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清心之意 寧心之法
方杉回到了雲杉院,拿出了重陽子給自己的《清心訣》交給唐清。
唐清翻開了第一頁,這是清心訣的首章,內容唐清早已熟記,不過為了讓方杉能聽懂,他讀道:「人之本心,初為潔凈,渾然不動,廣遍諸天之界。本心染著諸惡之念,而後心迷惘,因緣和合,遂成人心。人心非本心,實乃本心合和諸善,不善之念而成。故人心實乃不凈,而現諸多煩惱,慾念交雜,心火焚身。何以清心以除雜念?」
方杉聽的有點呆,這怎麼像是古代的文言文,自己聽的半懂不懂。唐清讀了一段,暫時停下,查看方杉的反應。方杉無奈的說道:「這清心訣怎麼這麼深奧,我要寫下來慢慢看才行。」
唐清笑道:「那是自然,清心訣是幾千年前青松子留下來的經典,那時候的人們智慧超群,語言也十分簡潔,卻又寓意深遠,可不是如今的白話可以相比的。」
好在方杉小時候被父親逼著學了毛筆字,雖然寫的不好,但是總還是能用的上。他取來了筆墨紙硯,讓唐清再緩緩讀來,一字一句的照著唐清的話將這本清心訣抄下。
這清心訣的後面幾段如下:
故賢人以寧神定心為法,以心緣覺知為督查,以分別善惡以取善去惡為人本。以上三者,為人者之清心綱要,不可不重。寧神者,其念不雜,可見覺知之性,以心攀緣覺知之性,可查心神之諸念,先覺諸念,而後分別諸念,去惡存善,此為人本。
初習此法,難以寧神,故心息萬緣,唯系一念。心常念之:寥寥寂法,流光廣發,本身不動,須彌山它。以一念而寧萬念,是為寧神之初法。
此初法習練愈久,念決之際,心念愈為平和,善念不起,惡念不生,唯留此一念矣。但此僅為初入,若不念決,則心念散亂如故,難以息心。當此時,應引心神而緣覺知,覺知心明皎如澄空之月,世事繁華,不生染著。常住此覺知之心,不染諸念,不生諸念,觀念自生自滅。
久習此觀念法門,則心念日漸澄澈,念生,念滅盡在心中,如明鏡懸空,霞光如隙,心中萬物無一遺漏。若明慧者,常如此心觀萬物,則入極定遠離人世,將升上天。此非人也,吾等人輩,生此塵世,當以慈航普度諸人子。覺知心既立,以覺觀諸念,取其善念者而用之,去其惡念者而舍之。
如是久習之,則所生之念,念念向善,又以覺知心辨黑白,知因果,則可為至善之人矣,死後可往天人之界,或留人世,普濟世人。
為人身,其障諸多,若不通已之諸脈,則諸脈晦澀,難以通曉明智之慧。人從母胎中生,以中陰之身和合父母之精血,其母以血濡養十月.乃分離母體.而得人形。方年幼時,陰陽充足,丹田氣滿,上行督脈以至於腦,腦為髓海,日漸充盈。
時至熟年,腦髓充滿,丹田之氣乃趨於下,至陽關,外腎感發,乃上達腦髓而生慾念。若與女子交合,丹田之氣,日漸消弭,若沉迷於此,腦髓失養,覺知心乃為情慾所蔽,心神隨欲而下往,精神乃入下流,遂至無盡遺漏。
此漏既開,終難復閉,心神之所趨彌久,乃成舊習,其力甚大,心雖有覺,但時卻已晚,終日為慾念所驅使。日漸久,則身體所生之精氣神,多由此竅遺漏,其精氣神既已去,則成敗絮之身殼。風雨摧殘,寒暑凌逼,而後諸上行之脈日漸堵塞,神光難以升發,慧明之智終遺所失。此人之所以難靜己身也,以人之諸脈由此不通故。
既如上述,明慧之人,應以警覺,而明其理,先行通達己身諸脈,諸脈既通,則人身若廣,和合與天地,得造化無極之功,取通達宙宇之慧。
清心之訣:凡為漏身,心意常隨行於情慾而動,心動則氣動,丹田之氣,隨情慾之動而出陽關,即順行自然之道,人乃日漸衰弱而至於死。若君子以逆天之行,當行此法,通達己身。以靜之道而制己心之動,所謂寧神清心,以此為始。
下面清心決中則記錄了如何修習寧神清心之法,此處予以省略。
方杉抄寫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將這清心訣全都抄了下來,其中重陽子的註解部分,方杉暫時沒有抄錄,他想要先熟讀原文,對原文有所了解之後,再去看註解,這也是方杉讀文言文的一個習慣。
他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文章,這篇清心訣,前半篇主要在講述理論,而後半篇則側重實踐。這其中的理論包含了極其多的名詞,這些詞語的意思恐怕並不能用平常的解釋去理解。方杉有些頭大,好在他從小以來,文言文的閱讀並不算太差,不懂之處,可以與唐清相互討論。
自已第一次在這個世界,接觸到了內功的心法,這心法大大的出乎意料,沒想到自己心中神秘莫測的內功法訣,竟然是以這樣的形式流傳的。難怪這些內功心法不能得到普及,其本身就是這個時代難以接受的智慧,更何況是自己所在的現代社會能夠去理解的。
