己的手下願意為自己引薦人才,武極也覺得很欣慰,這才像一個團體,經過戰爭的磨練,把這些人更緊的團結在一起,最終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