不過,這清心訣,激起了方杉極大的興趣,不僅僅是因為學會了這清心訣,自己就能報了師傅的仇。更因為,方杉心中的求知慾,愈發的強烈起來。每當他想到,這個世界的秘密似乎就放在自己的眼前,他的心就不由的隨之跳動。
唐清見方杉抄完了,放下手中的《清心訣》,探頭仔細的看方杉所抄的文字。這一看可不得了,唐清嚇了一跳,指著方杉手中的抄本,說道:「方師弟,你,你,這是上古的文字,我認得這個『心』字,你怎麼會寫這種文字?」
方杉也愣了一下,他沒有注意,就是用自己的簡體漢字抄寫的清心訣,當初自己在看到重陽子留下的羊皮紙時,就已經知道,這個世界里,也有漢字,而且似乎是一種上古的文字,不過他沒想到,唐清也能認得這種字體。
方杉說道:「唐師兄,這是我國家流通的文字,我們那裡的人,都會寫這樣的字。」唐清一臉不可思議,說道:「對了,或許你們國家在很久之前從我們這把這種文字學習了去,如今我們已經放棄書寫這種文字了,但是你們卻還在使用。」
方杉點點頭,這唐清腦子動的倒是挺快,這麼快就替自己說圓了。唐清一臉羨慕的說道:「方師弟,你可賺了大便宜了,藏經閣的書籍中,很多都是用這種文字來寫的,這麼說,你都能看的懂,那些書可都是寶貝。」
方杉說道:「可我也看不懂現在的文字啊,這也算是有得必有失吧。」唐清搖搖頭,說道:「你可知道,如今在天劍宗,認得上古文字的人可不多。」
方杉小聲的對唐清說道:「唐師兄,這件事,還希望你替我保密,我不想弄的人盡皆知。」
唐杉有些疑惑,問道:「這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啊,相反,要是知道你會這種文字,恐怕整個天劍宗都要對你另眼相看了,要知道有數不盡的上古典籍,就需要像方師弟這樣的人去翻譯。」
方杉搖搖頭,說道:「我不想節外生枝,如今我只希望能專心學習心法,來日武藝高強之後,找上天龍教,為我師傅報仇,救回我的婉兒。」
唐清嘆了一口氣,說道:「好,我知道了,這件事我一定保密。」
方杉將自己對清心訣的理解告訴唐清,唐清也把自己的理解告訴方杉,兩人相互印證,相互分析,讓方杉收穫十分的多。他第一次回過頭,去觀察自己的內心,去發現自己心裡那些紛雜的念頭,到底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
賢人以寧神定心為法,以心緣覺知為督查,以分別善惡以取善去惡為人本。這句話重陽子特別的標註了重點,唐清也說,鎮元子也反覆提醒自己,要深刻的去理解這句話。
方杉想到,這應該是青松子前輩叫人時刻觀察自己的內心,去惡存善的道理吧,如果人每時每刻都能看清自己的心念,及時的除去不好的念頭,那這個人一定能成為一個大大的好人,不過這事做起來並沒有這麼容易。
這天晚上,方杉第一次老老實實的按清心訣的上方法,靜靜的打起坐來。平日里並沒有覺得自己思想雜亂,這一上坐,便不同了。或許是因為沒有了外來的刺激,眼前一片黑暗,周圍也靜悄悄的,有的只是蟲兒的鳴叫聲。
方杉頓時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把注意力放在哪裡了,腦子裡異常的活躍,往日的景象不斷的浮現出來,有自己小時候第一次去幼兒園時的回憶,有自己被人欺負時的回憶,也有父母疼愛自己的景象,當然湘靈,陳婉也常常佔據自己的思想。
往日的景象,猶如夢境,紛紛擾擾,歷歷在目,方杉就在這樣的狀態里,坐了半個多時辰。猛然驚覺,自己在想什麼?不是應該心中默念口訣嗎?想到這裡,方杉繼續默念:寥寥寂法,流光廣發,本身不動,須彌山它。
剛上坐時,方杉心中念的便是這口訣,但是念著念著,他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開始回憶起那些亂七八糟的記憶了。這會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腦海中的念頭,似乎是自己冒出來的,干擾了自己專一的心念,這就叫雜念吧。
方杉重新持決,念著念著,腦海里昏昏沉沉的,什麼都不知道了,過了許久,他的頭猛然的點了一下,頓時把方杉點醒了,自己竟然昏昏的睡了過去!
方杉來了勁,他本來以為這是很簡單的事,沒想到看似簡答,實則困難。清心訣中說,要念念如一,似念非念,他這次聚精會神,認認真真的念,念了很久,期間有過散亂,有過昏沉,不過都因為他的警覺心,而很快就反應過來。
這一夜,方杉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折騰的睡了過去,很明顯,這天他毫無收穫。